年度最高分电影:60岁的她 ,30年无性婚姻,离婚反被索要50万,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年度最高分电影:60岁的她 ,30年无性婚姻,离婚反被索要50万,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00:00
06:50

作者|柴叔

编辑|向晚晩

2016年,河南郑州。

刚刚退休的李红,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马不停蹄地“上岗再就业”。

喂奶、换尿布、洗衣服、陪玩。

全天候带娃,还是一对儿双胞胎男孩。

带娃,是典型的高付出、低认可工作。

女儿女婿工作忙,李红倒是没抱怨什么。

日常家务,也是一人包办。

就在观众以为李红是单亲姥姥时,才发现这家里还有另一个半活死人。

老伴儿孙大勇倒是坦然享受着夕阳红,钓鱼、乒乓球、约酒,一样不落。

繁重的家务,李红还能承受;她忍不了的,是孙大勇的颐指气使和羞辱指责。

孙大勇嘴上说纸尿裤容易腌坏裆,非让外孙穿尿布。

但洗尿布的活儿,又默认转嫁到了李红头上。

“你帮闺女照顾孩子,你图些什么,你自己知道”。

这是孙大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外人听来没什么。

但对李红而言,好比一根铁钉,戳进内心隐痛的漩涡中。

终于到了周末,李红能喘口气。

谁知,对面老登又阴阳怪气地说了这么一句。

李红气血上涌,怒火中烧,操起刀子问,你跟我说清,我到底图啥。

孙大勇无话可说,李红倒转刀把,照着自己胸口,猛捅三刀。

这是整部影片最揪心的时刻,也是原型人物声泪俱下的伤口。

中秋假期,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出走的决心》登陆大银幕。

很快以8.6的高分,成为今年评分最高的剧情片。

李红身上,有着绝大多数中国女性的影子。

“被轻视的一生”,也引发了观众对女性处境的深思。

李红的原型,来自50岁自驾游阿姨苏敏的真实经历。

只听片名、看海报,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一部《末路狂花》式的燃情公路片。

但影片把重点放在了她出走不断延后的原因,和被轻视的客观处境上。

比如,自小受重男轻女思想打压,不仅被赋予了家庭的重担,照顾三个年幼的弟弟,还因此丢失了上大学的机会。

这也直接导致她因为学历不够,只能不断打零工,辛苦大半生。

有个情节特别扎心。

李红在弟弟工厂做了两年工,想要讨回工资。

弟弟听后惊讶地问:都是一家人,你这是做什么呢?

不知道是真精明还是装傻,妄图白嫖姐姐两年劳力。

对于60年代生人的女性而言,想要逃离原生家庭,嫁人成了可行性最高的法子。

可仓促婚姻,不仅没能成为救命稻草,反倒让她陷入另一个漩涡。

婚后前两年,因为夫妻长年分居,李红的日子还算妥帖。

下岗后,李红不得已搬来跟孙大勇同住,矛盾不断加码升级。

丈夫是个财迷,李红又不想靠男人养,于是外出打工。

孙大勇立刻提议,干脆生活费AA制。

支出是AA制了,但家务,却是李红一个人的。

孙大勇理直气壮地说:“这本来就是你们女人该干的活儿”。

姜武饰演的这个老登可谓抓住了东亚男人的精髓。

嘴碎、甩锅、自私自利、毫无爱的基因。

瓢泼大雨,他自己撑着伞,俯视拎着重物的李红,嘴上还埋怨磨蹭。

李红到医院包扎,女儿问孙大勇什么情况,他爹范儿十足:都是你妈惯的,什么态度!

“谁家女人不生孩子不做饭?”“你比人多干啥了?”“你就是懒”孙大勇这连珠炮一秃噜,气性再大的人,也懒得跟混蛋计较了。

片中有个小动作让人直呼真实。

孙大勇每次下命令之前,都会习惯性地敲几下桌子。

这个声音像是某种强调或警示,孙大勇的家庭观念,建立在权力概念之上。

有观众说,姜武演的差点意思,直接让我爸上,都不需要剧本。

必须要说的是,孙大勇的原型,在现实中曾有过家暴。

面对记者,他承认自己情绪控制能力差,“有时候吵架了,她一顶嘴,我容易控制不住动手”。

当然,影片没有停留在两性对抗上,也剖析了中国式母女的相爱相杀。

片中,李红曾带着女儿回娘家,被拒之门外。

食不果腹的母女,只有买一碗面的钱。

女儿问妈妈为什么不吃?

李红顿了顿,说:以后别活成妈妈这样。

这个情节正应了那句话:孩子是你的铠甲,也是你的软肋。

女儿平安健康地长大,也是对母亲的剥削和压制。

因为父亲靠不住,所以女儿只能过度地依赖、不停地索取。

另一面,当李红处在崩溃边缘,也是女儿的鼓励和支持,把她从危险中拉了回来。

张本煜饰演的女婿,在思想上自然比上一辈开明许多。

有责任心、体贴妻子、照顾家庭,去除了不少“爹味儿”。

但不时闪烁了一两个反应和台词,又能看到他身上根深蒂固的观念。

比如,妻子失业了,丈夫第一句话是:那你就带带孩子,好好休息。

说出这话的同时,他根本意识不到“休息”和“带孩子”是自相矛盾的两件事。

别看戏份不多,但这个女婿也引发不小共鸣:这样没共情能力的男人实在太多,存在于每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中。

直到电影快结束了,全家人都在庆祝自己的成功。

而最大的牺牲者李红,只收获了一句轻飘飘的“妈,辛苦了”。

从这里开始,李红终于下定决心自私一次,毫不迟疑地踏上了自驾之旅。

但现实中的苏敏,出走时却没有这么戏剧化。

即便前一天全家人都知道她要离开,但一切都还是按部就班。

孙大勇去打球、女婿送孩子上幼儿园,只有女儿来送行。

苏敏回忆说,当时没想什么,就想赶紧走。

一个人,在路上,风景多,危险也多。

苏敏4年自驾游,遇上过狂风暴雨、迷路和汽车抛锚。

但她却说,感觉比在家安全多了。

也许,正是在「出逃」的路上,她收获了勇气和韧性。

中秋假期,不少女孩带着妈妈看了这部电影。

走出影院后,女儿建议妈妈,也来一次这样旅行。

大多数情况下,妈妈都是笑笑,说那是电影,现实哪允许我出走啊?

不得不承认,在这片土壤上,有太多冷硬的现实牵绊脚步,成功出走的是少数。

但如今,曾被困在家庭和母职几十年的传统女性,她也会想将自己放在第一位。

这不是自私利己,而是自我和清醒。

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缝隙中,只要彼此支撑,自由的光总会来到。

就像电影里的那句台词:不可能所有路都封了,山路,野路,总有一条路。

—END—

图|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