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100元,带我去吃一家附近比较干净的餐厅”。近期,社交网络上“和外卖小哥一起去找干净馆子”的相关短视频引起广大网友热烈讨论。目前,抖音相关话题“干净小馆觅食记”已经有了1.8万次参与,4.6亿次播放。
从这些视频呈现的内容看,有的骑手带着博主找到了宝藏小店,也有骑手思考许久后最终表示想不到干净的小店。甚至,一位骑手在拒绝了博主的邀请后表示“附近的店基本都不行,那边有一家店巨脏,我连外卖都不想取。”这个细节,让人想起之前有外卖员的自述:有的外卖店让自己每次取餐都有罪恶感。
外卖员可能是时下社会中与餐饮店打交道最多的群体,也是最能窥见餐饮店后厨“真相”的群体之一。他们的真实感受和见闻,对于消费者评判当前一些餐饮店的干净卫生状况显然颇有参考价值。所以,这样的视频内容,很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而无论是一些外卖员在视频中“想不到有干净的小店”,还是之前有外卖员自述自己取餐“有罪恶感”,都反映出当前一些餐饮店的整体卫生状况堪忧。
这类信息的曝光,相信会让消费者更加审慎地选择外卖店家。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让一些外卖员原本最真实的感受,或者说是非观,得以抒发和表达,有利于唤醒一些最本能的监督积极性。道理很简单,纯粹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一些餐饮店的卫生很差,大家都会有本能的“反感”。
但现实中,更多的外卖员可能明知道这种状况连自己都感到“罪恶”,却囿于“工作需要”,也只能选择沉默,抑制自己的本能情绪,退缩到一种纯“工具人”的位置上。相应的,这也是很多餐饮店的卫生状况让人倒胃口,却仍能肆无忌惮地向外卖员展示的“底气”所在。
从现实利益角度,我们不是不能理解外卖员的这种集体的沉默,也决不能挥舞道德大棒要求外卖员偏离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这种状况有损社会公共利益。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就像外卖员同时也是消费者。
如果一个人完全因为职业原因而选择对某些“有罪恶感”的事予以沉默,最终强化的必然是一种“互害”的社会景观。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条件,激活那些最本能的是非观、善恶观,并让它成为一种现实的监督行动。
从公开报道看,最近有多地的相关部门都提出,鼓励外卖员对餐饮店进行“随手拍”举报。这一点应该说是比较务实的。但如何提升外卖员监督举报的积极性,免除外卖员的后顾之忧,可能还需要更周密的制度安排。比如,如何防止外卖员遭遇打击报复,对于外卖员的监督举报,是否有高效的调查响应机制?这些都不仅仅是一句“鼓励”就能解决。同时,平台方面也需要有相应的引导和权益兜底机制。比如开辟外卖员对商家的评价机制,让外卖员给餐饮店打分,并向消费者公开,就值得考虑。
总之,外卖员对餐饮店卫生状况的了解是最直观的,就应该想办法激活他们身上所蕴藏的监督力量。同时,让商家真正感受到随时随地的监督,别把外卖员当成了“隐形人”,才会有更多“注意卫生”的动力。更进一步看,这也利于塑造一种“真实”的、有“是非观”的社会环境——那些“见不得人”的操作,就应该直接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而不是在“假装看不见”之下,大行其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