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杭州一家公司发布的校园招聘信息引发了关注,因为其中设置了一个“盲盒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任职要求均没有提出。“是不是还有盲盒薪资?”很多网友开启了玩梗模式,话题也上了热搜。根据公司的说法,设置“盲盒岗位”,是“为了招聘者好”。相关负责人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面临岗位投递不准确的问题,在一次投递不匹配之后,或者会以为失去了这家公司的机会”,“盲盒岗位”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供调剂使用。
万物皆可盲盒,招聘也不能幸免。所谓盲盒,似乎自带“运气”“惊喜”之意,但倘若换个角度理解,盲盒又何尝不是一种“黑箱”呢。相较于抽手办、抽卡牌,“抽工作岗位”的刺激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此等“抽盲盒”,与其说是花钱买个消遣,不如说是拿人生开玩笑。把愿者上钩的圈套说成“盲盒”,如此清新脱俗,简直是天才般的语言包装术。把招聘包装成一种“游戏”,看似跳脱,实则还是满满的算计。
在引发巨大争议后,这家公司迅速出面回应“找补”,表示“盲盒岗位不是一个具体的岗位,只是供同学做意向岗位的调剂用的。”按照这一说法,四舍五入,所谓“盲盒岗位”约等于就是“其它岗位”,是“剩余项的集合”。这番回应,看似能够自圆其说,但是回避了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那就是,“盲盒”这一概念本身的暗示性与联想触发。也即,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盲盒”本就意味着“喜出望外”的预期,有可能抽到“隐藏款”“稀缺款”或者说“大奖”的,才叫盲盒。优质岗位、主要岗位之外的“剩货岗位”,凭什么打包叫盲盒?
从近年来的大趋势看,盲盒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在此大背景下,盲盒迅速地降格化乃至是“垃圾化”。一些廉价商品、劣质商品,包装成“盲盒”,摇身一变就身价陡增。而今,类似的操作,颇有从商品零售领域,渗透到职场的趋势。有公司待遇福利盲盒化、年终奖盲盒化,如今又有了“招聘盲盒化”的玩法……凡此种种,其本质都是以盲盒之名,来掩饰福利稀释、机会剥夺之实,假装轻松娱乐内里都是腹黑心机。
职场玩盲盒化,理应遵循一个基本大前提,那就是只能对“额外增项”玩盲盒,对于基本义务、基本待遇,绝不能玩盲盒。如若不然,就属于偷奸耍滑回避自身责任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