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5.熊市的确很痛,但不应该失去信心

2625.熊市的确很痛,但不应该失去信心

00:00
09:58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熊市的确很痛,但不应该失去信心。来自浩然斯坦。


最近大家情绪可能都很差,原因是这波熊市太久了,跌幅也足够大了,很多人面临财产收入和工资收入双杀的窘境,经济的回暖似乎遥不可及,不少人感到难以为继。


回顾过去任何一次熊市,你可能都比较淡定,因为你有上帝视角,知道它是怎么结束的。但是,如果让身处熊市的人说一下到底哪一次熊市最艰难,即使他知道历史,也会认为当下的这次最难,因为此时没有人有上帝视角了,他看不清未来,看不到希望。然而,一旦我们走出熊市,就会发现事情并非那么糟糕,甚至可能会后悔没有在低位时买入更多。


有人说,经济不景气,股市就不会有起色。但我们回顾过去几次牛市,历史总是给我们上生动的一课,让我们知道,牛市往往在经济状况并不理想的时候出现。


近30年A股的三波大牛市中,第一次和第三次都是在宏观经济很一般的时候发生的:


1996到2001年的这波牛市,中国经历了持续通缩、国企三年脱困、银行巨额呆坏账,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经济上面对的困难不比近两年少。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股市却走出了一波牛市。


2005到2007年的牛市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涨了五倍。但有几个人还记得2004年4月到2005年7月这段时间,从1783点跌到998点的熊市最后一波杀跌有多惨烈?


要知道,当时宏观经济非常好,G D P增速从9%上升到11%,外资疯狂投资中国,加入世贸沿海工厂外贸订单拿到手软,创业成功率很高,房价开始暴涨。那时最流行的解释是,中国股市跟经济无关,连赌场都不如,有制度缺陷,要推倒重来。这种舆论跟现在是不是很相似?


2013到2015年的这波牛市,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陈经老师对于当时的经济和股市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当时主要的传统产业都是产能过剩。钢铁水泥夕阳产业,房地产成交低迷,房价高涨,民众收入低远不够买房,地方上依赖的房地产经济走入困境。


民营企业抱怨融资渠道太差,民间利率高启。央企不断收购扩张,低成本融资,民企求投靠,子公司孙公司算不清。经济论坛定期开会替民营企业发声。


产业政策被认为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原理的政府主观瞎搞。光伏、新能源车等产业遇到困难。欧美反补贴反倾销,江西江苏等地光伏企业破产,首富转眼成空,政府接管收拾乱摊子。


国际媒体发出了明确集体唱空。西方金融企业集体卖出中国四大银行的股份。后来是移动互联网起来了,房价又涨了,大家就忘了。


当时A股比现在惨多了,上证指数2013中间跌到了惨绝死的1849点,是前后多少年都没有的绝对最低点。当时跌了这么多根本没办法解释,就是没信心,后面才好了。现在虽然A股指数不行,但分红高的好股是不断新高的,信心比当时强了些。


现在经济的问题主要是土地资产价格下跌引发的。这个问题迟早会出现,所有其它的经济困难全部衍生于此。


有人说房地产崩盘的情况下,经济不会好,投资股票的收益不可能好,投资要放到房地产企稳的2028年。


其实随便举个反例就可以推翻这个观点了。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香港楼市崩盘,一直跌到2003年才见底。但是股市在楼市下跌期间的1998年到2000年走了一轮大牛市,恒指从6544点,涨到18397点创了历史新高。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楼市崩盘,一直到2012年才止跌,但是美股2009年3月就见底并开启了超级长牛。


房地产下行会影响经济,经济也会影响股市,但股市有自己的逻辑和节奏,不能一概而论。


2021年卖了太多土地,集中在这两年上市,此时恰逢经济衰退,供给增加叠加经济下行,导致房价跌成今天这样。反过来说,现在土拍已经卖不出地了,央国企也不怎么拿地了,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无货可卖,等到存货消耗光,新房的价格慢慢修复是大概率事件。


最近,我还听到不少人说中国不行了,觉得现在国情太不堪了。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论,我总会想,这样想的人是不是太短视了?如果我们真的以中国历史作为一个评价体系,那么现在的整体社会大环境和普通人生活的小环境,放在几千年的历史里都是非常好的,放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也是如此。


现在阶段,对广大中产最痛苦的事情可能就是职业的收缩和资产的缩水,但我还是那句话,不要把这一刻当做永恒。过去3年很难,但它也不过就是3年,放在我们的整个人生里,几年的波折应该是不可避免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一帆风顺扶摇直上,反而才是奇怪的。


2002年至2018年,是我们国民财富的快速增长阶段,中国居民财富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超过13%,远高于这一阶段的居民收入增长率。2018年后居民财富积累速度出现了明显下降,降低到个位数水平,甚至低于居民收入增长率,有些家庭还出现了财富负增长。


2024年上半年,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增速是负5.7%,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5.4%,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增速高于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宋雪涛总结说,“过去中国可能是“高收入高增速、低收入低增速”,但现在可能变成了“高收入低增速、低收入高增速”。


为啥高收入会变成低增速呢?因为楼市不振、股市不振,财产性收入变少了。


房贷带杠杆,自有本金的跌幅可能比股市还多,比如说首付3成杠杆,如果房屋总价跌了17%,自有本金的跌幅就达到了50%。所以一二线的高收入中产阶层群体,财产性损失特别大,于是大家纷纷选择提前还贷、消费降级。


再反观低线区域,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都低于5%,对财产性收入的波动也就没那么敏感,没有这么大的负债,消费基本都没有收到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仅凭一线城市的沉寂与喧嚣来揣测整个国家的面貌,那些高楼大厦、钢筋丛林的背后,在更广袤的土地上,还有烟火气的烧烤摊,一票难求的演唱会,挤满旅游特种兵的景点,这个时代,其实很复杂。


无论如何,我相信我们必将走出衰退,房子、股票等资产最终都会回暖。


我最近翻了不少财报,看到不少曾经50倍、80倍市盈率的企业纷纷估值降低到10倍15倍。当前的市场,让我想起了巴菲特在1975年说过的话:“就像一个精力旺盛的年轻小伙闯进了女儿国,现在正是投资的绝佳时机。” 当时,美国正经历石油危机,油价高企,出口下降,美元贬值,经济滞涨,股市大跌,跟中国现在的情况很相似。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等真到大家都恐惧的时候,不跟着恐惧的有几人?


2021到2024年,A股杀了四年的估值,而期间美股上涨了四年。这期间,A股有些企业业绩增长一倍,但估值下来了80%。而美股苹果,2021年至今业绩增长只有10%,但估值硬生生拔了3倍。哪边对、哪边错呢?


人会往往低估真的遇到市场崩盘时,自己的观点与目标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在经济衰退期间,你的观念会不自觉地发生偏转,因为在经济衰退期间发生变化的不只是资产价格。如果要你在牛市时想象自己在股价跌三成时会有什么反应。在你想象中的世界里,一切都会和今天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股票价值少三成。


然而,世界不是这样运作。经济衰退不会单独发生。股价会跌掉三成,是因为很多事情削弱了你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因此,经济衰退期间,大多数人的投资首要条件可能会从赚成长转向赚股息,对未来增长失去信心。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说:“在股市亏钱的一种方法,就是从宏观经济预测开始的。”你无法提前预测经济何时会衰退,同样也无法提前预知经济何时会好转。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基于宏观经济判断的操作,大概率会以失败告终。


我就说到这里吧,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想,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艰难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与希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火车_za

    楼主厉害,楼主继续买买买,托起大势!

  • 祭奠死去得我

    分析的很好,你加油买!

  • BabyApe

    演唱会旅游这些体验式消费的热潮已经在褪去,信心很重要,但这次缺的不只信心,是缺钱

    C_lqq 回复 @BabyApe: 不缺的,每天都有上涨的,这种一五分还简单些

  • 简单的快乐_wr

    专门回来再听一遍,大神

  • 雨落金城f

    现实会让你渔夫的观点啪啪打脸

  • 坐在山顶看云飞

    对过去的熊市回顾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 听友224997881

    你能活两三百年?还五千年历史呢

  • oldsixxxx

    真的搞笑,不懂瞎分析,自以为分析点历史环境就真懂了

  • 听友280377040

    能给个原文链接吗?想看楼主被骂

  • 13078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