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一个一言难尽的存在。
2020年1月31日23时,英国正式与欧盟分道扬镳,这意味着在经历了47年的恩怨纠葛后,英国最终选择了与欧盟“和平分手”。
英国脱欧,直接原因是卡梅伦政府将历史决定权交给民粹的一次冒险尝试,他这一次出乎意料的结局,让英国和欧盟都难受了三年多时间。
英国脱欧作为欧盟历史上的大事,也一度让欧盟痛不欲生。因为虽然英国很讨厌,“离岸平衡手,欧洲搅屎棍”的作派也令欧盟深恶痛绝。但作为欧洲三大马车之一,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每年被摊派的指标让大量人口脱贫致富,所以英国的远走高飞对于痛失钱包的欧盟而言是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更可怕的是,英国的脱欧,对欧盟其他国家起到了极其恶劣的示范作用,从此本就各怀鬼胎的欧盟更加人心浮动,波兰等国家更是蠢蠢欲动,欧盟再度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危机。
而更令欧盟尴尬的是,英国脱欧并不是欧盟历史上遭遇的第一次危机,作为夹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国际组织,欧盟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始终吸引着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创造了令世界侧目的巨大成就。
但与光鲜亮丽的外壳相伴随的,是层出不穷的危机,尤其是美俄两国的连怼带骗,不仅将欧盟逼到了死胡同,更让欧盟成为国际驰名的笑柄。
作为世界上整合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欧盟也是欧洲国家抱团取暖的产物。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欧各国陆续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随即西欧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
而作为世界上最支离破碎的大洲,欧洲各国在陆续大国崛起后,相互之间的矛盾也更加尖锐,而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令西欧遭遇了空前的摧残,尤其是英法等传统殖民帝国在元气大伤后,再也不复当年之勇,只能坐视殖民地纷纷揭竿而起。
而二战在让西欧各国元气大伤的同时,也给了美苏两国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历史契机,而为了避免英法两大殖民帝国东山再起,美苏两国积极推动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印度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取得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伟大胜利。
而美苏的崛起导致了世界政治舞台中心从西欧逐渐转向北美和东欧,地理位置处于中央的西欧反而被边缘化。
这对于西欧各国而言是意想不到的悲剧结果,毕竟除了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东西方向的威胁和压迫,也让西欧各国不得不面对任人宰割的尴尬局面。
所以在解决西欧国际地位问题之前,西欧各国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西欧各国在痛定思痛后,终于想到了“抱团取暖”的自救方式。
在紧凑的西欧,法德是真正的世仇,所以法德和解也成为欧洲一体化的起点。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随后,这个旨在约束联邦德国的计划拉开了欧洲一体化的序幕。
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尼德兰、卢森堡以及联邦德国签署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并在1952年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后,六国随即开始了建立欧洲防卫共同体和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努力,但很快遭遇失败。于是六国开始退而求其次,在1957年3月15日与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随后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旨在创造共同市场,取消会员国之间的关税,促进会员国之间的资金、商品等元素的流通。
在三大组织的基础上,欧洲投资银行在1958年1月1日成立。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大组织统一起来,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二战以来,西欧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1947年的“马歇尔计划”在帮助西欧经济复兴后,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强化了西欧对美国的从属。
在美苏两极争霸的大背景下,西欧的抱团取暖无疑是对美国大哥地位的挑战。但美国似乎并不担心这一点,因为在易北河以东,是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苏联钢铁洪流的存在,西欧各国虽然有抱团取暖的壮志,但更有拜倒在美国牛仔裤下并紧抱美国大腿的心思。
所以,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相对放心,毕竟一个苏联胜过苦口婆心的拉拢。
而西欧各国也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了野蛮生长的进程。
1973年,丹麦、英国和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
作为欧共体的第一次扩容,三国尤其是英国的加盟也给欧共体带来了第一次波澜。
本来英国作为美国血缘上的爸爸,一直都和美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密关系,即便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欧洲合众国”的设想,也改变不了英国想要跟着美国混的中心思想。毕竟英国作为见识过大世面的岛国,对欧洲大陆的土包子们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
但问题是欧共体这边越来越红火,自己跟着美国却常常忍饥挨饿。尤其是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竟然联合苏联让英法在埃及面前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场教学让英国深刻认识到了霸权面前无亲情的深刻道理。所以常年“高高在上”的英国,终于决定低下高贵的头颅,尝试着加入欧共体。
法国:“请出门右滚!”咋的,混不下去了想起邻居了?我今天如果不拒绝你,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当然,除了置气,法国更有深层次的考虑,比如英国不仅综合国力更强,国际影响力更大,而且还是名副其实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及有核国家。这样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伙伴加进来,自己还怎么在欧共体内部呼风唤雨?
但是联邦德国就没有这个顾虑啊,毕竟英国经济实力再强也强不过联邦德国,而欧共体是一个以经济为基础的联盟,所以不管多大佛,来了都得听我的,包括法国,所以英国最终如愿以偿。
这是个令德国后悔了几十年的决定,因为给欧盟造成无穷麻烦的,就是英国。
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欧共体,欧共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很快东欧剧变,德国也走到了分久必合的历史性关头。
对于德国而言,能够和平统一当然是国之幸事。但英法等国却对德国群起而攻之,尤其是英国,甚至不惜以动武相威胁,这种“你若安好,那还得了”的嫉妒,让德国怒发冲冠,欧盟内部再度出现了可怕的撕裂。
在这样的情况下,行将就木的苏联保持了高度的不敏感性,戈尔巴乔夫更是连应对预案都没有。当然苏联按兵不动,英法更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德国最终在1990年10月3日合二为一,和英法尤其是英国的隔阂也越来越重。
德国统一后,虽然经历了长期的阵痛,但很快迎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提升,而欧洲政治一体化也在欧共体的不断扩容中呼之欲出。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随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在1992年2月7日签订;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欧洲联盟正式成立。而随着欧洲三大共同体的纳入,欧共体也从经济实体转向经济政治实体,欧盟也成为整合程度最高的超国家组织。
但此时的苏联已经解体,社会主义阵营更是彻底烟消云散,国际社会的矛盾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比如冷战时期作为美国盟友的欧盟,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综合国力长期半死不活的情况下,欧盟将从此成为美国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而欧盟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风风火火的扩张仍在继续,比如1995年1月1日,瑞典、芬兰和奥地利正式加入欧盟。
与此同时,欧盟还在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元,并在2002年1月1日开始流通,欧盟不仅越来越繁荣,更打开了向东欧扩张的大门,并在2004年5月1日接纳了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10国加入欧盟。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加入欧盟,从此欧盟成员国达到28个,进入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而后,欧盟也很快开启了盛极而衰的进程,因为英国开始了脱欧的冒险,并很快出人意料的积重难返。
事实上在美国的特殊关照下,欧盟的衰相早在1999年就初见端倪。因为这一年,巴尔干半岛爆发了科索沃战争。
作为西方国家拔除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钉子的一边倒战争,科索沃战争在战略战术上“乏善可陈”,但却给欧盟造成了巨大冲击。
因为欧元在统一过程中,大量的欧洲金融资本涌入美国躲避风险,造成美国股市飙升,出现世界最大的"泡沫经济",随时可能陷入股市崩溃、美元贬值和经济衰退的噩梦中。
而若欧洲资本回流,必然对美国经济造成空前冲击,所以为了阻止欧洲金融资本回流,美国选择用战争拖垮欧洲经济和欧元。
而欧盟不仅方兴未艾的共同防御被搁浅,还在美国主导的北约旗帜下成为美国的炮灰。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也是这样,在2002年欧元横空出世后,自海湾战争后长期被“石油换食品”计划束缚的萨达姆渴望通过欧元摆脱美国的制约,结果遭到了美国的无情绞杀。
而好不容易重回正轨的欧盟再度被拖入泥潭,内部的分歧也更加明显。再加上美国发动战争导致的难民问题,更让欧盟累觉不爱。
当然,相比于英国脱欧,这些都只是开胃小菜。
说到底,英国岛国的性质还是与欧洲大陆存在着比英吉利海峡更深的隔阂,这种隔阂使英国更愿意和美国沆瀣一气。
再加上藕断丝连的血缘关系,以及美国为整垮欧盟对英国毫无底线的拉拢,于是英国数千万人头脑一热,就贡献了一台三年脱欧的扯皮大戏。在双方都筋疲力竭的情况下,英国终于如愿以偿,欧盟也再度遭遇了巨大危机。
而令欧盟无语凝噎的是,虽然英国在表面上和欧盟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但在地缘上却依然和欧盟咫尺之遥,而英国,也将继续作为美国搞垮欧盟的金牌搅屎棍。
所以,在遭遇了连续的打击后,痛定思痛的欧盟为了维护可怜的版图,最终选择放下自尊,企图通过重回美国怀抱与美国保持方向一致的方式,换取英国的消停。
事实证明,只要都心甘情愿地拜倒在美国的裤衩之下,英国和欧盟还是可以勾肩搭背、把酒言欢的。
于是,欧盟再度开始了甘为美国驱驰,对美国敌人,也就是中俄指手画脚的历史性进程。
但匈牙利一再表示,动我可以,动中国我就一票否决,欧盟表示特别伤心。
而俄罗斯则比较直接,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近日发文抛出多个针对俄罗斯采取的行动方向,并要求遵循“对抗、遏制、参与”三项原则时,俄罗斯学者德米特里·茹拉夫廖夫直接表示,我们不是中小学生,西方国家也不是老师”,没有资格对俄罗斯指手画脚。
应该说,俄罗斯的反应相当真实,而这也凸显了欧盟作为国际组织的最大尴尬,那就是它终归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当这个国际组织放弃中立并成为美国附庸后,欧盟的前景将会更加没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