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202】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3】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小便」為衍文, 《玉函》與唐本無),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205】陽明病,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
【207】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208】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慾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桂枝湯主之(一處為注:一法與桂枝湯),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209】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鞕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鞕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210】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