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刀郎成都演唱会门票秒光”持续上榜热搜。8月30日那场线上演唱会让刀郎“爆火”,也让四川资中这座此前并不为大众熟知的县城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资中不仅仅是刀郎的故乡,还是孔子之师苌弘的故里,而苌弘除了知天文、识气象、通历法外,还精于音律,称得上是音乐界的开山鼻祖。
1
渊源
孔子“入周学礼”
专程向苌弘请教音乐知识
苌弘,字叔,四川省资中县人,周朝贤大夫,我国古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
孔子在“入周学礼”期间,专程“问乐于弘”,向苌弘请教和探讨音乐和天文知识。唐朝韩愈《师说》曰:“孔子之师郯子、苌弘……”明代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载:“苌弘氏,孔子尝问乐焉,死之三年而血化为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从内江市文旅局到资中县文旅局挂职副局长的曹永胜讲述了“苌弘授乐”的故事。原来,孔子在齐国久仰苌弘其名其才,于周敬王二年造访苌弘求教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对于苌弘博学施教,孔子称谢不迭,并于次年前往齐国聆听了韶乐的演奏,乐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与苌弘的会晤,史称“访弘问乐”。
相传,孔子常引用苌弘的见解,孔子修订的《乐经》,也大多得益于苌弘原著《乐经》的第二稿。
2
传承
沱江河孕育多项非遗音乐
民间歌谣唱出先民劳作场景
“资中是我的故乡,是我出生的地方。”在线上演唱会上,刀郎深情地讲述着自己对资中的情愫和依恋。他说,小的时候经常弹着琴,对着沱江唱歌,把河水当作观众,幻想自己在家的门口开这个演唱会,没想到梦想成真了。
其实,沱江河不仅滋养了以刀郎为代表的一批歌手,还孕育了资中抬工号子、客家山歌、王氏竹琴等丰富的非遗音乐。
记者从资中县文旅局了解到,资中抬工号子是流传在资中境内的劳动人民劳作时所唱的民间歌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抬工号子根据音乐节奏不同有“抬唱”和“坐唱”之分。即“快腿号子”和“慢腿号子”,由方言唱出的资中抬工号子具有原生态的民间音乐的特点,原始古朴、高亢嘹亮、幽默诙谐。2016年1月,资中抬工号子被正式列为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刀郎发小,同样在资中县文工团长大的张颂告诉记者,资中县文工团曾经表演节目《沱江号子》,后来刀郎将歌曲进行了改编,用他那豪迈的嗓音,唱出了船工们的勇敢和坚韧。
3
发展
举办苌弘音乐艺术惠民演出
木偶剧团进校园每年演出上百场
近年来,资中不断挖掘苌弘文化、苌弘音乐艺术,大力培育苌弘文化品牌、苌弘音乐艺术品牌,加快形成音乐之城的品牌效应,不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资中县文旅局艺术股工作人员孙晓燕介绍,资中县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苌弘音乐艺术惠民演出季,在苌弘剧院表演话剧、儿童剧、芭蕾舞、音乐会等。去年有16场演出,每场上座率达到75%,惠及群众1.2万人次。“今年的演出活动还在进行采购流程,预计10月启动。”孙晓燕说。
无论是传统文化教育还是艺术文化培养,都要从娃娃抓起。以资中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为例,从2009年起,资中县木偶剧团每年进校园演出上百场,基本覆盖了资中县城乡学校。
在刀郎的母校,资中一中音乐教师兼内江市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力国军说,他的音乐课上,不仅会给学生讲苌弘有关的历史故事,也会带领同学们欣赏刀郎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知名歌曲,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