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始终充满不确定性,这主要是霸权国家在国际上煽动危险的火点,妄图点燃一些区域冲突和爆发战争,甚至用武力威胁,将会对中国终有一战,目的很明显,就是害怕中国在稳定发展的环境中,不断高速崛起,拥有和发达国家一较高下的综合实力。假设未来我国真的被动卷入战争,火箭军的11000多枚导弹,能在战争中足够支援前线吗,要知道美国疯狂建造囤积了超过20万枚的导弹,从数量上对比,显然我国的火箭军,在导弹总量方面,不占据优势,但是我国的导弹既然是护国重器,就有自己的杀手锏,被军迷称为拥有全球包邮的威力,甚至美日可以加急送达!东风导弹系列,是我国的护国重器,还有终极武器的型号比如东风41型洲际导弹,拥有极强的反制能力,将会摧毁敌人的重要城市。任何导弹,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在有效期内,火药的爆炸威力能形成和设计预期相等的威力,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在导弹的储存时间越来越久之后,爆发的威力也可能出现变化。当然现在有着高科技储存温控和湿度可控的条件,对于导弹来说,稳定的存储环境,对于导弹的炸药威力保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我国之所以不囤积过多的导弹,就是考虑要节约军费开支,而且我国的导弹都是以防御部署为主,够用的情况下,就不急于打造更多的数量出来,因为储存导弹的维护费用,是一笔天文数字。按照小型导弹的保质期,美国的响尾蛇导弹能够存储7年到10年左右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限制的导弹,虽然依然能正常发射,但是爆炸威力,会适当减弱。因此有的国家对于建造的导弹年限,有着一定的限制,欧洲的导弹一般年限设定在5年保质期左右。导弹具有特殊性,不能轻易拆封,一旦打开装置,有的型号的导弹,几小时不使用就直接报废了。因此大量囤积导弹,也不是明智之举。再有因为导弹不拆封的话,长期存放,也并非从外观看起来完好,就和刚建造完成一致的威力,因为导弹内部的构造非常复杂繁琐,有很多细小的部件组成,尤其像制导系统,和易损件等,一些不同的部件,折损年限又有不同,因此存储的年限总体来归纳时,还要看短板的零部件使用年限的上限在多久。因此维护好的导弹,就更替那些报废时间短的零件,因此整体延长导弹的服役时间,所以才会有导弹存储的时间弹性空间。就拿我国来说,1.1万枚总数的各型导弹,真的能应对战争吗,显然不能应对大规模的战争,只能在区域冲突中实现更为给力的打击。但是我国为什么不急于补充大批量的导弹呢,为了打击敌人时,爆发导弹的最大威力,要考虑导弹的存储时间,更为科学合理。再有我国的导弹建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无论任何一个工序流程,都能实现周密的严谨的准备,把导弹的重要部件和几个构件实现必要的准备,需要增加导弹时,能够快速实现新型的武器补充,不需要平时增加很多导弹的储存维护费用,同时也不影响需要补充导弹时的产能和供给。像洲际导弹,平时并非每时每刻都处于待发射状态,而是拆分成重要的几部分,分别保存,只有紧急情况发生,或者进入战备状态,才会根据上级的指令,快速实现导弹的组装,形成发射阵列严阵以待,此时的导弹才会达到一个分秒必争闪电出击的效果,只要军队得到命令,电光石火就能发射。我国的导弹对美日是能做到加急投递,4分钟就能把日本这个列岛小国摧毁殆尽,让其从世界地图上消失。20分钟就能飞驰到美国的重要城市,半小时打遍美国大多数州区,一小时能够全球包邮打击任意目标,试想一下中国的导弹作为护国重器的威力,是难以用文字形容的震撼。区域内的冲突和战争,我火箭军的这1.1万枚左右的导弹,根据不同的打击目标和作战需求,能达到强悍的作战效果。40个导弹旅的导弹齐射,恐怕任何敌人都难以承受。虽然只有一万多枚导弹,但是比拼的是信息化和智能化,能让有限的导弹数量,发挥打击摧毁烈度更为恐怖,而且需要快速补充时,我国军工厂建造导弹,也能加班加点,赶制出前线需要的数量充足的导弹,因此从任何角度来看,我国的导弹都是够用的。正因为中国的导弹重器,具有多重防守能力,潜在的敌人才会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