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库车市中心向西北出发,开车十余公里,独库公路旁,有一座土台耸立。土台高十余米,是周遭旷野上最醒目的物体。
马尧小时候来过这里几次,一开始,他只以为那土台是个稀罕物,“很高挑、细细长长的”。逐渐长大后,知道它叫克孜尔尕哈烽燧,烽燧,也就是烽火台,是古时快速传递军情的设施——这里是汉代长城遗址。
那是马尧亲眼见到的第一段长城。他本以为,长城只有北京八达岭那一种连绵起伏、砖石结构形态。
若干年后,马尧和腾讯地图街景团队走过小半个中国,用摄像机也用肉眼,记录下800余公里的长城。那是他真正“认识”长城的开端。此后,他爱上长城,把工作重心转向长城保护,与团队同事投入长城修缮和文化推广。
马尧所参与的长城保护项目早在2014年启动,是腾讯公司参与时间最长、参与业务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
2016年9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保护长城,加我一个”长城保护公益项目,先后捐资完成了对箭扣长城南段、喜峰口长城的修缮。
2024年,在“爱我中华,护我长城”40周年纪念之际,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再次携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再次开展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这是继箭扣二期工程后第二次由社会力量参与箭扣长城本体保护的修缮项目。算起来,距腾讯第一次参与长城保护,已有整整十年。
社会力量认领修缮
2014年,在腾讯负责地图街景采集的马尧收到一个新任务:为长城采集街景。更早一些,他们完成了滇藏线、南海三沙、长江三峡等街景工程。
以嘉峪关为起点,从西往东开拍,经甘肃、宁夏、陕北……不同于用汽车采集城市街景,长城的景观需要人步行拍摄。马尧负责统筹,选取一段长城,开车将两位摄影师分别送到首尾两端,让两人相对前进,每100至150米为一个摄影点,两人会合时,即算拍摄完成。
一年多的时间里,三人合作,记录下800余公里的明代长城。这只是长城庞大体量中的微小部分。马尧说,中国的长城包括春秋战国、秦汉、金、明等多代建制,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及自治区,总长度超过21000公里。
正是这微小的一部分,使他第一次真正意识到,长城是如此多元。他慢慢察觉到,保护长城、让更多人认识长城,是一件重要的事,也大概会是一件美妙的事。
马尧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迈出的这一小步,成为腾讯与长城结缘的开端。腾讯街景团队对长城采集的“街景”,是互联网公司关于“数字长城”的首次探索。
2015年9月9日,腾讯公益联合爱心力量共同发起了首个互联网公益日,其中活动就包含了古长城公益挑战赛:在三天时间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支队伍,徒步穿越百公里的张掖古长城。
2016年99公益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保护长城,加我一个”长城保护公益项目,面向公众开放了长城保护参与的线上渠道。
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长城项目组的张依萌看来,长城保护公益项目成立的2016年,正是长城文保的节点年——2006年,国务院出台《长城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次为一个专项的文物单位立法。同年,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城资源调查。到2016年,正好是这两项保护措施的“十周年”,长城文保因此也颇有推陈出新的架势。
张依萌说,腾讯基金会认领长城并参与修缮,“应该是21世纪以来的一种新的长城保护模式。”
这一年,“保护长城,加我一个”成为当年文化遗产类项目捐赠参与人数最多的公募项目——共有超33万余人捐款,募集总款199万。公募项目为公众参与长城保护提供了一种直接的途径,也提高了公众对长城修缮工程的关注程度。
尽管长城保护引入社会资金由来已久,但由社会力量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头一次。同年,腾讯捐赠2000万元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下成立长城保护公益专项基金,其中1000万元用于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南段保护修缮项目,另有1000万元用于支持长城文化的再挖掘和创新传播。
“该项目开创了企业+文保部门+地方政府”三方合作的创新模式,构筑了一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专业力量、当地社区各方的对话交流平台。其中,企业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捐赠者,而是保护修缮项目的深度参与者,也是文化产品的重要研发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许慧君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长城保护概述》一文中这样写道。
最小化干预
从2016年起,马尧每月要去箭扣长城踏勘至少两次。箭扣属于“野长城”,不通车,由林间小道外接到村庄。单程的步行时间通常在一小时以上,且需不断地爬升、登山。每个踏勘日的早上9点半,马尧与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基金会的专家们在村庄会合,爬山、走长城,傍晚时回到山下,步数以万步起算。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初期踏勘箭扣长城时,专家们站在城墙上吵嘴,“比如说在修缮时,这棵树是留下还是移走?这堆砖要不要保留?被修缮以后,长城要被还原成一个什么状态?”
众人用了两年时间确定下方案,也正式引入了几项新措施——结合数字化采集、考古清理和最小化干预理念对长城进行修缮。
第一步,腾讯基金会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团队合作,在修缮动工前,就对目标的长城段采集完整的、高精度的三维影像。此后,每修缮一段时间,采集会再次进行。“要保证修缮顺利进行,达成目标,记录每一阶段的修缮进度,再互相参照是很重要的。通过数字采集,你可以看到在修缮前,这些砖是倒伏在这里,那么之后我们就应该把砖扶正、归安,放到它原本的区域中去”,马尧说。
下一步是考古清理。从土里挖出砖石,整理归纳;废弃的长城上长满了树木、藤蔓、杂草,这些也都要被移除,植物根系扎到砖里,会影响墙体的稳固性和排水功能。而后,在现场发掘出来的瓦片、箭头、锅碗瓢盆等生活器具,统一做好记录。
最后才是施工进场,开始修缮。这指向了长城保护的行业原则——最小化干预。“在文物保护领域,有修旧如旧和最小干预两个概念,分别针对古建筑和古遗址。在行业共识中,长城属于古遗址,对它的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恢复并长期保持遗址的原貌,尽量不动它。”马尧说,“大家可以接受长城是残破的,但不能接受对它原本的风貌保护不到位。”
参与修缮的北京市怀柔区文物管理所技术指导专家程永茂曾告诉媒体,相比箭扣长城一期修缮工程,二期减少了新料的使用,比如,在垛墙施工时把新砖放在背面、地面尽量用旧砖,实在没有旧砖,汇水面用些新砖,这体现了长城修缮理念的提升。
“修旧如旧”作为我国历史建筑修复的核心思想,但是,“旧”到底是恢复到刚建成时的“旧模样”,还是保持现状的“旧模样”,这一理念也曾有过争议。2019年1月,我国正式出台的《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提出了“预防为主,原状保护”原则,统一了思路。
一直到2019年6月竣工,箭扣长城南段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其作为遗址的原貌。“修完了之后呈现的效果就跟没修一样”,曾有评论说,就像现在女士们化妆说的“裸妆”。
修箭扣,对整个文保行业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探索,让社会资金参与进来,探索什么样的文保方式是合理的、必要的。”马尧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同样认为,这套修缮保护模式可移植给其他古建筑、古遗址类文化遗产。同样依据这套模式,腾讯基金会后续又接手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箭扣长城东段保护修缮项目。
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唯一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腾讯基金会资助的箭扣和喜峰口两段长城修缮项目被评为明代砖石长城保护修缮示范项目。
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称,长城保护管理实践为各国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当长城不再“高高在上”
青少年时期,马尧玩《帝国时代》,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看一些古早的探险电影,也让他一度神往埃及法老和木乃伊的故事。
当他成为长城文化保护者时,作为玩家、观众的经验显现出来。在修缮之外,他与团队希望能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推广长城,让长城趣味起来,不再“高高在上”。
2017年以后,马尧团队与腾讯其他部门合作,陆续在多款游戏中加入了长城元素——2017年,《王者荣耀》推出首个原创资料片《长城守卫军》;次年,《QQ飞车》手游推出长城赛道,玩家相应赛车里程数可以转化成对长城的实际修缮。
他们发现,游戏技术和游戏化的叙事可以发挥优势,把海量信息用游戏的方法组织起来,再用好玩、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受众。
2022年,微信小程序推出“云游长城”服务,用户可在喜峰口长城上四处走动,看四时风景,体验修缮长城的全过程;2023年,《和平精英》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北京市文物局共同打造了“龙跃长城”数字文保公益项目,将腾讯资助修缮的长城搬入了和平精英地图场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纪念《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重点活动——2022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国际分享会,“云游长城”项目荣获“卓越之星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称:“形成了一定的可复制参照路径,代表了遗产教育中前沿学科数字技术应用的最新趋势。”
在张剑葳看来,腾讯主导推动的长城保护项目,结合了长城本体修缮和长城文化传播,“把公益平台开放给公众,让公众通过捐赠的方式参与文保活动;同时也会把专家、业界做的工作通过平台传播给公众。起到一个双向宣传的作用。”
“可能是第一次让老百姓感觉到,通过捐钱、玩游戏等多种形式,自己也能切身参与到长城保护中。”何心远说,这几年来,文保事业与普通人的距离被拉近了。他身边一些本不关注文保的朋友、家人,也开始主动关心长城保护,“大家都知道了,长城不止有嘉峪关、慕田峪,还有我们做的箭扣长城、喜峰口长城等等,各种各样的形态。”
张依萌也感觉到,过去十年,大众对长城的认知是在逐步提高的。在他与马尧共同参办的一些长城宣传活动中,他发现,中小学生听众在增多,“孩子们会问,为什么不把长城重新修起来,为什么还是断垣残壁?问一些非常专业、非常切中要害的问题。”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表示,腾讯积极支持长城保护工作,一是可以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与文物保护专业单位优势互补;二是保护长城事业契合腾讯的使命和“科技向善”的价值观。
以科技所长,让公益成为日常
不止于长城这一个项目,腾讯一直以来致力于以数字技术的能力,通过公益的方式,带动更多公众能够参与到文物保护及传承中。
2015 年,腾讯推出《穿越故宫来看你》H5,让朱棣皇帝唱rap,故宫摇身一变成为“600岁”的朋友圈网红。
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发起“数字中轴”项目,全程参与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探索数字化技术助力中轴线保护传承的新模式。
2022年,助力石窟寺保护公益活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三星堆文物“新生”……
这些行动的背后,是这些年来文物保护热度的不断提升,文保话题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爱心网友热议的流行词。而历年来的99公益日活动,正是搭建了一个公益和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从2015年到2023年,腾讯99活动的公众参与人数从最早的205万人次激增到1.2亿人次,最为重要的是公益渗透度与普及率——仅在2023年,每100个中国人里面,就有9个人参加到“99公益日”活动当中。
对于文保领域的公益项目来说,需要更多人从了解认识“文物”本身开始。而每年的99这个日子,作为公益行业的“嘉年华”,它为公众参与提供了路径、降低了门槛,拉近和推动了公众参与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发展。
中国文保基金会长城项目负责人何心远回忆,更早些时候,在基金会主办的公募活动中,文保项目的占比非常小,“文化遗产保护的捐款见效慢,像长城,一修就要好几年。所以说比起文化遗产,大家可能更愿意把钱捐给贫困学生与老人,捐给动物保护。”
但是,十年过去,这一状况正在改变。随着经济发展,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认知与参与度正在日益高涨。博物馆出圈、网红城市兴起、文化主题游、文物文化创作等现象的日常持续火爆,加上历年来99活动中对于文保领域的公益倡导,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与姿态,借着公益与技术的东风,融入人们生活的日常。
“这些年,能在网上感觉到,大家对于整个文保行业的关注度在上升。我们参与做的一些文保线上直播,常常有过百万的观众同时收看。”何心远透露,近几年,中国文保基金会负责主持了石窟寺、孔子文化、儒家文化等公募项目,都颇有成效。
今年下半年,文保基金会又将推出几个文化遗产的公募项目,并在腾讯公益平台上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年轻网友能对文保类的公益项目去了解、去认同、去行动。
99公益日坚持了十年,长城保护也坚持了十年。长城,作为世界上体量、规模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从“恢复原状”到“原状保护”,从考古清理到数字化采集,再到公募修缮、公众文化传播。过去十年,是长城保护模式变革的十年,更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突飞猛进、深刻变迁的十年。
对于马尧来说,他关心的也是“让更多人与身边及远方的文化遗产建立起精神关联”。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从2017年开始,他养成了沿长城线摩托骑行的习惯。
他记得,2014年,他为长城录街景时,长城部分沿线还没有能走摩托车的路。现在,该有的路都有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