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6年,我再次来北京参加峰会,有种回家的感觉”

“阔别6年,我再次来北京参加峰会,有种回家的感觉”

00:00
07:53

“这是我第二次来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次让我有种回家的感觉。”冈比亚随团记者莫莫杜·贾洛对新京报记者说道。

2018年,贾洛跟随冈比亚总统阿达马·巴罗来到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那时候,冈比亚同中国复交不久,贾洛对北京还不太熟悉。如今再度来到北京,贾洛的感受与先前大有不同,“我再次来到这里,甚至有种回家的感觉,整个人非常轻松,会议气氛也十分温馨热情。”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非双方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众多非洲国家领导人和非盟委员会主席率团与会,联合国秘书长作为特邀嘉宾、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作为观察员也出席峰会有关活动。

“金字招牌”

进入峰会新闻中心,率先吸引到人们注意的是等待在综合服务台的特殊志愿者——交互式人形机器人“小柒”。进出往来间,不断有中非记者前去互动咨询。在其周围,众多中非媒体团队在新闻中心进行报道工作,有人打开镜头录制新闻视频,还有人埋头案前就会议内容整理稿件。

繁忙的新闻报道侧面说明了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规模。今年是继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2018年北京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2018年形容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合作的“响亮品牌”。6年时间过去,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豫锡介绍称,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中非合作的“金字招牌”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深化全球南方合作的一面旗帜。

“一方面‘金字招牌’代表着一种质量,说明中非合作朝着更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这也代表着中非合作的成功经验,能够以点到面,成为推广到南南国家合作的标杆与典范。”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王进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相较此前,此次峰会也呈现出别样的意义。王进杰表示,从召开背景来看,如今正处在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期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之中,此时召开中非合作论坛,意义重大。

“双方在此期间都经历了不少的困难与挑战,中非更加意识到守望相助的意义,这次见面更加巩固了彼此的合作和友谊。”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说。

作为一线参会人员,贾洛对此的感受最为直接,“这些年来,中非关系不断发展,同样体现在我们的相互交往之中,中国媒体与非洲媒体的互动也在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了解非洲民众的观点和看法。与此同时,峰会不仅让我们接触到中国,这也是我们与其他非洲兄弟姐妹连接合作的平台。”

“四大成果”

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中非合作论坛非方现任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外长法勒、下任共同主席国刚果共和国外长加科索共同会见中外记者,全面介绍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

王毅说,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国同非洲建交国实现了战略伙伴关系的全覆盖,中非友好的基础是中国同每一个非洲国家的牢固的双边关系。二是中国与非洲的整体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三是明确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六大主张,实现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摆在全球南方面前的历史课题。四是制定了下阶段中非合作的行动蓝图,双方通过了未来三年加强中非合作的北京宣言和行动计划,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方未来三年同非方开展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

“总而言之,本次峰会发出了中非共谋发展的时代强音,彰显了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坚定信心。”王毅表示,中非峰会点亮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南方时刻。

王进杰告诉新京报记者,事实上,这四方面的成果呈现出一条十分清晰的逻辑链条。中国同非洲建交国实现了战略伙伴关系的全覆盖是中非友好的基础,构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是对中非关系的高度战略化。在此框架下,提出现代化的六大主张,再拿出实实在在的十大伙伴行动作为明确抓手,“从高层政策到中层思维,最后到接地气的运作务实,整个架构逻辑清晰,切实丰满。”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在谈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时,追求怎样的现代化经常作为其中一个关键话题被反复提出。王进杰指出,各个国家有特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现代化对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定义。此次提出的现代化六大主张可以说将中国和非洲大陆发展的共性部分进行了非常好的提炼和梳理。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凸显出中非合作的不同之处。刘海方表示,非洲经历的国际合作往往是由传统大国开出“药方”,发出“指令”,给出行动方向。而中非间的合作,特别是此次强调的十大伙伴行动,是双方携手提升现代化,体现出彼此更加平等,对于非洲更加尊重的特点。

“真实亲诚对非合作”

在记者会的最后,王毅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还回顾了中非关系的历史脉络。

王毅表示,“中非友谊缔结于双方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又在共同发展振兴的事业中得到壮大。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为弘扬升华中非的友谊提供了根本遵循。中非友好从来都是相互的,我们没有忘记是非洲的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是非洲的兄弟坚定同中国站在一起,在国际舞台维护中国的正当利益,也是非洲的兄弟为中国的开放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中非互利合作有着强大内生动力、必然历史逻辑。中非合作论坛不仅是中非友谊的重要标志,也是南南合作的光辉旗帜,更是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一盏明灯。”

王毅说,在长期对非合作中,中国不断形成宝贵的特色,坚守光荣的传统。一是不干涉非洲的内政,真心诚意向非洲提供帮助,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二是紧贴非洲的发展需要,重视基础设施的牵引作用,也开展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帮助非洲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将资源人口的优势转化为发展实力和人民福祉;三是不搞地缘政治博弈,反对在非洲制造阵营对立,反对利用非洲谋取私利。

“这些讲话体现了中非合作历经几十年风雨,双方无论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都能替对方着想,守望相助。随着时代主题变化,中非关系又能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也是经由全球舞台见证的合作关系。”刘海方说。

谈及未来的中非合作,刘海方认为,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其实是人的全面发展。今后中非合作可能会进一步帮助提高年轻人受教育水平,在由企业主导的合作中,更有意识地以技术提升的角度培养人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