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唐代]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唐代]

00:00
00:46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其一》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四句说兰、桂这些“草木君子”只要逢时就会欣欣向荣,生机盎然,既体现了时势造英雄、英雄壮时势的客观辩证法,也流露出诗人对重新“遇时”的渴望;诗的后四句从春兰秋桂芳香袭人的效果来委婉地表明自己行芳志洁并非为了求人赏识,以博取高名,而纯粹出于本性。此诗托物寓意,抒发了诗人的身世感慨,表现出其理想操守;语言含蓄蕴藉,寄托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以兰、桂自况,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贴切自然,蕴含深厚,耐人寻味。

译文
兰草逢春,枝叶茂盛,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生机勃勃,自然地顺应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因为闻到芬芳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注释
兰:此指兰草。
葳蕤(wēi ruí):枝叶茂盛而纷披。
桂华:指桂花。
生意:生机勃勃
自尔:自然地。自:自然。
佳节:美好的季节。
林栖者:山中隐士。
坐:因为。
本心:天性。
美人:观赏者,代指官府、官僚的上层人士。
闻风:闻到芳香。

创作背景
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一部,专门论述前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并将它作为对皇帝生日的寿礼进献给玄宗。唐玄宗心中不悦,加李林甫的谗谤、排挤,张九龄终于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他曾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一首。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85996xlky

    兰之典雅,桂之清高。虽不争艳,却以品质而使人“闻风坐相悦”。草木本有心,我心向兰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