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率部进驻南通地区,与第3旅汇合开展游击作战。日本特务在二窎镇附近活动时,认出了粟裕的战马,驻南通的日军独立第12混成旅团长南浦襄吉判断粟裕及大部队可能就在二窎镇。9月24日,日军大队长保田带队,乔装打扮成商人模样,分批乘船赶往三余镇。日军在三余镇集齐部队,其中日军170人、伪军240余人,企图对我新四军主力和苏中四分区党政机关来个突然袭击。
此时,新四军一师正在骑石、二窎一带休整,喜气洋洋准备过中秋节,根据地的老百姓得悉日军进至三余的情报后,快速通报新四军,我军连夜进行战斗动员。粟裕与第3旅旅长刘先胜、政委姬鹏飞(化名吉洛)来到二窎大河边的谢家渡渡口查看地形。谢家渡是敌人进犯二窎的必经之路,周围都是密林,有利于我军隐蔽,正是打伏击的好地方。敌人占领谢家渡后必分兵南北对进,又有利于我军分割围歼,出其不意攻击敌人。
25日,天刚亮,日伪分兵两路:一路日军70多人、伪军200余人,经湾头镇向白龙庙行进。一路日军100多人,伪军40多人,由保田率领向二窎方向进犯。保田在北兴桥附近发现有新四军的活动,便折向西南,与进犯白龙庙的一路汇合起来行动。12时许,日伪军到达白龙庙东侧时,南通警卫团随即投入战斗,激战一小时后,向西边打边撤,试图分散敌兵力。但狡猾的保田派出一路佯装追击,半小时后,又突然掉头汇合同伙急速向二窎方向前进。敌人抵达横港桥南侧时,担任警戒的第7团6连与敌接火,激战一阵后,第6连边打边向谢家渡方向转移,把敌人引入预定的谢家渡伏击圈。
下午3点多,保田下达了向北渡河的命令。先头部队率先过河登上北岸,大部分还在南岸准备渡河。正在这时,隐藏在河北岸的新四军发动攻击,向敌人进行扫射,全歼已经过河的日军先头部队。第7团5连占领渡口北岸,与南岸之敌形成对峙状态。粟裕调兵遣将,把附近的南通警卫团等几支机动部队全部调来参加战斗。
黄昏时分,日伪军西南方向的退路被彻底切断,第7团集中优势兵力,改奇袭为强攻,涉水向渡口南岸之敌进攻。据守在北岸的第5连则与敌展开近战,阵地上刀光闪闪,杀声震天。外围赶来的部队从两侧、纵深逐一围歼。日军左冲右突,几次寻找突破口,均被新四军火力压住。伪军纷纷缴械投降,几十名负隅顽抗的日军被压制在几间民房里,新四军战士用手榴弹解决了战斗。至26日凌晨2时,谢家渡战斗胜利结束,保田大队基本被歼灭,保田也被击毙。
谢家渡战斗击毙日军第52大队大队长保田在内的日军70余人,伤日军30余人,俘日军18人(后死亡15人)、伪军10余人。战斗结束后,出于人道主义,新四军将保田和其他日军的尸首用船运到日伪据点,交还给日方。日军旅团长南浦襄吉大受震撼,给粟裕回信表示,“贵军战后归还战骸,宽仁厚德,诚贵军政略之胜利” 。战后,新四军举办战利品展览,地方党组织和附近群众纷纷来到部队驻地,给打了胜仗的战士们补过了一个热
此外,为了纪念这场战斗,谢家渡战斗纪念碑于1995年在谢家渡战斗发生地建造,成为县级文保单位。该纪念碑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甲镇北首,碑高9.25米,象征着战斗发生的时间1942年9月25日。纪念碑的设计寓意深刻,碑基呈三角形代表战斗发生地谢家渡位于白龙庙、二窎、北兴桥三地交界处;五级台阶暗合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修建;三个步枪造型的护栏象征新四军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三支参战力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