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逐鹿中原
原创 东方某 地缘与冲突
2024年08月04日 13:51 河南 1.4万人听过
1958年2月,伊拉克和约旦合并,组成伊约联邦,这个短命的联邦国家6个月后即宣告解散。
1970年,借“黑九月事件”叙利亚军队进入约旦北部,次年,叙利亚与约旦爆发激烈边境武装冲突,叙利亚大军压境,约旦集结数万兵力和几百辆坦克,最终借助以色列空军力量击退叙利亚。
1976年,叙利亚军队进入黎巴嫩,占领黎巴嫩东北部近一半国土。此后,叙利亚深度渗透甚至操纵黎巴嫩国内政治,2005年4月,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巴嫩,结束对黎巴嫩的长达29年占领。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政府军、反政府武装各派、库尔德民族武装、各极端组织、各外国干涉军和扶持的地方武装混战,在面积18.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了一场“世界大战”,至今已经打了13年。
图片
中东之乱由来已久,上下五千年就没几天太平日子,这里面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宗教派别矛盾,有资源和利益冲突,还有域外大国主导的地缘政治矛盾。总之,地球上拥有的矛盾类型在这里都能找到。
二战之后,犹太人在英美的支持下从欧洲重返中东,给这片土地又增加众多变数,5次中东战争及巴以矛盾被世人所熟知,中东原有的矛盾被掩盖。
中东矛盾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谁对谁错,谁和谁有恩怨情仇,吃瓜群众一头雾水,看到就头大。
没关系,大家不用去记茫茫多的历史事件,也不用梳理其事件脉络,本文通过解构中东底层地理密码,以上帝的视角让大家看懂地缘冲突。
中东的“中原”
西至地中海东到伊朗高原,北至安纳托利亚-亚美尼亚高原,南至阿拉伯半岛,这个区域是中东的核心,是西亚的“中原”。
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和历史上著名的“新月沃地”大致重合。
图片
历史上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大帝国均统治过这里,其中兴起于南方半岛的阿拉伯帝国把这里作为统治核心,在倭马亚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时期分别定都大马士革和巴格达,时至今日,阿拉伯人成为这里的主体民族。
但是这个“中原”并不像中国的中原一样做到了民族、文化完全统一,而是内部分若干板块,彼此之间产生了明显差异。
中国的中原得益于相同的季风气候,继而产生了相同的生产方式,进而演化出了相同的文化,最终大家不分彼此,感兴趣的请前往阅读中国大一统之谜。
图片
西亚的“中原”虽然位置属于战略中枢,但各板块气候环境却不相同,然后导致生产方式不同,最终产生了文化差异。
根据地形和环境特征,中东的“中原”分为四个板块:东海岸山地裂谷、叙利亚山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荒漠。
图片
东海岸山地裂谷:位于地中海东岸,地质上是山地裂谷带,是东非大裂谷在亚洲的延伸。其北部多山,黎巴嫩山是整个“中原”的至高点,最高峰海拔3083米;南部是著名的西亚裂谷,裂谷底部是本区域海拔最低的地方,著名的死海位于此,湖面海拔-430米,也是全球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裂谷两侧山峦起伏,落差较大。
地中海东岸处于典型地中海气候区,山地在冬季拦截大量降水,是“中原”降水最丰富的地方。其中的黎巴嫩山区降水尤为丰富,年降水量达700-1000毫米,相当于我国的黄淮流域,是中东最另类的地方。
图片
叙利亚山区:山地连片分布,山势和缓,东南部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顺势连接,海拔较高的山区降水稍多,海拔低的地区降水较少,整体属于半干旱地区,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北部高原,流经此地,是本区域重要的水源。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两河流域的主体,降水稀少,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及其支流是主要灌溉水源,可以这么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即是两河在荒漠中形成的巨大连片绿洲。
南部荒漠:降水奇少,以荒原和沙漠为主。
整体上说,中东的“中原”总面积只有不到75万平方公里,除去近半面积的沙漠和荒原可居住地更少,所以,任何一个大帝国都能轻易征服这里,强行把这里统一。客观说,这里的主体民族和语言几乎相同。
但这个四战之地偏偏要保留文明的多样性,因地形、气候、地缘结构不同,这里形成四种不同的生产方式,成为“中原”分裂的地理根源。
阿拉伯的“同源异流”
上古时代,几个不同的部落一起来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信仰,但均被这里的富饶土地所吸引,他们学习当地的耕种技术,融入他们的生活方式,若干年后,这些不同的部落形成同一个民族,再也分不出彼此,这就是民族的“异源同流”。
中古时代,同为突厥后裔的不同部落,他们操着相同的语言,有着共同的文化信仰,其中的一支迁徙到了北高加索草原,继续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另一只则侵入里海沿岸平原,被当地的定居农耕生活所吸引,于是留了下来,慢慢地他们形成了新的文化,语言上和在北高加索游牧的老表产生了差异,他们变成了不同的民族,这是民族的“同源异流”。
“异源同流”和“同源异流”现象贯穿世界民族史,对它们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的异同。
图片
中国贯穿南北的季风气候,形成的相似季风农业,让“异源同流”现象显著大于“同源异流”,成为大一统国家的巨大助力。
而世界其他地方则更多的是“同源异流”和“异源同流”同时存在,中东的“中原”即是如此。
在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后,阿拉伯人成为这里主体民族,伊斯兰教成为主流信仰,人种、语言、信仰已经趋同。
但不同的生产方式逐渐分化阿拉伯人,这个进程如果不被打断,最终他们将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即:海岸阿拉伯、山地阿拉伯、平原阿拉伯和荒漠阿拉伯。
图片
海岸阿拉伯:这里以高山峡谷为主,平原较少,所以体量很小,长期是东面的山地阿拉伯附庸,与古希腊、罗马存在广泛的海洋联系,贸易发达,拉丁文字的鼻祖腓尼基人是西亚文明史开端之后最早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擅长航海和经商,与古罗马争霸地中海的迦太基即是腓尼基人建立的海外城邦。
图片
海岸阿拉伯的主体在今天的黎巴嫩,几次中东战争之前的黎巴嫩是中东最欧洲化的国家,是区域金融、贸易和旅游中心,有着强烈的海洋国家属性,与之相似的还有鸠占鹊巢的以色列,它们本质上是同一个板块。
除海洋属性之外,黎巴嫩山区山高谷深林密,是被驱逐民族的藏身之地,阿拉伯人兴起之后,仅存的基督徒即藏身这里,即是黎巴嫩著名的基督教马龙派,它们在人种和语言上已经被阿拉伯同化,但是文化和宗教保留了下来,这里甚至还产生了伊斯兰教融合部分基督教义的德鲁兹派,黎巴嫩山区是本区域宗教最复杂的国家。
图片
后来的9次十字军东征均把这里的基督徒作为带路党,二战之后,黎巴嫩的基督徒占据总人口的70%,是阿拉伯世界的基督教孤岛。
但随着历次中东战争导致的难民涌入,黎巴嫩穆斯林人口迅速攀升,加上穆斯林的高生育率以及部分基督徒的移居欧洲,如今黎巴嫩基督徒仅剩30%左右,黎巴嫩悄然被穆斯林换了种。
山地阿拉伯:这里处于阿拉伯世界和地中海世界、北部高原的过渡地带,主体是今天的叙利亚和约旦,山地降水加上山地来水让这里农耕和畜牧业繁荣,是古代阿拉伯世界最繁荣的地方之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曾是阿拉伯帝国首都,其他时期也是各帝国总督府。
叙利亚一词本意为“山地”,古名叫“苏里斯顿”,原意为“玫瑰之地”,所以经常被称为“山地玫瑰”。
山地阿拉伯总体量较大,西面的海岸阿拉伯长期被其统治或委任统治,山地阿拉伯和海岸阿拉伯在古代长期被统称为“叙利亚”,所以,叙利亚民族主义高涨的时候,常常妄图吞并西边的黎巴嫩和南面的约旦,开篇提到的叙利亚占领黎巴嫩东北部长达29年即是其“大叙利亚主义”作祟。
图片
东北部与高原接壤的地方是山麓草原地带,是西亚游牧通道,民族成分复杂,今天中东的第四大民族库尔德族即分布于此,他们是游牧民族的后裔。
平原阿拉伯:主体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主要在今天的伊拉克,典型的沙漠灌溉农业区,和平时期繁荣富庶,曾是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统治中心,但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四周的山地高原一旦失守即宣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陷落。
荒漠阿拉伯:和阿拉伯半岛类似,是荒漠游牧区域,贫穷落后,人口稀少,成为“中原”与阿拉伯半岛的天然分界线。
上述四个板块因地理环境不同,产生了明显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政治上再分裂,那么其区别会更加显著。从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分裂开始,“同源异流”现象即开始上演,这四个板块的阿拉伯人已经产生的明显差异,彼此之间认同感很弱,矛盾反而很深。
比如,大叙利亚主义导致的叙利亚与黎巴嫩、约旦之间的矛盾,叙利亚、伊拉克与游牧后裔库尔德的矛盾,约旦试图吞并巴勒斯坦统一约旦河流域的矛盾,幼发拉底河水源导致的叙利亚与伊拉克的矛盾。
不过,这些矛盾暂时都被掩盖了,因为阿拉伯世界还有更深刻的矛盾,“中原”作为一个整体,在伊斯兰世界中不得不结盟站队。
人民的&王爷们的国
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力和文化的差异,其上层建筑,也即是社会制度也有所不同。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匹配的,生产力越高其社会制度往往越先进,生产力越落后,其社会制度可能还停留在原始时期,这一点在中东阿拉伯国家有深刻体现。
在比较富庶的新月沃地和尼罗河谷,农业生产力较高,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封建制度;而阿拉伯半岛只能游牧,长期是落后的酋长制,传承制度主要为兄终弟及,上一代没了人选才传给下一代,所以半岛王爷王子特别多,这一制度一直传承至今。
图片
在今天的阿拉伯国家中,“中原”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以色列),以及尼罗河谷的埃及,执行的是符合现代特征的共和制,它们都是共和国。
而阿拉伯半岛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和阿曼仍然是落后的酋长制度,当然,好听一点叫封建制,其实它们并没有完善的封建制度,这些是著名的“王爷国”。
只有处于海路交通要冲,陆地降水较多,绿洲农业相对发达的也门,在英国殖民的影响下进入了共和制;而处于新月沃地和荒漠交界的约旦执行的是君主立宪制。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其对应的生产力完美契合。
图片
不同的制度又决定了统治者的诉求不同。
对共和制阿拉伯来说,民族独立富强,国家安全稳定是第一优先级,所以它们通常与妄图控制中东的西方国家关系不好,基于此,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也门和伊朗成为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共同举起反抗西方的大旗。
对酋长制(君主制)阿拉伯来说,家族传承吾辈责,王室千秋万代是第一优先级,所以它们通常和西方国家合作换取军事保护,需要身段柔软出让国家利益成为西方小弟。基于此,半岛的王爷国都和西方有军事“合作”。
图片
在这个大背景下,以沙特和伊朗为首的两大伊斯兰阵营出现了长期的对峙,至于什叶派和逊尼派矛盾,只能说宗教永远是政治的外衣,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的“中东大和解”。
沙特是一个石油富国,但并不是一个强国,它的生产力并不高,社会还相对蒙昧,稳定的传承保证改革政策的延续才是最重要的。
当前,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已经成为沙特的实际领导人,他是一定要改变沙特“兄终弟及”传承制度的,这个制度已经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了,即使改成“父死子继”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所以,在沙特迫切需要改变生产关系的背景下,以及“百年变局”的深入发展,有了足够分量的话事人之后,中东实现了和解。
结语
大矛盾套小矛盾,大矛盾掩盖了小矛盾,小矛盾又导致了大矛盾不能顺利解决,这就是中东复杂的状态。
“中原”各国之间矛盾重重,但又在与西方是否合作问题上结盟,最终中东形成两大阵营,然后两大阵营又在“百年变局”大气候之下实现了和解。
矛盾主次会变化,历史进程有反复,中东虽然和解了,但距离真正的和平仍然任重而道远。
(全文完)
公众号推送规则有变,为第一时间看到推送信息,请加星标;原创不易,希望您点赞、转发、在看一键三连,感谢您的支持!
更准确理解中东的地理禀赋和地缘格局,大家可以阅读下列文章:
1、沙特能否领导阿拉伯?
2、伊朗为什么针对以色列?
3、以色列的历史宿敌
4、《圣经》里的应许之地在哪里?
东方某
给作者加鸡腿�
4人喜欢
阅读 2.6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