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开通国债公开市场交易专栏!中国版量化宽松真的要来了吗?

央行开通国债公开市场交易专栏!中国版量化宽松真的要来了吗?

00:00
05:26

近期,国内金融市场迎来了两项引人注目的新动态,它们不仅触及了货币政策的敏感神经,也引发了市场参与者及广大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先是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29日宣布从一级交易商手中购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这一消息迅速在各大媒体及自媒体平台上传播开来,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央行是否正式涉足国债买卖市场的猜测与讨论。

然而,深入剖析这一举措,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实则是对到期特别国债的续做操作,旨在维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属于常规操作,没什么好惊讶的,部分自媒体渲染成大事属于误读。

相较于续做特别国债的具体操作,另一个动作是创新之举,此前从未有过。

有媒体发现央行在官网的“公开市场业务”页面内增设“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专栏,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意义。

这一专栏的设立,标志着央行在国债市场上的角色将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的观察者、调控者转变为更为积极的参与者。尽管目前该专栏尚未发布任何实际交易公告,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政策意图与市场准备已然清晰——央行正在为未来在国债二级市场上的常态化操作铺平道路。

央行直接买卖国债时常被认为是启动量化宽松,也就是俗称的“大放水”,那么我国会不会实施实施中国版的量化宽松呢?要讲明白这个问题先介绍下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历史。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是以外汇占款为主导的阶段,二是以降准、中期借贷便利等公开市场操作为主的阶段。

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外汇占款投放受制于外贸形势和国际收支状况,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更是被解构为以美元为锚,因为绝大多数贸易顺差赚来的外汇是美元;而降准等操作则存在空间限制,比如存款准备金接近零的时候就无法再降准了。

央行探索在国债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无疑是为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通过在国债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央行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从而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与发达国家央行相似,央行可以通过买入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降低市场利率;反之,则可以通过卖出国债回收流动性,提高市场利率。

这种操作方式使得央行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而且货币政策的主动性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此外,央行进入国债市场还能起到分散金融机构投资风险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机构在国债市场上的投资行为也日趋复杂和多元化。部分中小银行为了追求高收益,不惜违规购买国债,这种短视行为不仅加剧了市场风险,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央行已经多次提醒市场注意风险,可有些机构不听,关键还得有所行动。通过买卖国债并在必要时参与市场交易可以有效抑制金融机构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央行卖出国债是有指导意义的,其它机构跟进会让价格下跌、回归理性,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央行在国债市场上的买卖行为与量化宽松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二者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QE通常是指央行直接在一级市场上购买政府新发行的国债或其他资产,以此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并降低市场利率。这种操作方式往往伴随着政府债务的激增,政府发行了新债券、借了新钱,只不过债主是央行,后者成为了前者的“印钞机“,为前者的任意投资和消费埋单。

中国央行并不能直接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明确禁止了这种行为,从而从源头上杜绝了QE的可能性。央行未来在国债二级市场上的买卖操作,是不会对政府债务规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交易已经发行的国债。

因此,将央行在国债二级市场上的买卖行为与与西方国家的QE混为一谈显然是不恰当的。

综上所述,央行在国债市场上的新举措具有多重含义和深远影响。

不仅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一次重要革新,也是央行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这一举措还有助于规避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央行在国债市场上的操作行为,避免过度解读和误导性言论的干扰。未来,随着央行在国债二级市场上操作的逐步展开和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金融市场将更加成熟、稳定和高效。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