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秀影视剧《亮剑》中,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片段:
在当年叱咤风云的晋西北“铁三角”于南京军事学院潜心学习理论知识时,抗美援朝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作为三人中唯一上过朝鲜战场的将领,孔捷对美军的战斗力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
当李云龙嘲笑孔捷一个师吃不掉敌人一个营时,愤怒的孔捷的眼中泛起了泪花。因为他知道,志愿军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强过联合国军百倍不止,战斗力更是无可匹敌,但却因武器装备的极端悬殊,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瓮中之敌逃出生天。
事实上在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战场,因为长津湖地区50年不遇的酷寒,衣着单薄的第九兵团广大指战员们不仅要承受了冻伤冻死等残酷的非战斗减员,更要面对酷寒环境下武器难以使用的极端困境。因为酷寒,很多迫击炮不仅难以装填,打出去也是不能爆炸的哑弹,看着敌人在自己的包围圈中成功逃脱,回天乏术的战士们急得放声大哭。
孔捷认为:我们和联合国军的实力差距,主要就体现在武器装备水平上:“如果我们的火力和技术装备,能达到他们一半的水平,我们就有把握彻底地消灭他们!”
这句话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明显有些言过其实了,但志愿军和联合国军武器装备水平的极其不对等,却是连敌人也承认的现实。尤其是第2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在他使用“磁性战术”一度对志愿军造成惨烈杀伤的同时,这个优秀且狡猾的指挥官也不得不承认,磁性战术在前期的成功靠的就是极端强大的火力优势,尤其是志愿军不具备的海空优势。
但问题是,如果志愿军具备了联合国军人一半的火力水平,就真的可以把他们彻底赶出朝鲜甚至消灭他们吗?非也,因为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时至今日,静夜史仍然认为,抗美援朝战争第1次战役是古往今来所有对抗中最艰难的一次,因为根据参战前中苏两国的约定,苏联要对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但美国轰炸机误炸远东机场的“干河事件”一爆发,惊魂甫定的斯大林立刻临时变卦,在联合国军步步紧地鸭绿江的情况下,志愿军只能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奔赴朝鲜,
而他们面对的,是17国组成的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他们不仅有着所谓的道义优势,更有着数十倍于志愿军的火力装备。
虽然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就未雨绸缪地组建了东北边防军,但直到入朝,很多战士手挎肩扛的,依然有很多缴获而来的日式三八大盖、九二式步兵炮,各部队武器五花八门,是典型的“万国造”,相比于机械化的联合国军不是一般的穷酸。而即便如此,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数量也远远无法同联合国军相比。对于战士们而言,手榴弹是最喜欢的重武器,因为能“一炸一大片”。
所以当这样一支“叫花子”一般的军队将联合国军按在地上来回摩擦时,整个西方世界的震撼可想而知。
同样被深深震惊的,还有斯大林。因为他在战争初期,根本就不相信志愿军能打败联合国军。第一次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后,斯大林终于开始找回了信心,原定于需要两个月准备好的苏联空军也终于迅速到位。
不仅如此,为了取得更大战果,减轻苏联在远东尤其是东北亚的压力,苏联在志愿军第三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后,苏联终于履行了1950年10月周总理提出的援助要求,将36个陆军师的轻武器装备陆续运抵朝鲜战场,包括:
140000支步枪及5800万发子弹;
26000支苏式自动步枪及8000万发子弹;
7000挺轻机枪及3700万发子弹;
2000挺重机枪及2000万发子弹;
1000支手枪及10万发子弹;
1000吨TNT炸药等。
但苏联援助的武器,一是需要我们用钱购买或者用稀有金属偿还,二是大部分都是苏军二战淘汰的旧武器,如著名的脚蹬枪。作为朝鲜战争名义上的最大受益者,苏联的做法确实令人心凉。
但即便如此,苏联武器的陆续到来也为志愿军的武器面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苏式装备实现了志愿军武器装备的“标准化”,志愿军再也不用面对数十种武器相互之间无法补给的缺陷;
其次,苏式装备在量上实现了飞跃,应该说,志愿军前期万国牌武器虽然落后,但和联合国军之间并无明显代差,差的基本都是数量。所以,“质量不够数量来凑”思维的引入,为扩大效果、减少志愿军将士的伤亡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很多苏联先进装备的到来,为我国仿制再创造提供了基础,从此我国武器国产化水平大大提升。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仍然无法和联合国军相提并论,但却有了“毕其功于一役”的能力,但志愿军却选择止步三八线,放弃了解放朝鲜半岛全境的目标。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战略目标变了战争意义变了战场环境变了
从“打到釜山去”到“止步三八线”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战略目标的转变。
事实上第五次战役,就是志愿军“毕其功于一役”的最后一次尝试,但战役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志愿军在消灭了8.2万联合国军后,自身也付出了伤亡8.5万人的惨重代价。
而经过第五次战役的惨烈搏杀后,志愿军高层终于意识到,解放整个朝鲜半岛不仅难以实现,更没有意义。
事实上,美国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只有一次想放弃,那就是一败涂地的第三次战役。面对高歌猛进的志愿军,杜鲁门政府已经做好了将美第8集团军撤到日本,放弃李承晚政府的打算。只不过李奇微的临危受命,很快稳住了联合国军的阵脚并发动了大规模反扑,让联合国军没有了被下海喂鱼的可能。
于是随后的对抗成为双方的惨烈拉锯战,而这也是中美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局。
对于新生的共和国而言,尽管打败联合国军扬眉吐气,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但长期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新中国的元气,长此以往必将不堪重负;更重要的是,这样联合国军阻挡在三八线以南已经完成了捍卫新中国领土主权和安全的战略目标。
对于美国而言,首先李承晚的半壁江山得以保全,达到了战争的目标;其次,长期的战争消耗,令美国疲于奔命,而其主要敌人苏联还在欧洲虎视眈眈,如果美国持续耗在朝鲜,必将深陷泥潭,此举极其不利于美国的霸权政策。
所以当战线终于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时,中美双方都有了通过谈判实现停战的想法,只不过,因为苏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停战谈判整整持续了两年多时间。
在双方都达成战略目标的情况下,无论美国北上还是我们南下都在本质上偏离了战争的本质。对我们而言,如果继续坚持南下,除了会造成更加惨重的伤亡,更容易在朝鲜半岛这样的土地上被敌人从蜂腰部截断,重蹈仁川登陆的覆辙。对美国而言,除了伤亡骤增,剩下的就是美国民众对劳民伤财战争的激烈反抗。
所以,实力的“势均力敌”以及各方目标同时达成的“共赢”,是战线从三八线开始最后又止于三八线的根本原因。
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经过慎重权衡,最终取消了即将发起的第六次战役,从此中美双方在三八线南北构筑了规模空前的防御线,尤其是中朝方面构建了恐怖的地下长城,使联合国军20年也打不到鸭绿江。
而在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后,双方在三八线附近的惨烈搏杀,目的只是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利益,尤其是上甘岭战役,对整个战局而言却并无决定性作用。
所以,战场环境的改变,使中美双方尤其是我们放弃了在朝鲜半岛彻底打败美国的计划。从第3次战役结束后的1951年2月7日开始,第3兵团和第19兵团陆续入朝参战,替换极度疲劳的第13兵团,从此志愿军开始了规模空前的轮战,战斗力在和联合国军的实战中得到了检验和提升。
而相比于初期入朝的第13兵团,后续部队虽然斗志昂扬,但在战斗力上明显不如13兵团这些大量老兵组成的百战之师,这也和武器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互补。
根据这样的情况,毛主席也做出了“零敲牛皮糖”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打小规模歼灭战,取得了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的目标。
所以,志愿军在武器装备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的情况下,没有将联合国军彻底赶下海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停战协定正式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