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许多开国将帅的子女承袭了父辈的意志,他们投身军旅保家卫国,不少人在当兵的过程中壮烈牺牲。1982年,广西桂林发生了一起事故,一个空军飞行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遇难。此事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为出事的飞行员陈再文,他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他的父亲就是开国上将陈锡联。陈锡联早年参加革命,因此不得不远离自己的家庭,甚至自己一直都无法在母亲面前尽孝。这件事成为陈锡联一生永远的痛,有着这样的经历,在成家之后,虽然自己工作忙碌,但陈锡联对家人十分关心。在家中,陈锡联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他的几个孩子也特别喜欢听他讲述战争时期的故事。受到陈锡联的影响,他的几个儿子长大之后,都追随了父亲的脚步,成为了军人。当时,参军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陈锡联对自己的家人要求极严,不会用自己的职权给家人谋福利。因此,家中的子女想要进入部队,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他将几个孩子调教得都非常出色,大儿子靠着自己的能力,考入了哈军工深造,毕业后又进入部队基层工作。儿子有着较高的学历,按理说可以在部队里面有更好的发展,陈锡联却没有干涉此事,让儿子自己去打拼。大儿子在部队工作十多年,之后才好不容易获得升迁的机会调去沈阳,对于父亲的做法,孩子们都很理解。陈锡联的次子陈再文,没有选择走哥哥的道路,他从小就有着远大志向,长大后,陈再文决定成为一名空军。那个时期,国内空军部队的选拔是相当严格的,陈锡联十分支持儿子的决定,于是陈再文报名参加了地方的空军部队。他经历了严格的考验,克服了许多困难,这才终于成为了空军的一员。打那之后,陈再文又经历了严格的培训,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很快,他就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过后,中越边境的战斗并没有停止,广西等地仍然处在战争的一线。陈再文来到了广西,与战友们一起守护祖国的领空,他也经常遇到危险,可他对于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意外会突然到来,直接夺走了陈再文年轻的生命。无论他是不是陈锡联的儿子,他的离去对于国家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毕竟飞行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得知这个噩耗后,中央派出了工作人员到陈锡联的家中,想要告诉他这个消息。陈锡联得知了此事,心中十分悲痛,可他还是强忍着说道:“既然参军入伍,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我们家里不会因此出现什么问题。如果有异议,我亲自协商解决,但是这样的事故不应该再发生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一直是人间悲剧,可陈锡联在这个时候,还考虑到军中其他飞行员的安全,这番话令人十分敬佩,体现了陈锡联的胸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