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等22个城市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资金由公共部门筹集,不需要老百姓直接出钱

上海等22个城市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资金由公共部门筹集,不需要老百姓直接出钱

00:00
04:47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有关“房屋养老金的收费标准”的传言引发广泛关注。传言称“上海浦东试点房屋养老金的收费标准提前透露,主要依据房屋的面积和楼层而定”。还标注了不同房屋的收费细则,真有此事吗?

记者从市住建委、房管局获悉,该传言不实。本周,国家住建部已经明确,房屋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建立,而这次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房屋养老金的公共账户建立起来,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措渠道,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而传言所谓的"收费标准"实际上早在2011年外省市发布的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操作细则中就已出现。

查询发现,目前网上有关“房屋养老金收费标准”的大部分帖子已经不可见。

上海等22个城市

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3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会上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开展试点。

据悉,上海今年先行在浦东等区开展试点,主要服务于房屋体检、房屋保险以及房屋“小修小补”的支付。在试点基础上,明年全市推开。

上海大量房屋开始步入“中老年”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0日下午在世博中心举行扩大会议。会议透露,截至去年底,全市城镇既有住房建筑面积超过7.6亿平方米,大量房屋开始步入“中老年”。

对此,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严荣表示,房屋跟人一样,随着岁月流逝和使用年限延长,会慢慢变老,从而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经常与房屋安全相关,或者埋下安全隐患,或者出现构筑物脱落甚至建筑物倒塌。

按照法律法规,“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产权人是房屋安全第一责任人。但是房屋安全有外部性,可能会危及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产生隐患或造成损害的可能是公共部位或设施。如果没有合适的制度安排,这类风险隐患很难及时消除,可能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损害。这很像“公地的悲剧”,有人受益,但无人尽责。

因此,有必要在现有个人账户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基础上,探索建立公共账户,由此组成相对完整的房屋养老金制度框架。

房屋养老金的资金从哪儿来?

业主要出钱吗?

严荣提出,既然公共账户是针对公共部位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资金来源自然要由公共部门来筹集,主要的来源包括城镇土地出让收益,这体现“取之于房、用之于房”的原则,另外还可以来自于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

所以,当前研究建立公共账户并不需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当然,在管理模式上,公共账户要实行统筹管理,与个人账户有区别。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表示,房屋养老金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房屋安全所作的兜底性制度保障。因此,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城市政府通过地方财政补贴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一点、原公房出售资金等多渠道归集,探索建立一个稳定地能用于存量房安全体检、安全管理、维修更新补助的资金池,减少未来存量房规模越来越大,支出越来越大的压力,也减轻居民后顾之虑。

综上,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已经建立,试点重点是政府将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