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观众,在欣赏徐志摩陆小曼的旷世奇恋时,应该不太会格外关注那个戏份很少的角色——陆小曼的前夫王赓。在通常的叙事里,王赓以出局者的身影,悄然消失在大众视线之外。在很长的时间里,除了充当“徐陆恋”背景板的存在之外,王赓后来的生活状况,只有他念念不忘前妻一直未娶孤寡余生之类零星而模糊的传闻。
然而历史的奇妙就在于,世事总有机会告诉你,用“陆小曼前夫”“前夫哥”的简陋标签和道听途说的传闻,去概括王赓这个历史人物,是很不恰当、不公正的做法。王赓的人生远远不只是他跟陆小曼那段短暂婚姻,他的故事也远非八卦传闻那么单薄和无聊。他不是别人故事的背景板,他是自己故事的主角。
2024年8月,《江河行地 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王赓亲孙女、斯坦福大学古典学博士王冬妮历时数年钩沉多国档案史料,并充分发挥家属身份优势访遍亲友书写而成。其中涉及王赓的留学时光、性格特征、情感经历、牢狱劫难、抗战风云等,详细梳理出了一个迥异于野史形象的王赓。一个历史背面的隐形人,历经百年沉寂,再次浮现在公众视野中。
作为历史记录的一种形式,家族史书写和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公众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学者马勇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他特别强调,王冬妮写这本书并非仅凭亲情去为爷爷翻案或抒情,而是以专业的历史学训练,搜集大量资料和家族记忆完成,是一次严肃的近代史题材的非虚构写作。这本书给他带来了“颠覆性认知”。他由此意识到,王赓是一个很值得去重新研究的历史人物,通过对王赓的研究,会补齐曾经模糊的节点,让一些人物之间的关联更加明了,对促进中国近代史更深一步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王冬妮在故乡无锡做新书分享会
百年前
一位江南少年大时代下沉浮曲折的一生
王赓的故事,是一个聪颖、勤奋的江南少年奋斗的故事,也是遭遇背叛、挫折依然坚持善良和正直的故事。王赓1895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嘉乐堂,一个旧式簪缨之家。幼年进私塾接受传统开蒙教育,在办学理念极为超前的私立中学“安定学堂”就读。该学校的历届校友中出现过茅盾、钱学森等知名人士。十六岁的王赓,品学兼优,通过选拔考试成为庚款留美学生。同期同学中有胡适、梅贻琦、竺可桢、赵元任等人。1915年王赓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来考入西点军校,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八名西点毕业生之一。
王赓在西点军校
1918年,王赓学成归国在军政界任职。1919年他随团出席巴黎和会,结识了陆徵祥、顾维钧、张君劢等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并由此与梁启超结下师生之谊。1923年,28岁的王赓被任命为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同年晋升陆军少将。一颗军政新星冉冉升起。
此时的王赓,与陆小曼刚结婚一年。在外地出差的王赓担心生病的新婚燕尔的妻子在家冷清,会特意写信给自己在北京的朋友,帮不在家的自己照顾一下小曼,引导她到“甜美和光明”的路上去。虽然不是徐志摩那样的浪漫派诗人,但王赓也有浓重的文艺气质。在普林斯顿大学,王赓攻读的是文学学士学位,他对莎士比亚的迷恋和热爱令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同学都自叹不如,也因此收获外号“老莎”。也正是因为那次接待泰戈尔,徐志摩和陆小曼有了交集,王赓的人生从此被改写。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从济南到达北京东站。在接待的人群中,除了梁启超、徐志摩、林徽因、林长民等人,也有王赓。原本跟陆小曼是朋友的徐志摩,赢得了陆小曼的爱情。在周围人劝说下,经过一番痛苦挣扎的王赓选择放手,两人离婚。徐志摩和陆小曼1926年结婚时,王赓送上厚礼和一幅亲笔字“苦尽甘来方知味”。与陆小曼分开十多年后,王赓有了新的婚姻家庭,1939年他经人介绍与一位普通女子结婚成家,育有一双儿女:王兴安、王盛宏。《江河行地 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的作者王冬妮即王兴安之女。
王赓与陈剑趣的结婚照
除了婚变带来的重创之外,王赓在事业上也经过一场无妄之灾,身染重疾,仕途亦急转直下。那是在1932年淞沪会战打响之后,王赓在上海突然被日本逮捕关押,随后获救。随后官方调查,判定王赓因为“擅离戒严地点”,被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比牢狱更让王赓煎熬的是,社会上开始有传闻王赓带着十九路军部署地图和作战计划去了租界,文件落入日本人之手,有卖国嫌疑,在当时被称为“王赓事件”。
作为守防军人,为何要去租界?被抓之时,身上是否有军事文件被日本人带走?事情真相到底是怎样的?王冬妮围绕“王赓事件”,尽力做了缜密的还原和澄清。“作为亲人,我们当然相信他是无辜的,他不会做出传闻中的事情。但是进行历史研究和书写,需要客观的实在的证据。” 王冬妮在书中特别详细提到,王赓被抓之时,身上并没有军事文件被日本人带走的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人物是莫雄。当时莫雄的职务是税警总团的总参议。莫雄称王赓出事的那天,王赓将一大堆绝密档案悉数交给他保管使用,并告诉他自己要去美国驻上海领事馆探访西点军校的美国同学。这一点也与陆小曼写的澄清信中的相关核心信息是一致的。此外王冬妮还找到日本外务省内部档案的记录、王赓向蒋介石作出说明的信函,从多个层面有力证明,关于王赓卖国的传闻纯属子虚乌有,有力洗刷了祖父的污名。
这次经历让王赓的健康受到巨大损害,内心也深受折磨,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丧志,而是继续默默积蓄自己,希望有机会再为国效力。抗战全面爆发后,王赓再次得到信任,受命出山。1942年,肩负着外交使命的王赓再次踏上了前往西半球的旅程。虽然此时他患有严重的肾病和心脏病,健康状况极度不宜车马劳顿。但他毫不犹豫地登上从印度洋赴北美的飞机。因为他确信这次出行将会促进国际合作,从而联手击退日本侵略者。然而,他最终病逝在这趟旅程途中,年仅47岁。客死异乡的王赓,葬在埃及首都开罗。
“那个听着吴侬软语长大的江南少年肯定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常伴他左右的竟然会是北非的黄沙和烈日——童年里那个烟雨迷蒙、草长莺飞、粉墙黛瓦的江南终究是再也回不去了。”王冬妮在书中写道,字里行间带着对祖父的爱和缅怀。
王赓母亲抱着孙子王兴安与王赓妻子陈剑趣
百年后
一位“学霸”孙女与祖父的“遇见”
一百年前,江南少年王赓走过了被时代和命运裹挟的短暂一生。一百年之后,他的孙女王冬妮恰好学了历史学,还是名校博士,受到很好的学术研究和写作训练。然后她透过写一本书的方式,“遇见”自己从未谋面的祖父,把他从背景板后面拉出来,呈现他的优秀、努力、善良,以及沉默背后的委屈。
在探寻祖父脚步、回味他人生的过程中,王冬妮也逐渐更清晰地意识到,尘封的往事对活着的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她也认为自己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他努力过,也失败过。我爷爷这一生,没有留下来钱财,名声也不大。身为军人不算是战功赫赫,作为文人也没有名垂青史。从世俗角度来说,可以说他是失败的。但100年以后,我去梳理他的故事,发现他身上依然有很多亮光,可以照耀到我,还有其他很多人。这让我确认,评价一个人的生命,除了世俗的层面,还有更高的层次、纬度存在。历史的滚滚洪流牵引着他的一生,但他也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自己的吉光片羽。”
《江河行地,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内页之一
作为读者,重新了解王赓,也不只是更清楚历史上著名的“徐陆恋”事件更完整的原貌,而是更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的存在:少年时代勤奋努力,青年时代出类拔萃学业有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收获过温暖,也遭遇过背叛,受到过误解。面对一次次挫折,他内心有剧烈挣扎但并没有全然崩溃,而是保持自己的信念。或许,今天我们“穿越”到时间的过去去看清楚一个历史人物,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此:你只管善良和努力,相信时间里终有奖赏。正如王冬妮给这本书起的名字“江河行地 海浪无声”所蕴含的那样:“江河不论如何千回百转,终将流向大海。”
王冬妮在《江河行地,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分享会上
对话王冬妮
让众人看到王赓在“陆小曼前夫”标签外的人生
2024年8月中旬,在上海武康路附近一家咖啡馆,封面新闻记者面对面与王冬妮有一番对谈。1980年代出生在上海的她,跟祖父一样,也是一个“学霸”:先后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师从国际著名古典学家伊恩·莫里斯教授,并在斯坦福大学古典系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经济史。出版过《了不起的古希腊》。眼前的王冬妮性格沉稳又不失活泼,谈吐不俗,眉眼之间,看出她跟祖父王赓有气质的相似之处。
封面新闻:促使你写《江河行地 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这本书的契机是怎样的?
王冬妮:几年前,我母亲跟我说,你看到网上是怎么说你爷爷的吗?你能不能找到那些作者,让他们纠正那些文章里的错误?按照母亲的吩咐,我试图追溯网上那些信息的来源,却发现在现在这个八卦满天飞的时代,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情况特别多。思来想去,与其跟无数网页逐一理论,我还不如主动出击,将祖父不为人知的真相公布于众,驱散种种传闻和流言,同时也让众人看到他在“陆小曼前夫”这个标签外的人生。
封面新闻:你看到的关于你爷爷的网上传言比较普遍的版本是什么?
王冬妮:在网上的一些传言里,我爷爷是痴情男子,一个高开低走的悲情学霸:十六岁考取庚子奖学金,然后赴美深造,成为进入西点军校的第三名中国人,毕业成绩排全校第十二名。在他二十七岁的人生巅峰,与旷世佳人陆小曼成婚,轰动了整个京城。婚后他工作繁忙,被师弟徐志摩趁机横刀夺爱,最终被迫离婚。痛失挚爱的他对前妻一直念念不忘,从此孤寡余生没有再娶也无子女。这个故事不但绘声绘色、言之凿凿,还配上了缠绵音乐和精美图片,让我们全家哭笑不得: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我父亲和姑姑又是怎么来的?我和姐姐又算什么名堂?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出现这样的传闻也并不奇怪。关于我祖父的信息资料确实是太少了。经历了离婚事件和1932年事业上重大挫折之后,他的朋友圈从文学艺术圈转向了更为专业的领域,如铁路、运输、航空等,这些经历不像文化圈的交流那样广为人知。信息空白带来的往往就是猜测和传闻。
封面新闻:书名《江河行地 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很长。为什么会特别选择这样的书名?
王冬妮:确实有人曾建议直接就叫《我的祖父王赓》,把“江河行地 海浪无声”去掉。我斟酌了一下发现,还是要加上。我写这本书,其实并不只是想详细叙述一下我祖父的一生。比起常见的人物传记书普遍将视角着眼传主本人,我在这本书中,写作的视角拉得比较长一些。从王赓的个人经历中,可以感受到他所处的社会整体气息和氛围,他的足迹也涉及公共领域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今天更深更细致地了解那段历史。比如他参加巴黎和会,他在美国留学的见闻,参与抗战等。这种大历史的感觉,我觉得“江河行地 海浪无声”可以更好地传达出来。
封面新闻:你的家人对你写出的这本书有怎样的反馈?
王冬妮:我父亲已经去世了。他是学理工科的。在我们家,关于我爷爷的话题,处于比较纠结的状态。一方面爷爷对我们家影响很大,尤其是我父亲,他一直都深感自己作为王赓儿子有责任特别努力上进,另外一方面他生前其实很少对我们讲爷爷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爷爷去世得早,我父亲也了解不多。另外一方面是很多事情,我父亲觉得他讲不清楚,索性就不讲。这次我发挥我学历史学的专业优势,把爷爷的事情讲清楚,并且出版成书,家里人还是很激动的。尤其是我姐姐,查资料的过程中,她也帮助我很多。
封面新闻:关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叙事,曾经一度是普遍倾向于表扬他们冲破枷锁,为他们追寻爱情自由喝彩。还有一些人倾向于把王赓当成自由婚姻的对立面,甚至封建强权的化身。但读了在书中补上的一些被遮蔽的信息之后发现,这样的叙事对王赓并不公平。而这一点,梁启超在徐志摩陆小曼婚礼上的那段著名的“毒舌”证婚词就曾为王赓打抱不平。梁启超希望他们“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你在写作中,是怎样的感受?
王冬妮:虽然说在情感这一层,我肯定是站在我爷爷这边的。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里没有什么特别恶的人。徐志摩陆小曼的立场,在某些角度上,其实我也能够体会到。我是学历史的,知道每一个人,每个事件的评价,都有很多面向。我写这本书是想说,我爷爷也不是什么封建残余,他跟徐志摩一样信仰自由、美和爱。只不过后者更看重自我感受,为此可以对抗全世界。而王赓则更注重责任和约束,欣赏细水长流的温情。
王冬妮
“历史研究不应只等专业学者去做,普通人也可以有贡献”
封面新闻:写本书遇到有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王冬妮:主要的困难是资料缺乏而且零碎。我爷爷生前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一开始也有人“打击”我:你也没有见过你祖父,你也没有什么独家的资料。但我觉得,写像我祖父这样的人,虽有难度,也有优势。因为这是一个从未开发的领域,做一点事情就能填补一些空白。而且,作为一个学历史的人,我对如何处理零碎的资料,积累了一些经验。
封面新闻:关于个人视角、微观的历史写作,这些年是比较受关注的。这种写作,对我们今天了解过去,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它会提供更多的细节。你的体会如何?
王冬妮:的确如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我爷爷的事情,如果我不去做的话,再等下一代人,可能很多东西就更加说不清楚了。我很建议大家都应该有意识地去了解自己家族的往事。这不是为了怀旧,而是因为个人的历史,往往都是一个时代的切片。个人、家族记忆往往能帮助我们对一段大历史的风貌有更生动的感知。历史研究不应该只等专业学者去做,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贡献。
封面新闻:你这本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行文流畅、有诗意,可读性很高,并没有那种职业写作的套路感,而是有一种真诚的东西在里面。
王冬妮:其实我在文字表达上并没有过多文采上的追求,但我不允许自己的文字磕磕绊绊,沉闷无聊,或者不准确、不清楚。我特别警惕自己,叙述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陷入长篇大论和套话之中。
封面新闻:你从知名大学毕业后,目前并没有进入到一个高校或者其他什么研究机构里工作,而是自由写作的状态。对于接下来的写作,有怎样的计划?
王冬妮:我很喜欢研究历史并进行历史写作,但我不想走学院派路线。学院派的路线通常就是,一个人的研究选某一个历史时间段,然后在此精耕细作,守着这一亩二分田,变成专家。这个路线不太适合我。我想用一种更整全的方式去做历史研究。写完《江河行地 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之后,我还是要回到我自己的历史写作上。但这个写作不是论文或者学术风格,只着重针对学术圈子的那种。我还是要面对大众读者写作。当然,我这些年受到的专业史学训练,对我还是有很大的帮助。我的想法就是,掌握了这套研究方法之后,我就要遵照我自己的内心,去做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