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4年新质生产力与数智化教育教学创新高峰论坛暨全国3D大赛“龙鼎奖”颁奖盛典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落幕。国内业界权威专家、高校专家学者代表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的主题进行观点交锋。
全国3D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著名数字经济权威专家吴忠泽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紧紧抓住技术升级的风口,深化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勇当新质生产力创始人,开启科技创新赋能,打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先进产业集群。
“中国制造缺芯少魂的局面没有根本性转变,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解决卡脖子的工业软件问题。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就是工业化国家梦寐以求的下一次工业革命。因此把这些科技创新的能力全集中在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都是数字经济的工业应用。”全国 3D 大赛技术专家委员会轮值主席、中航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指出。
全国3D大赛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总裁判长、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提到,希望更多采用我们自主的工业软件/自主的CAD软件来创新大国重器,创新智能化产品,切实地推动国家工业软件的自主提升与发展,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部部长钱政表示,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始终是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己任,主要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培养模式的创新、二是培养条件的搭建,能够支撑高端人才培养能力的模式探索。北航在面对人工智能的时代大潮之前,已实现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数字化,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人工智能爆发式的增长,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有些影响还不好估量。尤其虚拟现实技术、3D/XR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使教育教学的应用场景、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方式已经完全改变了,对教师带来挑战,特别是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教育发展理念下,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数字时代下,转变角色、作出贡献。”全国3D大赛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总裁判长、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美育中心主任沈旭昆认为。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学与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双寿表示,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新型劳动者。智能制造要实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智能制造的发展目前离智能化还有距离。教育要面向未来,高等工程实践教学需要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称之为工业母机。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和制高点,在中国推动制造强国过程中,它是一个核心关键的设备,长期受制于国外的封锁限制,因此我们把中国工业母机发展起来,缩小跟国外的差距,解决卡脖子问题,这本身就是为中国制造业赋能,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提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