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3人而不仁

《论语•八佾第三》3人而不仁

00:00
07:10

《论语•八佾第三》3人而不仁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杨伯峻《论语译注》

【译文】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朱熹《论语集注》

游氏曰“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言虽欲用之,而礼乐不为之用也。”

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李氏曰:“礼乐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则虽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亦将如之何哉?”

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

钱穆《论语新解》

仁乃人与人间之真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若人心中无此一番真情厚意,则礼乐无可用。如之何,犹今云拿它怎办,言礼乐将不为之用也。孔子言礼必兼言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不兼乐,偏近于拘束。乐不兼礼,偏近于流放。二者兼融,乃可表达人心到一恰好处。
礼乐必依凭于器与动作,此皆表达在外者。人心之仁,则蕴蓄在内。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其意义。但无礼乐以为之表达,则吾心之仁亦无落实畅遂之所。故仁与礼,一内一外,若相反而相成。
道家后起,力反儒家之言礼。老子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其实失于仁而为礼,则不仅薄而已,为伪为僭,无所不至,宜为乱之首。
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孔子之学承自周公。周公制礼,孔子明仁。礼必随时而变,仁则亘古今而一贯更无可变。《论语》所陈,都属通义,可以历世传久而无变。学者读本篇,更当注意于此。
【白话试译】先生说:“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呀!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如何来运用呀!”

《毓老师说论语》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者,履也”,“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礼记·仲尼燕居》)。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记·乐记》)。“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礼记·礼器》),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礼记·礼器》)。

“礼”,同中求异,齐之以礼,立于礼;“乐”,异中求同,成于乐,乐以和性。“礼节者,仁之貌;歌乐者,仁之和也。”(《礼记·儒行》)仁者爱人。“人而不仁”,礼乐的根本精神没了,如何行礼乐?

一个人“不仁”,什么也感化不了他。弑父母、子女如同杀猪,能不令人惊心?

居乱世,一切拨之以礼,即“约之以礼”。家必要树立一制度,树立家风,以身作则,持己功夫必要够,由自己开始树立,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多读书,气质必然不同。不必天天告诉他怎么做。

【读书感悟】

我们常说,每个人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不忘初心”是我们现在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了。这些大概都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本范畴。如果真能“齐之以礼,和之以乐”,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能不断地内化自己,提升自己,就能始终不忘“仁”,自然也就能蹈礼和乐。

现实的生活却并非如此,人们更愿意放松甚至放纵自己的欲望,并找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包括“礼”“乐”来掩饰或掩盖。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礼”“乐”,与孔子所谓的“礼”“乐”不同,更多的是说法制和道德规范,这也符合孔子“时学”的特点。“礼”“乐”是外在的,“仁”才是根本。如果内在有“仁”,则自觉遵守“礼”“乐”;否则“礼”“乐”不再是约束或规范人们行为的方式,反而成了标榜自己的工具,于是乎,我们经常会在社会上看到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现象。这是不是孔子这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真正写照呢,值得我们深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