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游记《克难坡——八年抗战 二战区司令部旧址游记》

雷雨 游记《克难坡——八年抗战 二战区司令部旧址游记》

00:00
10:20

          《克难坡——八年抗战 �二战区司令部旧址游记》作者 雷雨

克难坡,位距山西省吉县县城西北 30公里处,西与壶口瀑布相邻。它是吕梁山中一个籍籍无名jí jí wú míng的弹丸之地。但如果追溯zhuī sù它的历史,却有其 辉煌、壮丽、繁盛之一页。

1940年至1945年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官总部、山西省政府、太原绥靖suí jìng公署、民族革命同志会等首脑机关曾驻扎在这里。鼎盛时期,在这方寸之间,军人、政府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二万余人居住于此。它是权倾一方的军事重镇与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称“小太原”。

克难坡,本名“南村坡”,南村谐音为“难存”,阎锡山为避讳bì huì“难存”,故改为“克难坡”,即有“克服困难,夺取胜利”之意。

克难坡,也叫克难城。

它原是个黄土山头,住有六户人家。这个山头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乃三面 临沟河,一面通高原的葫芦状独立山梁,地势险要。

进入城内需要穿过一条长约一百多米的地道。地道内有不少士兵值勤的小窑洞。

克难城内有六条沟。

阎锡山根据自然地形分别将六条沟梁 命名为:西新沟、一新沟、二新沟、三新沟、四新沟、五新沟。

一新沟居中,沟口建有实干堂,即会议室。堂后建有一排石窑,是主持会议办公地,堂前有广场,广场南建有洪炉台,即阎锡山每天早上举行朝会cháo huì ,发号施令之处,间或jiàn huò亦在台前场地召开zhào kāi大会或举办晚会。

在“实干堂”后,打有两层窑洞,名为“八大处”,住有二战区司令部各处室,参谋处、机要处、军务处、军需处、副官处、粮秣liáng mò处、服装处、文件稽jī 督处、会计处、省银行、参事室、内勤队、检参室等机构。

对抗战牺牲的将士,阎锡山记慈念慈。

正北面建有忠烈祠,内供抗战忠烈人员牌位,以纪念抗战牺牲将士。如抗战初期忻xīn县陈敬棠殉难xùnnàn之牌位。两旁厅柱刻有两副对联,一联是:“千秋庙貌光华胄zhòu,九曲涛声壮国魂”,另一联是:“百战鼓鼙 pí 思壮士,三河袍泽páo zé仰英灵”。

凝视着烈士的牌位,眼前似乎复现了将军金戈铁马,驰骋疆场,挥刀杀敌的英姿。

他们年龄大多三十多岁,来自云南、福建、河北、山西等全国各地。

面对牌位,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因为他们的壮烈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致敬英雄!

八大处的西面建有“万能洞”,就餐吃饭、举行集会、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都在此进行,相当于现在机关宾馆的多功能厅。

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的住处。几孔窑洞,一个小院。

阎锡山的公馆在实干室右前方,有个大院,院内是一排坐西向东的窑洞,共七孔。

第一孔为阎锡山的两个公子所住;第三、四孔是阎锡山所居,全窑用白麻纸裱刷一新。还有两孔窑 合并的会议室,兼作接见干部或招待来宾的处所。

据导游介绍,阎公馆内有6条密道,当危险出现时可供其 逃生躲避。

现开发出一条,洞高不到2米,宽约半米,洞内曲折复杂,相互联通,若没有灯光和路标指引,如同进入迷宫,进去容易出来难。

我们从密道出来,沿着一条狭窄逶迤的坡道进入西新沟。

这里分别建有克难室、进步室、批评室、竞赛室、检讨室、真理室、望河亭,并有小路通向 马粪滩的黄河渡口。

沿途路过望河亭。登上亭子,则可见 黄河波涛滚滚,壶口烟柱直上云霄。

望河亭 东西两面均有匾,东匾题曰:北天一柱。两边石柱刻有对联一副:裘带偶登临,看黄流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暂收复 万里破碎山河。

联赋心志,阎锡山虽然偏居一隅yú,看到山河破碎,胡马纵横,然而黄流澎湃,英雄不坠青云之志。

英雄是谁?英雄是国共合作,在晋察冀、皖wǎn鲁豫抗日一线 奋勇杀敌的将士;英雄是舍家抛业,不惧牺牲支援抗战 千千万万的民众百姓;英雄是身居海外,心忧祖国 慷慨捐款捐物的仁人志士。

国家危难,凡上下同心,共御敌寇者皆是民族之英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