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15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11.7万余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9.8万余件、民事公益诉讼1.9万余件。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介绍,检察机关主动融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最高检举办首届服务保障黄河国家战略检察论坛和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深化流域检察协作和执法司法协同。会同水利部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沿黄检察机关办理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670余件;会同农业农村部开展“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活动,深入排查整治项目选址不合规、质量不达标、建后管护不到位、建设资金流失等问题。
发挥最高检、省级检察院直接办案的引领作用,集中力量推动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长江流域港口众多,因船舶流动、监管分散、责任不清,船舶污染治理难。最高检直接以公益诉讼立案,长江经济带11省市检察机关同步办理关联案件602件。2024年4月,该案正式办结,有效推动完善长江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健全接收转运处置闭环监管流程、优化收费项目和价格、规范船舶建造修理拆解。
此外,最高检立案办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案,聚焦矿业污染、城乡水污染、农业养殖污染、船舶污染、河湖“四乱”、水土保持监管、生态流量监管等问题加大办案力度,目前珠江流域检察机关已同步办理关联案件1080件,取得初步成效。
当天,最高检发布一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涵盖水环境综合治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湿地资源保护、矿山恢复治理、自然保护区保护等。7件案例中有5件运用了一体化办案机制,由上级检察院直接立案,统筹各级检察院人员成立办案组,推动解决跨层级、跨区域重大复杂生态环境问题。
徐向春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加大对温室气体排放、高耗能高碳项目建设、破坏自然资源固碳功能等涉碳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加强检察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衔接,推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联合水利部推进建设黄河流域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指挥中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