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往被视为高精尖产物的无人装备技术的下放和普及,昔日多被用于军用领域的诸多无人设备、无人系统和无人装备等,正在越来越多地走进民用领域。在这方面,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等,就是我们身边最好的例子。而这一次,一款名为“国产大型无人运输机”的成功首飞,就让国内的民用无人装备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然而从该机的具体性能来看,若其仅是被用于民用领域,似乎又显得有些浪费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在四川自贡凤鸣通航机场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无人运输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据悉,这场试飞持续了约20分钟,各项系统一切正常。从现场照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架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的上单翼、单垂尾无人机,以主翼左右两侧的两台涡桨式航空发动机为动力,起落架选择了前三点布局。按照官方说法,该机内部有12立方米的装载空间和2吨级的商用载荷能力,最大航程可达2000公里。
从12立方米的装载空间和2吨级的载荷能力这两项数据来看,这很接近于一款国内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有人驾驶机型,那就是国产运-12轻型运输机。运-12有着约12.9立方米的机舱内装载空间和约1.7吨的载荷能力。只不过在航程性能上,有人驾驶的运-12与这款无人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前者的最大航程基本在1300~1400公里,而后者则能比后者多飞出去约50%的航程。仅从这一点来说,在向距离超1400公里且在2000公里范围内的地方运输和投送物资时,相比起必须在途中落地并进行一次加油的运-12,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的效率和成本确实都更有优势。
然而,让小编存疑的一点在于,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并不便宜。尤其是此类载荷能力较强且飞行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一定会在飞行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将应对各类复杂气流和雨雪等空中环境的能力考虑进去,进而编写相应的飞控代码和加装各类零部件。而这种在研发和生产等环节所产生的成本,必然要在销售过程中被分摊。从这个角度来想,小编认为能以大批量的方式买得起且用得起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的民间用户或并不会很多,只有一些购买力雄厚且物流运输需求较大的行业龙头企业才会青睐这款装备。
但从另一面来想,相比起普遍将盈利和成本控制放在第一位的民间用户,更注重追求装备性能、可将成本和价格置于性能之后的军方用户恐会对这款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投来更多的目光,说不定该机将在未来发展出军用型号。至于说具体的军事用途,我认为可能的方向有三个:
一、基础的物资运输。利用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载荷能力较强、飞行距离较远和运输效率较高的优势,该机可快速地从二线和三线机场向前线机场运送物资,如单兵装备、子弹、炮弹、小型作战车辆、作战机器人、食品、饮用水、被服和医药品等。待送到前线机场后,相关物资即可装车并送往一线部队的手中。在一些难以使用大中型有人驾驶运输机的地域和起降条件较差的前线简易机场跑道等环境下,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有望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二、以母机的形式在空中投放无人子机。近年来,子母机概念再度兴起,尤其是在空中释放多架无人子机并组成无人机“蜂群”,被认为有着很大的作战效能与战场价值。在此领域,美国已成功使用C-130战术运输机完成对“小精灵”无人机的空中投放和回收,欧洲也以A-400M运输机玩成了对Do-DT25无人机的空中投放。而对于解放军来说,如果我们可更进一步地实现以无人母机携带和投放无人子机,那显然在技术水准和运用便捷性等方面远超上述以有人驾驶运输机完成此类作业的国家,中国军队对无人机“蜂群”的使用会更加自如。
三、改装为空中通讯基站。在现代战争的大背景下,制电磁权是各国军队均极其注重的交战领域,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破坏敌方通讯和确保己方通讯畅通。在确保己方通讯畅通一事上,稳固可靠的通讯节点、尤其是不易被轻易发现和破坏的空中通讯基站成了各国青睐的对象。既然国产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的载荷能力较强,那其就有望搭载更大更重的通讯设备,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号覆盖,有力保障己方部队的通讯畅通。
总的来说,相比起民用领域,小编始终觉得国产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的军用价值要更高一些,说不定该机就会在未来某天实现“民转军”,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连自贡机场的名字都报道出来了!那么自贡地区有什么军工厂或军事设施,是不是也一并说一下?建议报道加强审核,防止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