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而不淫情诗之典范一一《关睢》赏析

乐而不淫情诗之典范一一《关睢》赏析

00:00
07:06
乐而不淫情诗之典范
一一《关睢》赏析
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关关和鸣的雎鸠,
相伴在河的水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
或左或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醒来入睡都想追求她。
追求尚得不到,
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这深长无尽的思念哟,
教人翻来覆去睡不着。

参差不齐的荇菜,
或左或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弹琴奏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
或左或右去摘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敲钟击鼓来取悦她。
注:关关,指鸟和鸣声。雎鸠,鸟名,据说此鸟雄雌情意专一,相伴生死。逑,指配偶。寤寐,寤,指醒来,寐,指入睡。思服,思念。芼读mao第四声,择取。
《关雎》这首小诗,在中国诗歌史甚至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它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经典《诗经》的开篇之作,可见其地位之特殊。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虽多次提及,但作出具体评价的,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孔子看来,《关睢》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汉儒的《毛诗序》曰:“《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国邦焉。”在其看来《关雎》在维护道德之基础-一一夫妇人伦之德方面,具有典范的意义。
现在回到《关雎》具体内容的剖析。《关雎》所写内容,其实很简单明了,是一首爱情诗,一首具有典范意义的爱情诗一一“君子”(而不是一般男子),追求“淑女”(也不是一般女子)先写“君子”得不到“淑女”,心里产生憔烦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接着写“君子”想方设法,弹琴奏瑟来亲近“淑女”,再接着写终于获得了芳心,于是“君子”备钟鼓之乐来取悦庆贺之。《关雎》写这个爱情的过程是极其高明的,既含蓄委婉,又规范节制(感情克制,行为谨慎)正因为如此,孔子才说“乐而不淫”吧。

那么这首诗有何特点,可以当作表现人伦情爱之德的典范呢?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鲜明的导向一一婚姻:从求婚到成婚,它不是所谓的“一见钟情”,这种明确导向婚姻、忠贞不二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因此这种爱情是十分庄重的。其次,它所写的男女,不是一般的男女,而是“君子”和“淑女”,有其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表明“君子”与“淑女”的结合,具有德范效用的理想婚姻。再次,它所写的男女恋爱行为具有慎重而有节制性。细读可知,“君子”对“淑女”的追求,丝毫没有双方肢体的直接接触,“君子”的追求不得,相思之甚,也只是独自“辗转反侧”,爱得如此中规中矩。这种爱的行为,恐怕确实与当时的贵族婚姻的实际境况有关,那种特定的场合(就是现在一般正规的婚礼场合),要求主人有一种与其身份相称得宜有节制有风度的欢愉举止。所以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广泛社会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昌导他的“中庸”之德。固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