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或许是最真诚的恭维
坦白说,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缩写B&R)是“神来之笔”,可以把它看作是古丝绸之路的现代版,只不过范围更广,带来更加史诗般的、千古不朽的宏伟感。这感觉就好像中国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贸易思维模式,在设备大规模升级的前提下,以对其致敬的方式充分利用了流传数个世纪的贸易通道。比起迅速得到关注后又很快失宠的金砖四国(BRIC)、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 或其他贸易合作协会,这个概念在本质上更吸引人。“一带一路”感觉就像在创造新的历史!
我大学时主修经济学,并一直钻研到现在。我记得那一天,1999年11月15日,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宣布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WTO),那天我人在香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重大宣布对这个国家以及对我个人的意义和重要性。我取消了那天我所有的会议,并认真思考那个决定对未来的影响。此后不久,我决定,我要更积极地参与中国的未来。很明显,我的这个想法顺利实现,并且还在继续实现着。我现在住在中国,每天都会读、写和说汉语。如果你也生活在中国的话,你一定能体会到中国加入WTO的决定对人民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加入WTO以后,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并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世界贸易的知识,这种情况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然没有媒体的多加吹捧,“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和世界贸易带来的影响可能更甚于WTO。
但比起向历史借鉴,我觉得中国更多的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能够左右人们对贸易认知的“心智模型”。什么是心智模型?心智模型就是人们见到一件新的事物(或产品),根据自己掌握的经验、知识和想象做出的第一反应或给出的解释。它可以说是一种概念、框架,或世界观,深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帮助我们了解周遭世界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心智模型也可以说是我们对世界运作方式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例如说,供给和需求就是一种心理模型,帮助人们理解经济如何运作;博弈论也是一种心智模型,帮助人们理解局中人、行动和结果的运作方式。这个世界上有数以千计的心智模型,我想提一下我觉得中国了解的并掌握得特别好的一种模型:
创造性破坏
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创造出来的名词,“创造性破坏”描述了在自由市场中资本主义的运作。为了个人的奖励(包括但不仅限于金融利润),企业家们为求超越对手不断地求新,并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地摧毁旧观念以及开发新技术。这个游戏的胜利的关键:绝对不能落后于人。
比较优势
苏格兰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一个反直觉原理,即任何时候,不管哪一方是不是在产品的生产或是服务上做得更好,经济参与者都可以从合作和自愿贸易中获益。该模型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成为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虽然如此,近年来政府管理下的美国、印度、日本、俄罗斯、伊朗的经济举措似乎都被所谓的“战斗或逃跑”模式所主导。这源于人类在即使没有必要采取行动的情况下依旧偏好积极行动的倾向。当面对这种情况时,人类通常会做“膝跳反射”的反应以显示他们的“价值”。关于这一点,大家只要看看特朗普的推特,应该就能有所领悟。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一带一路论坛”的几天后,印度总理莫迪力推印度和日本共同参与的从亚太地区到非洲的“亚非发展走廊”,也叫“自由走廊”,携手在非洲、伊朗、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国家兴建多个基础建设项目,为把大陆与印度、俄罗斯和伊朗衔接。俄罗斯正忙于建造南北运输走廊,这是一条从印度西海岸一直延伸到圣彼得堡的多式联运路线。印度也有一系列遍布整个南部和南洋的公路铁路项目,像是连接中亚政策和行动东部倡议,同时在伊朗也有海港发展项目,日后有扩展到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的可能性。这些努力的结果仍有待观察,但与大多数情况一样,这种照葫芦画瓢的计划往往不太见效,最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一带一路”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种完全符合经济竞争需要的模式,它在尊重并利用历史悠久的贸易路线的前提下实行了一个所有玩家都能从中获利的大规模设施“升级”。“一带一路”不是一场“零和博奕”,它已经悄悄地进行了多年。中国经历了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比它在整个五千年里的历史记录更先进,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并持续下去。不要被一些中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所误导,它的影响力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几乎是不可估量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