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贝克力石阵新发现:万年前的石刻日历便有“岁差”

哥贝克力石阵新发现:万年前的石刻日历便有“岁差”

00:00
04:26

日前,考古学家们在土耳其著名的哥贝克力石阵又有了新发现——在那些高达6米、重约30~40吨的T形石柱上,刻画着许多“V”形图案。这些石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距今约1.2万年之久。

哥贝克力石阵遗址

如今,考古学家们释读出了这些图案的意义——每个“V”字都代表着一天。通过这些“V”字,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古人们,不仅组合出了一年365天,还将其划分为12个月外加11天,并在春分、夏至这样的节点,特别做了标注。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时刻下这日历的人群,还发现了“岁差”的存在。岁差是一种天文学现象,因为地球的自转轴随着公转而微微摆动,长此以往,就会令春分点的地球位置在公转轨道上不断西移,岁差也因此得名。

石阵中巨大的T形石柱

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岁差”最早是在公元前150年左右,由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提出的,而如今这一考古发现,则令“岁差”被发现的时间,大大提前到公元前一万多年。

哥贝克力石阵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一处山脊上,地处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是著名的古代文明发源地。最早的埃及金字塔出现之前7000多年,史前人类便聚集在这些巨大的、装饰华丽的T形巨石柱周围,膜拜他们心目中的神灵。

石柱上可见“V”形刻画符号

哥贝克力石阵由数个巨石祭坛组合而成,每个环状祭坛由每根重达数吨的T形石柱环绕,石阵中还有各种人和动物的雕塑与雕像。这些“V”字刻画符号就分布于这些石柱和雕像上。

“经过精确的放射性碳14测年,我们确认哥贝克力石阵最大、最完整的祭坛年代大约为公元前9530年,而石阵开始建造的时间则要更早。”这一新发现的论文作者、爱丁堡大学考古学教授马丁·斯维特曼介绍道,“这一时期刚好是新仙女木期的末尾。我们推测曾居住于此的史前人类创造出这些日历符号,最初就是用来记录那场彗星碎片撞击地球的古老事件。”

俯瞰哥贝克力石阵遗址

新仙女木期是晚冰期的一个气候极冷时期,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段极冷时期处于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的大背景下,属于一次“意外逆转”。

这一意外逆转的发生,源于约1.3万年前,一颗彗星在撞向地球前发生的爆炸,这场“超级流星雨”导致地球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温度骤降。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干冷气候极大影响了人类的旧石器时代文明,造成了许多大型史前动物的灭绝,进而导致许多史前族群改变了自己的生业形态。在美索不达米亚,人类生业形态的转变在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后立即开始,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地区都早。

在哥贝克力石阵的另一个石柱上,考古学家门发现了记录金牛座流星雨——就是那场撞击地球的彗星碎片的符号。这些符号显示那场撞击持续了近一个月。

石阵中的环形祭坛

这场规模空前的天灾,无疑激发了史前人类的巨大恐惧与敬畏。“我们认为这一事件或许为哥贝克力石阵和相关遗址的出现提供了宗教动力。”斯维特曼教授说,“哥贝克力石阵一带的居民显然极为关注天文,是星象的热切记录者。那场彗星碎片的撞击,很可能就此成为在原始族群中流传千年之久的古老传说,并启发了新的文化与宗教出现。”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图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编辑 曾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