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报告》,预计我国核技术应用市场2025年可达万亿规模。
作为现代医学的新兴学科,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能全面反映病变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更早期洞察疾病分子层面的信息,辅助临床研究攻克神经病学、肿瘤学和心脏病学的重大疾病。
放眼全国,成都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关键医用“核素”方面,全国80%以上“核素”都是“四川造”。而在研发端,成都已然是全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聚焦到研发个体,日前,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Insight四维定量SPECT/CT正式发布。据了解。该设备可实现光子信号的高效采集与处理,在肿瘤临床诊断、心血管、内分泌的疗效评估、跟踪随诊和形成机理研究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永新医疗Insight 四维定量SPECT/CT
核技术让医疗检测更加精准
钇-90治疗肝癌,镭-223治疗前列腺癌、碘-131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核医学的发展,关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需求。
实际上,我国核医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核医学成像出现以前,很难精确定位隐藏在患者体内的肿瘤块的位置及大小,一旦有了临床表现,其分期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早期治疗。
如今,医生利用核技术“人体照相机”,就能打开微观世界、洞察多种疾病,能做到“早一点、再早一点”发现病灶,尤其是精准定位原发病灶,且能对肿瘤进行非常有效的分期,从而实现影像指导下的精准治疗,最终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如何看得更清?看得更细?看得更准?作为高端核医学显像设备的杰出代表,SPECT/CT采用单光子核药作为示踪剂,能在体外无创探测到脏器或组织对示踪剂的摄取信息,从而反映其生理、病理特征,结合CT解剖信息,通过影像融合技术,实现“1+1>2”的效应,为临床精准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其临床应用可进一步提升我国肿瘤、缺血性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的诊断能力。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测算,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的病例数约406.4万例,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恶性肿瘤病死率、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措施。
据了解,Insight四维定量SPECT/CT集高通量SPECT探测器与24排高性能CT于一体,可实现光子信号的高效采集与处理,有效提升检查灵敏度和图像分辨率,大幅缩短扫描时间,满足多样化临床采集需求,在心血管、内分泌、泌尿、神经、呼吸等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中,特别是在肿瘤临床诊断、疗效评估、跟踪随诊和形成机理研究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永新医疗董事长刘迈表示,这款全新的国产SPECT/CT产品将为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助力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为医疗机构的设备更新和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蓝海竞争
四川计划建成国内领先的核医疗产业集群
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核医学事业起步相对较晚,部分关键组件未能完全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SPECT/CT市场也长期被国际品牌垄断,国内医疗机构在采购设备时面临高昂的购置费用和维护成本。
记者了解到,该类型的进口设备价格大都在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人民币,此外,如果进口的设备坏了一个零件,从运输到最后安装需要数月时间,有极高的维护成本。同时,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属核医学高端影像设备,市场长期为国外巨头所垄断。
据统计,2017-2021年,我国核医学设备市场美国GE、飞利浦、西门子三家占比超过了95%。目前,永新医疗已取得SPECT、SPECT/CT两个产品的Ⅲ类医疗注册证,作为国产首台套设备,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性能指标优异,有望突破进口品牌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家和地方层面接连出台相关规划,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核医学赛道还不拥挤、又有前景,是蓝海市场,参与者的热情在持续高涨。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癌症负担的增加, PET/CT的临床需求持续攀升,核医学的未来市场潜力巨大。2021年,国家八部委重磅文件《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文件的出台,将核医学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核医学设备作为核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大高端分子影像诊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及创新力度再次成为了重中之重。
核医疗作为未来医疗领域最具科技含量的方向之一,如何勇闯这一“蓝海”,四川亦有新动作。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四川到2027年要实现10种以上主要医用同位素国产化自主供应,5个以上放射性药物和高端核医疗装备完成或进入临床试验,形成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核医疗装备的标准体系以及完善的核医学临床转化及研学诊疗体系,建成国内领先的核医疗产业集群。
核医疗
“物以稀为贵”难题待解
不过,核医学繁荣发展背后,仍然面临显著困境。有业内人士表示,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合力,构建起生态系统,共同做大规模,才能把价格打下来。“体现在应用上,就是要推动到2025年底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扩大部分核药临床应用范围,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此外,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汪静指出,首先是缺乏学科建设的标准。“其实核医学科有它自身的特色,包括患者的管理和流程、放射性药物的管理和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流程等,因为是一个放射性的工作环境,但在建设标准上,目前国家层面仍缺乏一个标准的建设规范或可执行的标准,让诸多想建设核医学科的科研院所没有范本参照。”
“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是一个大问题,核医学设备虽然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缺乏足够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从而导致设备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有行业人士指出,其次,由于核医学设备的投资较大,因此在一些小型医院或诊所,核医学设备的投入成本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该行业人士表示,在核医学发展的过程中,当期也存在对核医学诊疗价值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公众知之甚少的问题。还需要改变以往“谈核色变”的观点,同时,核医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也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