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城市运行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都需要管道和线路的连接,如果不进行科学规划则会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排布,“地下综合管廊”正是应对之策。
记者从京投公司了解到,近日,北京市首个以片区规划建设的小型综合管廊项目——东坝西区小型综合管廊基本建设完成,这标志着综合管廊集约节约的规划设计理念成功落地。东坝西区小型综合管廊位于朝阳区东北部,临近东北五环和规划第四使馆区,综合管廊的应用也将促进东坝西区实现从棚户区到国际化综合新区的转变。
东坝西区小型综合管廊将实现区域能源全覆盖
东坝西区小型综合管廊位于朝阳区东北部,临近东北五环和规划第四使馆区。根据北京市规划定位,东坝西区将建设成为全市高端商务功能区,与望京、国贸CBD三足鼎立,成为北京连接世界的商务区之一。
京投公司最大限度统筹内部资源,片区内统一规划、同步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打造集TOD、商业及商品房、安置房、车辆段为一体的东坝西区。
近年来“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正在日益普及,所谓“地下综合管廊”指的是在地下开辟空间,使原先埋在地下或者架在空中的电力、通讯、自来水等各种管线都“住”在一起,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
为了解决水、电、网等各种管网综合排布的需求,京投管廊公司根据东坝西区区域特点,统筹管线敷设种类及需求,结合区域开发时序、轨道交通及地下空间开发需求、主要市政站点及廊道等内容,提出“最短能源接入路径+区域能源全覆盖”的规划理念,形成“小型综合管廊+缆线管廊”的布局,为集约经济的小型管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试点示范,也是小型管廊集约化关键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记者了解到,东坝西区小型综合管廊项目全长约2.9公里,沿片区内规划兴坝路、西北门路、安德大街建设,包含1700米小型管廊和1200米缆线管廊。管廊内敷设给水、中水、热力、通信及10千伏电力等多种管线。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将成为连接东坝西区内外各种市政能源的供给站点,形成区域能源网络,推动片区联动协同运营,有利于实现城市整体运行降本增效。有效提升地区配套服务水平和居住环境品质,促进东坝西区实现从棚户区到国际化宜居宜业综合新区的转变。
可实现基于5G技术的轻量化智慧运维管理
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要求,2035年北京市综合管廊里程将达到450公里。小型管廊的投资低、见效快、实用性强,是推动综合管廊规划落地的重要措施,也是目前综合管廊行业发展的方向。
据京投管廊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坝西区小型综合管廊形成了多管线共舱的高度集约管廊断面,管廊埋深浅至1.5米左右,充分节约片区地下空间;同时,该项目设置了基于5G技术的轻量化智慧运维装备,能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廊内环境情况,在充分保证管廊廊体及廊内管线安全的前提下,设置少人化、无人化低频率巡检,有效提高了市政能源管线日常运行维护便利性和安全性,以及应急状态下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了片区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运行服务水平及整体区域品质,同时为后期智慧城市发展和城市可持续运营预留市政条件。
据了解,京投管廊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投资建设9个管廊项目,投入运营总里程49千米。未来,京投管廊公司将继续深耕综合管廊行业,为城市发展建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