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单克隆抗体是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方向

专家:单克隆抗体是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方向

00:00
03:26

“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引擎。”8月4日,在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兴盟生物协办的传染病防控科技创新研讨会上,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副会长杜广清、常务副会长杜亚宏均发出了上述观点,并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和探讨,不断完善和优化狂犬病防控策略和措施,与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和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狂犬病防控工作的发展。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接近100%的烈性人畜共患病,但通过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可以100%避免发病。全球狂犬病病例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是狂犬病发病最多的地区。

“我国在狂犬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成就得益于不断优化的狂犬病防控策略,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主任医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副会长殷文武教授表示,我国狂犬病防控应坚持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在最新的《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规范》中,优化了伤口处置措施、疫苗接种程序,被动免疫制剂增加抗狂犬病单克隆抗体的使用规定、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范围以及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管理。

“狂犬病暴露后处理的目标是狂犬病病毒彻底清除,首先就要最大限度降低伤口内病毒含量,被动免疫制剂是暴露后处置中的重要一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会长王传林教授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单克隆抗体应运而生,这是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方向。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强调,人类面临众多病原微生物的威胁,有疫苗应对的只是少数。免疫球蛋白和单克隆抗体是疫苗的同盟军,功能互补意义巨大,借助生物医学科技迫切需要研制更多传染病预防性抗体,同时治疗性抗体也有着宽广的应用前景。

抗体药物在传染病和慢病领域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研究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祥喜教授表示,研制出极具竞争力的“好”抗体药物不仅需要掌握“新技术”,更要深入理解病原体演变与疾病。“综合关注抗体的中和效力、当前人群免疫背景抗体谱系占比和病毒演化规律,理性挑选活性高且在谱系占比低的抗体类型作为药物开发靶标,能最大程度降低被突变株逃逸风险。”王祥喜教授建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