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人伦 第二节 子女该了解自己的福报真相

父子人伦 第二节 子女该了解自己的福报真相

00:00
29:45

父子人伦 第二节 子女该了解自己的福报真相

父子人伦的重点父慈子孝,具体表现为父教子敬。
​​​​​​​​

​书名:《十伦探秘》

作者:同 在

声明:本号所发内容皆为原创



​接下去,讲子女违伦的典型问题。​


第一个内容,子女人伦重点是什么?孝敬。但若昧道无德,何以为孝?有道行道,方为真孝,非伪装之孝,非表演之孝。《论语》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故《孝经》说到,照顾好自己,照顾好父母,是孝之起始;服务社会、敬业爱国,是孝之途中;立身行道,是孝之终极。*

【注】*《孝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可见,有的人遇到一点挫折就消沉甚而寻短见,让白发人哭送黑发人,是愚昧自私的结果,正是不孝的表现;那些不知踏实工作、敬业爱国的人,没有走在孝的途中;至于有的人不但自己不行道,还嘲笑毁谤学道者,视作人生失败的典型案例、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更是颠倒之极。亦知西方术文化的毒害之下,民众观念之偏邪,已至惨不忍睹的地步。


内蒙的暮夏·立身行道
​子者,何也?《白虎通义》曰:“子者,孳也,孳孳无已也。”有人翻译为:孩子,就是要一心一意听从父母的教诲。这样的翻译,并没有凸显出应有的内涵。注意其前提是父母学道以教化,所以子女应是学道以敬从。只有学道,才有真正的孝敬,是诚心自愿,非勉强不甘只为免人非议。《论语》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对父母所教的道始终遵行不改,就可以称之为孝敬。)所以正确的翻译应是:为人子女,就是精进,恭敬地听从父母学道身教而精进学道。

《颜氏家训》曰:“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何意?父母当“以学为教”,子女当然是“以行为敬”。即父母是以学道为教化,孩子是以行道为敬从。故应译为:子当以敬养为道心,父当以学道为教化。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就不配为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就不配做人子。)何出此言?因为父母是以学道作身教,故子女必须顺从,等于是顺从道以降伏意根。如果父母是以坏榜样作“身教”,却要求孩子听从,显然不对。所以前提是,父母应该做对。​


内蒙的暮夏·以道教子
据此再看古人训导,便会恍然大悟。《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是因为父母是学道作身教,当然需要孩子行道而敬从,目的是把道承传下去。所以要教育下一代,能把家业家道承传下去。这里的关键在学道,能把道传下去。可见,如果生了很多儿子,却都是败家子,那才真叫无后。或都不学无道,那几近于无后。反之,就算未生子女,却教育了很多人能承传道,那是真正的有后,叫桃李满天下,或法子遍天下。所以才说,父子人伦的重点父慈子孝,具体表现为父教子敬。

第二个内容,子女违伦现实问题是什么?一种是索取无度,一种是叛逆怨恨。重要原因,是父母不能学道及身教,表现为一种是随便给与,一种是过度要求。

第一种,随便给与,恐助长孩子昧恩之心。父母物质上随便满足孩子,看似大方,实为粗心不负责任,没考虑到要培养、保护孩子的知恩、惜福心。久之,孩子会生起该得心,觉得父母就该给他,满足其愿是理所应当;反之,就是理所不该,值得谴责。这就是昧恩逻辑。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灵魂,你借助父母的缘来到世上,是为了修行提升,而非造业损福。所以你该想:没有谁是欠你的,父母生养你,本就是对你的恩惠。如果认为生下你就得满足你的一切,那是昧理的霸道逻辑。


内蒙的暮夏·知恩容人
​一般人之间的相待也一样。假如你从来没有对一个人好过,他不会想到要求你,但是一旦你多次给他恩惠,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再继续,他就会怨恨你。这是什么逻辑?不知恩的错乱逻辑。

如某地国学班学生觉得自己学了国学,就该享受最好的住房、设施、生活或伙食,一不满愿就会抱怨。有老板发心布施,捐赠一些半新家具,他们竟嫌弃人家给旧物。有善信打算给国学馆一座实践用的房子,提出让国学馆象征性地付一点钱,他们就对馆长说需花钱就不要,令馆长目瞪口呆。

这是说明:一个人正是由于从小养成了索取昧恩的习气,认为一切都是该得的,长大后才会与任何人相处,都依然延续这种习性,甚而成为害群之马。这就更突显出父母以道教子的重要性。总之,这类人的问题是,不知道一切享用皆凭己福报,有的看似现成供其享用,也是自动在其福报账户中扣除;若账户不够扣除,就成欠债户,需要他日后偿还。这就是一切享用靠福报的道理。若知此理,人就不会怕付出,相信那都是积累福报的机会;也会警惧过分享受,明白那都是消耗福报的表现。


内蒙的暮夏·奉众积福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都是陷阱。但在有些人看来,一切都是天降馅饼,就该如他所想免费给他最好的。多么扭曲的心理!荒谬的知见!这完全是无视自然法则的表现。说明随便给人财物,让人不劳而获,很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助长其悭贪心,生出理所应当心。这也说明:父母不能在没有学道身教的前提下,随便满足子女的索取要求,还不让其了解一切享用都靠福报的道理。才有“习劳知感恩”的说法。

也说明,对孩子的管教不能忽略。有句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管教不知底线;无底线不懂敬畏,无敬畏恐遭灾殃。管教孩子有许多技巧,包括恩威兼施、赏罚分明等,但更重要的还是靠父母自身的道德身教感化。即靠父母修改自己,因为孩子是你的依报。你修改自己是让正报转变,孩子作为依报自然随之转变。这才是护子的奥妙。

还要适时给以圣贤教育,让他了解法则或因果律,让他有敬畏意识,了解学道的重要。如古人曰:贱物贵德,大道非远。又曰:得道而喜,才是真喜,可保长久;得欲而喜,欲壑难填,悲哀即至。*孩子叛逆是因为从小没接受圣贤教育,因为父母没有以身作则做好孝悌榜样。

【注】*《养正遗规·幼仪杂箴》:“得乎道而喜,其喜曷已。得乎欲而喜,悲可立俟。惟道之务,惟欲之去。颜孟之乐,反身则至。”(得道而喜乐,这样的喜怎么会停止;得欲而欢喜,悲哀会立刻出现。)“物有可好,汝勿好之。德有可好,汝则效之。贱物而贵德,孰谓道远,将允蹈之。”(物有可爱者,你不要贪求;德有可爱者,你应该效法。能轻视物而看重德,谁说道远,要信奉并践行。)


内蒙的暮夏·凭劳而获
​这些道理今天有多少人了解呢?实际上这是华夏文化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三世因果的道理,一切凭劳而获,凭福而用。如果只图享受,成了欠债户,今生不偿还,来世做牛做马也得还,那又何苦呢?所以,一定要懂得惜福培福。若明此理,孩子就不会蛮横索取,不会未被满愿就抱怨,不会因攀比不如人而嫌恨父母。

不知恩,就不念恩,不但难以容忍人家未满其愿,还会怨恨对方。很多子女为何对父母有嫌怨?原因就在这里。有些孩子特别喜欢攀比,见同学家长开豪车,就羡慕同学,导致他对父母更嫌怨。这就是不知恩。

待遇自何而来?靠自己修善而来,是自己的福报决定。父母无豪车,是自己依报的展现,是自己的问题;但他不明理,觉得是父母的问题。如果了解依报的道理,他的心就会平定。或者能生起惭愧心,知道自己以前没修好,现在应弥补,该孝顺,懂得培福,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换言之,你没有孝而“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就不要抱怨自己的所得不够,也不要一味要求好待遇,免得消福或欠债,给自己的命运带来不祥。反之,你想要的待遇,自然到来。


内蒙的暮夏·各修各得
​现实的严峻不容忽视:孩子在上学、谋职、婚嫁及购房等方面,感觉没从父母处得到想要的帮助,就觉得没靠山,对父母心生怨恨,出言不逊,甚至斥责打骂。而父母也大多觉得愧对孩子,会说:“都是爸不好,没本事,不能给你好工作好生活。”这完全是误人子弟的谬见,害人匪浅。他连起码的国学常识都没有:各人命运皆是自己福报决定,跟父母有能无能并无关系。

寿命理亦然。有的人认为老人长寿对晚辈不利,是支取儿孙寿命和福报。这是颠倒的邪见,是极度荒唐自私对立的表现。事实上,老人长寿是自己的福寿,非但不会支取儿孙福寿,还给儿孙行孝增福提供了机会。儿孙只要真诚孝敬,就把握住了机会;若有嫌弃不敬,才会折损福寿。

所以古语有“为人子女五不怨,为人父母七不责”的说法*,其中就包括不怨父母无能;还包括父母责怨孩子,孩子也不能反过来顶撞父母,是消业积福机会故。可惜一般人都是这样:容许自己对别人不好而造业,不容别人对他不好帮他消业。命运不佳,是往世造业,及不知结善布施或修身学道所致;也能经由现在习义转命,就是修身学道、弃恶习施。故说,真正可靠的靠山,不是外在的人,而是内在的道。也知如今人们受西方文化毒害、缺失东方文化教育,过得太苦了。那些为短暂物利而鼓吹西方文化者,可能做梦都想不到:当术文化横扫世界,必令人人受害,无一幸免,包括彼扼杀中医、道文化者自身!含摄中医与十伦的东方道文化,是世人唯一的保护神,核心是道或法则故。东方道文化被破坏,谁的安全能有保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注】*子女对父母五不怨:不怨父母无能、不怨父母啰嗦、不怨父母抱怨、不怨父母迟缓、不怨父母生病。父母对孩子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内蒙的暮夏·安住当下
​这就是父母观念错误,导致儿女观念也错误。《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凡是所行得不到预期效果,都该反过来省察自己。自身所行端正,天下人自然就归服。)作为孩子,不能找父母的问题,始终应反观自己的问题。反省忏悔,补课修命,才是出路。

有人说:“我爸从没做到父亲该有的样子,却还以父亲的口吻训斥要求我。”认为自己从小没得到过父爱,看到别人的父亲都和蔼可亲,自己的父亲却冷漠无情,现在虽然学了国学,但是要对这样不称职的父亲好,他感觉很难做到。实际上,仍然要在自身找原因。他不知道,孝敬父母更主要的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自己消业积福、避祸呈祥的需要,行孝是善得奖赏、不孝是恶受惩罚,这是法则使然故。这叫自修自得。

第二种,过度要求,扰乱孩子提升规律。因为孩子自有其独特的命运安排,不能一厢情愿另作修改,何况孩子的幸福成功并非由西化教育下的成绩、学历决定,父母过度要求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令结果适得其反。可惜受西方术文化毒害,如今天下父母心都希望儿女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个铁饭碗,盲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不知怎样才是成龙成凤。孩子有道,能开大智慧,才能真正利己利他,这才是成龙成凤。这都反映出了父母的有道无道。


内蒙的暮夏·天地相融
​从孩子角度说,最重要的是要行道。如果有道行道,就能对父亲不正确的安排进行规劝,就像朋友一样。如《孝经》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意思是,父母有敢于直言规谏的儿女,就不会令己陷于不义。是故父母若有不道义的行为,儿女当劝谏,不可不进谏。*

【注】*换言之,孩子本应“孳孳不已”,精进学道。因为意识只是你一生一用的新工具,意根才是贯穿三世的你,是有情自体的三界老大。即意识每夜暂灭、命终永灭,其背后所依根意根却自无始以来就不曾灭过。所以意根才是三界之你,意识只是你临时借用的工具,一世一换。所以意根的净化才是应有的目标。但意根的净化有一个特点:需要长时熏修。意识哪怕很快明理,但是意根的净化却需要不断在因缘当下去依道熏修。于此,人生百年的时间实在远远不够,何况无常随时可能到来。这就是必须精进学道修己的原因。

总之,如果头疼孩子总是出问题,父母就该懂得从自身找原因。无论是孩子叛逆还是索取无度,实际上与父母不能学道教子以身作则有关。为父母者应想想:父母不学道,不能以道教子,就难怪子女不学道,不能以道敬父。说明修己才是根本,修身才能齐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