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经由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委员会投票表决,本届骏马奖共产生了25部获奖作品和5名获奖译者。
这些获奖作品凝聚着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作家的心血,比如藏族作家吉米平阶的报告文学《幸福的旋律——西藏脱贫交响曲》,比如土家族作家向迅的散文《与父亲书》,还有我本人平时就很喜欢的满族作家马伯庸老师所著的《大医》。
用潘岳主任的话来说,荣获本届骏马奖的这些文学作品,突出了各民族文化共性和中华民族共同形象符号;既体现各民族对本民族的热爱,又彰显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高度认同;既展示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彰显中华文化核心价值;既书写各民族物质生活变迁,更体现各民族共同精神追求。
纵观这些荣获本届骏马奖的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我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向心力,一种向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历史,还有我们的文明的强大引力。于无声无形之中,这样的力量仿佛在向我昭示这样一种理念: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我们全体中华儿女,都应当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这种包容性和凝聚力,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根基所在。费孝通曾说过,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虽然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一体性。
回首往昔,中华文学史本身就是一部民族交融的历史画卷。从《诗经》融合黄河流域邦族文化,到《楚辞》吸收长江中下游方言韵律;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到唐代"胡部新声"促成诗词转变;再到近代少数民族作家用自己的母语创作《中国》《誓言》等作品,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特质。
这种多元一体的特质,正如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文明传承的根本。我们的民族文学创作,应当既深入挖掘各民族独特的人文之美,又不忘记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这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却又同根同源。
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避免简单套用西方概念来解释中国的民族问题。中国民族的实质取决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如果硬套西方有关民族的概念,很多地方就不能自圆其说。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中国实际,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理论体系。
同时,我们还应当重视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这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创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展现各民族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够传递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正如有学者所言,深沉的情感才能产生深刻的理解,深刻的理解才能完成真实的构建。
中华民族,这个历经数千年沧桑巨变而愈发熠熠生辉的文明共同体,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绣图画,由56个民族共同绘就。在这幅图画中,每个民族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回首历史长河,中华民族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远古时期的“九黎”“三苗”,到秦汉时期的“华夏”概念,再到近代“中华民族”这一如今为我们全体国人所熟知的概念的提出,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质。这种特质不仅体现在血缘的交融中,更体现在文化的交汇中。
《论语·颜渊篇》有云:“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种朴素的共识,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深植于各族人民心中的情感认同,也是镌刻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历史基因。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与同时期的罗马帝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的统一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的,而罗马则是通过武力征服来扩张版图。这种差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凝聚力,也为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历史基础。
在汉朝,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和亲政策”不仅缓解了与匈奴的军事冲突,还促进了文化交流,最终实现了民族融合。这种以和平方式实现民族团结的做法,与罗马帮将希腊高级知识分子以人质身份送入罗马贵族家庭当老师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战国到秦汉,中国经历了从诸侯割据到大一统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政治上的统一,更是文化上的融合。相比之下,古希腊城邦制度虽然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政治上的分裂。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希腊的历史教训警示着我们,和谐来之不易,理应倍加珍惜。统一,需要从多样性中去寻求。这,便是孔子所说的:“君子者,和而不同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制度创新。你比方说,古代的科举制和郡县制,就是皇帝与平民联手从门阀世家、诸侯藩镇手里夺取治权的结果,这与欧洲的贵族封建制度有着本质区别。
这种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进步性,为今天的民族团结提供了历史借鉴。科举制的实施,让各族人才都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这不仅促进了社会流动,也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央政权的认同感。
一个强大的民族共同体既需要自由,也需要秩序。问题不是在自由和秩序中二选一,而是在哪个环节加强自由,在哪个环节加强秩序。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政策,既保障各族群众的自由权利,又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我们还应当深刻地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过去,验证一个理念,甚至需要数百年时间,数代人去重复错误。而今天,在技术革命下,几年之间就能看清来龙去脉。这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和方法。
只有深刻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对比中外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质,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增进共同性,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差异性,也要坚持共同性,尤其是要坚持我们的共同性。前者是枝,后者是干。枝虽繁,主干不壮、根基不牢那也是水月镜花。
坚持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维护好我们亿万华夏儿女的根本价值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