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节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第4章第2节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00:00
07:07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4章第2节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本节包括三个考点。克隆羊多莉出生后,世界为之轰动。“克隆”一词也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术语”。就在人们庆贺这一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有人又把克隆人的话题提了出来,因为在哺乳动物身上获得成功的克隆技术,理论上可以用在人的身上。于是舆论哗然,有关克隆人的争论也一直持续至今。
考点一:
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无论是公众还是专家,对是否应该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研究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项科学研究,既然是科学,那就有它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社会应该允许科学家研究;虽然现在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还不能接受这一切,但是人的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大多数人对生殖性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有的伦理学家认为,生殖性克隆人“有违人类尊严”。如果允许人像产品一样被制造,强制一个人共享另一个人的 DNA ,将使人类的尊严丧失殆尽。还有伦理学家认为,生殖性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
很多生物学家认为,克隆技术还不成熟,当年做克隆羊研究时,科学家用数百枚卵构建重构胚,才成功地孕育出一只克隆羊。而用其他哺乳动物做克隆实验时,也同样出现了构建重构胚成功率低,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后着床率低、流产率高、胎儿畸形率高和出生后死亡率高等问题,正常的个体极少。即使有个体活过了幼年期,它们也有可能较早死亡。多莉在7岁时就因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被研究人员实施了安乐死,而在正常情况下,一只绵羊的寿命为10~15年。可以预见,生殖性克隆人同样会面临所有的这些问题:流产、死胎和畸形儿等,这显然与人类传统的伦理道德是背道而驰的。
假如克隆人来了,会带来哪些伦理问题?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克隆人与细胞核供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伦关系会因克隆人的到来而消亡吗?
克隆人的遗传信息绝大多数是由细胞核供体提供的,从基因层面来看,克隆人相当于细胞核供体的“复制品”。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伦关系很可能因克隆人的到来而消亡。
2、克隆人没有“父母”,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
很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
3、能强制克隆人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吗? 不能。
考点二: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我国政府对克隆技术在伦理、法律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非常重视,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各方面专家召开研讨会,就有关问题达成共识。2002年2月和9月,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制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国际公约》特委会和工作组会议上,我国代表团指出,中国政府积极支持制定该公约,坚决反对克隆人,不允许进行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原因如下:①克隆人只是某些人出于某种目的制造出的“产品”,没有“父母”,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伤害;②由于技术问题,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克隆人;③克隆人的家庭地位难以认定,这可能使以血缘为纽带的父子、兄弟和姐妹等人伦关系消亡;④生殖性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一些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⑤生殖性克隆人是对人类尊严的侵犯;⑥生殖性克隆人破坏了人类基因多样性的天然属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进化。
我国政府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为此,我国颁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
针对干细胞研究,我国制定了《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和《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以保证干细胞的研究在有关规定下进行,并尊重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准则,促进我国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
不得将这样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
考点三: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近些年来,干细胞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继外国科学家用4种转录因子诱导人的成纤维细胞转变成 iPS 细胞之后,我国科学家又用4种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小鼠的成纤维细胞转变成了 iPS 细胞,这种细胞又被称为化学诱导多能干细胞。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特定的转录因子诱导 iPS 细胞可能带来的致癌风险。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用 iPS 细胞克隆出了活体小鼠,试想一下:如果将小鼠的 iPS 细胞换成人的 iPS 细胞,不就可以克隆人了吗?
2016年,一批国外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聚集在一起,商议“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希望合成人类的整个基因组。该计划的支持者认为这将使培育出用于移植的人体器官成为可能,还会加速疫苗的研发等。计划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伦理方面的担忧:如果合成出人类的基因组,就可能造出“无父母”人类或者拥有相同基因组的“克隆人”……
生殖性克隆人问题带来了巨大的伦理挑战。要知道,现在生物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与这些技术相关的伦理问题还有很多,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讨论的“设计试管婴儿”的伦理问题。
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发明的试管婴儿技术,与“设计试管婴儿”有什么区别?“设计试管婴儿”实际上是指在将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植入母体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细胞取出,进行特定基因的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的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一般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不必经过基因检测这一步骤。作为社会的成员,我们应该有客观、理性地参与这些公众事务和问题讨论的意识和责任感。
以上是本节内容。欢迎留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