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间,有个游方郎中名叫周正,心地善良,医术高明,那么他为何要放弃安定的生活,做一个游方郎中呢?这一切都是因为他那坎坷的经历。
周正七岁那年,家乡发生瘟疫,父母因此去世,可怜的他成了孤儿,只能到镇上以乞讨为生,成了个小乞丐,还经常被人欺负和利用。
周正十岁那年,感染了风寒,没人疼没人爱的他以为抗一抗就会过去,然而那晚他突发高烧,浑身无力,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爬到了镇上医馆的门口,却晕了过去。
当他醒来时,发现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李郎中正在一旁照顾他,他强打精神想起来磕头谢恩,却发现没有力气,只能口头称谢。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郎中精心照顾着周正,过了十多天周正才康复,周正跪在李郎中的跟前说道:“大伯,谢谢你救了我!
希望您能收我为徒,让我跟着你学习医术,将来我要像您一样治病救人,尤其是救那些穷苦的百姓。”
周正的话让李郎中有所触动,他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周正能说出这样的话,得知周正的遭遇之后,他更加不忍心拒绝周正,便留周正在医馆从伙计做起。
李郎中年近五十,曾有过漂亮的妻子,然而在他结婚没多久,有人请他外出看诊,可能需要几天才能回来,新婚不久的妻子求李郎中不要去,留下来陪她。
李郎中最终说服了妻子,可是就在他离开的那晚,有几个强盗来家里行窃,强盗不仅抢走了家里的钱财,还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妻子。
李郎中因此愧疚不已,决定终身不娶,任凭别人怎么劝说,他都不听,他曾收过一个徒弟,可是他看走了眼,那个徒弟心术不正,害人不浅。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一个人生活,医馆里连个伙计都没有,他之所以没有收周正为徒,让他从伙计做起,是想考验考验周正,防止再次看走眼。
而周正原本是个流浪的乞丐,能留在医馆做伙计,对他来说仿佛重获新生,非常珍惜,再加上李郎中救过他的命。
因此他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在医馆做个小伙计,不仅如此,洗衣做饭,收拾家务,照顾李郎中的生活起居。
一晃三年过去,李郎中觉得时机成熟,便正式收他为徒,对他倾囊相授,然而在他十八岁那年,李郎中不幸离世。
周正为李郎中披麻戴孝,厚葬了李郎中,孤身一人,了无牵挂的他关掉了医馆,将钱财散给了穷苦的百姓。
他只带了些许盘缠,做了一个游方郎中,他想以他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和他一样受苦的穷人。
那天上午,他来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背着药箱,举着招牌的他刚进村,忽然听见一户人家传来女子凄惨的哭喊声:“爹,你醒醒啊!爹,你醒醒啊!”
周正赶紧走了过去,发现一个破旧的茅草屋门口围着村民,有人唉声叹气,有人默默流泪,其中有个认识周正的人看到周正后。
他立刻冲进了屋里说道:“秋萍,你别哭了,周郎中来了,你爹有救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年轻漂亮,看着像姑娘,但是一身妇人装扮的女子冲了出来。
她扑通跪倒在周正的跟前含泪说道:“周郎中,早就听闻你的大名,只是一直找不到你,还请你赶紧救救我爹吧。”
周正赶紧扶起秋萍说道:“你不必如此,赶紧带我去看你爹。”
秋萍赶紧擦干眼泪带着周正进到屋里,发现一个骨瘦如柴,形容憔悴,呼吸微弱,已经昏迷的老汉躺在竹床上。
周正看了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他心里清楚,很多穷苦人家生了病,没钱医治,从小病拖成了大病,最后遗憾离世。
周正不敢怠慢,赶紧替老汉医治,过了许久老汉才从昏迷中醒来,但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周正见老汉严重营养不良。
他对秋萍说:“你爹除了吃药,还要买些东西给他补补身子,快则半月慢则一个月,他就会康复。”
周正说完开了药方递给了秋萍,可是秋萍接过药方之后,哭诉道:“周郎中,我家里现在身无分文,要是有钱买药和买补品,我爹也不至于病成这样啊,呜呜呜。”
周正看着伤心的秋萍,连忙说道:“诊费我可以不收,但你爹病得厉害,不吃药和不补一补,恐怕撑不了多久,你还是等你相公回来了和他一起想想办法吧?”
话音刚落,秋萍哭得更厉害了,此时一个自称是秋萍婶婶的妇人,把周正拉到一旁说道:“周郎中,秋萍丈夫早就死了,家里就剩下秋萍和她的公爹刘荣。
他们家里穷得叮当响,她一个妇道人家去哪里凑钱买药和买补品?哎,可怜的秋萍这么好的一个女人,为什么命运如此悲惨了?”
原来秋萍确实是个可怜的女人,六岁时父亲去世,七岁时秋萍的母亲为了改嫁,把秋萍放在她叔叔婶婶的家里。
秋萍的叔叔婶婶想养她这个亲侄女,可是他们家里实在太穷,自己还有三个孩子,实在是没能力养秋萍。
于是他们想到了邻居刘荣,刘荣夫妇中年得子名叫刘忠,刘忠和秋萍年纪相仿,两个孩子平时关系不错,经常一起玩耍。
刘荣夫妇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可是未能如愿,当他们得知秋萍的叔叔婶婶想把秋萍送给他们时,当即就收养了秋萍。
他们本想认秋萍做女儿,可是他们发现秋萍和刘忠关系密切,所以和秋萍的叔叔婶婶商量之后,让秋萍做他们家的童养媳,等两个孩子长大后,结为夫妻。
寻常人家的童养媳都被当做丫鬟使唤,受尽了各种苦,但是刘荣夫妇把秋萍当做女儿般疼爱,秋萍就这样有了个贫寒但温暖的新家。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刘忠和秋萍都盼望着早点长大,然而在秋萍十三岁那年,刘忠得了怪病,只能整天躺在床上,为此刘荣夫妇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勤劳善良的秋萍除了细心照顾刘忠,还要洗衣做饭,操持家务,空下来就纺纱织布,上山采药,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挣钱,想让刘忠早日康复。
可是事与愿违,刘忠的病拖了两年,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然而在刘忠弥留之际,秋萍做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她要和刘忠举行婚礼,嫁给刘忠,秋萍的叔叔和婶婶都劝她别这么傻,前脚嫁人,后脚就成了寡妇,以后怎么嫁人?
刘荣夫妇也劝秋萍不要这么做,他们含泪对秋萍说:“秋萍啊,忠儿福薄,不能和你相伴终生,你做不成我们的儿媳,做我们的女儿也行,何必要和忠儿成婚呢?”
但是秋萍态度坚决,一来是因为她和刘忠感情深厚,二来是想让刘荣夫妇放心,她不会嫁出去,不管两个老人,同时也是为了报答他们的收养之恩。
洞房之夜,她看着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的丈夫刘忠,忍不住泪流满面,她多么希望疼爱她的刘忠能够奇迹般地醒来,可是奇迹并没有发生,几天后刘忠去世。
刘荣的母亲身体本就不太好,再加上如此沉重的打击,没多久也离开了人世,而刘老汉年迈,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
但是为了生活还在拼命的劳作,他不想苦了秋萍一个人,可是那天他上山砍柴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上被划伤了一个很大的口子。
可是他舍不得花钱,瞒着秋萍随便用破布包扎了一下,秋萍发现他走路一瘸一拐,赶紧询问他这是怎么了?刘老汉说他只是把脚崴了,过几天就好了。
可是几天后,伤口发炎,高烧不止,秋萍赶紧去请了郎中,可是家里没有钱,只能让郎中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几天后刘老汉的病情加重,从一个小病拖到了昏迷不醒的地步。
周正听到这里,感慨万千,秋萍的经历让他想起自己做小乞丐的那段时光,想起了师父李郎中的恩情,同时他也对秋萍的孝顺和对丈夫的忠贞钦佩不已。
周正默默地回到屋里,让秋萍单独跟他去趟后院,秋萍以为周正要单独跟他交代公爹的病情,赶紧带着周正去了后院。
可是周正从怀里掏出一根金钗递给了秋萍,一个男子给一个女子金钗意味着什么?秋萍看着善良而又英俊的周正,脸顿时红了起来,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
秋萍说道:“周郎中,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虽然是个寡妇,但还没有嫁人的意思,这么贵重的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吧。”
周正听秋萍这么一说,脸也红了起来,这才发现自己有些冒失,他有些结结巴巴说道:“秋萍,你误会了,金钗是送给你拿去换钱买药和买补品给你爹调理身体的。”
秋萍赶紧说道:“使不得啊!你救醒我爹,不收诊费,我已经很感激了,怎么还能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呢?钱的事情,我会找我叔叔婶婶一起再想想办法的。”
周正坚持道:“你就别逞强了,如果有办法,你爹的病也不至于拖到这么严重啊,你还是抓紧时间去抓药吧,我暂时不走,因为你爹的病需要再观察观察。”
秋萍担心刘老汉的病情,没再推脱,千恩万谢之后接过了金钗,让她的婶婶陪着他去了镇上,用金钗当了十几两银子,抓了药,也买了补品回来。
当秋萍要把剩下的银子还给周正时,周正怎么都不收,他说道:“我是个游方郎中,四海为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要这么多银子也无用,你还是留着吧。”
一旁秋萍的婶婶也劝秋萍收下,因为秋萍不仅身无分文,还欠了不少外债,不过她一个劲地夸周正是菩萨心肠,一定会好人有好报。
到了下午,刘老汉吃了药后,气色好了许多,他见许多百姓慕名而来找他看病,便在秋萍叔叔家里坐诊,秋萍会抽空过来帮忙照顾病人,还有帮婶婶做饭招待周正。
三日后,刘老汉可以下地活动了,周正准备去别的地方,秋萍和村民们拿着干粮和土特产塞给了周正,还一起将他送到了村外,让他有种莫名的欣慰和成就感。
那天,周正正在一个村庄替人看病,忽然刘老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喊道:“请问周郎中是不是在这里啊?”
周正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老汉伤势痊愈,替他高兴,可是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地跑来了呢?莫非秋萍病了?
周正赶紧迎了过去问道:“刘大伯,你急匆匆地找我有什么事情啊?谁生病了啊?”
刘老汉并没有回答,而是将周正拉到旁边没人的地方,喘着粗气说道:“周郎中啊,是我连累你了啊,你和秋萍有祸了啊。”
周正吓了一跳,他连忙解释道:“刘大伯,我和秋萍之间一清二白,这你和秋萍的叔叔婶婶是清楚的,我们会有什么祸呢?”
“我不是说你和秋萍之间有什么,要是真有什么,我还替你们高兴呢,秋萍多好的姑娘啊,要是能嫁给你是她的福气啊。”刘老汉说道。
“刘大伯,你别着急,慢慢说,我行得正坐得端,能惹什么祸呢?秋萍勤劳善良,又孝顺,她能惹什么祸呢?”周正不解地问道。
刘老汉喘了一口气问道:“你是不是为了我的病,给我抓药和买补品,送给秋萍一根金钗?我也是才知道的,我要是知道的话,宁愿死也不会收你的金钗啊。”
周正问道:“我是送秋萍金钗了,这能给我们惹什么祸呢?”
“村里张财主的儿子张琅非要说金钗是偷他家的,秋萍已经被他抓走了,说要送到县衙。
那个张琅可不是什么好人,我们私底下都叫他蟑螂,仗着家里有钱有势,横行乡里,目无王法,祸害过不少姑娘,他这次肯定是诬陷秋萍的。
可是秋萍是个老实人,不会撒谎,肯定会说金钗是你给她的,我估摸着张琅很快就会让人抓你的,于是我四处打听,来给你送信!
你赶紧逃吧,有多远逃多远,事情都是因我而起,我会跟官差说是我偷的,反正我这把老骨头也没多少年头可以活了,我不能让你和秋萍有事啊。”
周正万万没有料到送秋萍金钗,竟然给她带来祸端,所以他赶紧说道:“刘大伯,我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就这要逃走了呢?事不宜迟 ,我们速速去救秋萍,免得她受苦啊。”
刘老汉见周正态度坚决,只好带着周正往村里赶去,路上周正问刘老汉,张琅为何要诬陷秋萍?
原来张琅早就垂涎秋萍的美色,通过威逼利诱等各种手段,想破坏秋萍和刘忠之间的婚事,但是都没有得逞。
刘忠生病之后,家里没钱给他医治,张琅落井下石,带着银子来刘荣家里,说只要让秋萍嫁给他,不仅出钱给刘忠治病,将来还会奉养刘荣夫妇。
秋萍为了救未婚夫刘忠,万般无奈之下点头同意,但是遭到刘荣夫妇和秋萍的叔叔婶婶的强烈反对,尤其当时尚且清醒的刘忠宁愿死也不会同意秋萍嫁给不怀好意的张琅。
他还说不能因为他的病影响秋萍一生的幸福,如果秋萍前脚走,他后脚就不活了,秋萍这才没有去。
刘忠去世后,张琅依然没有死心,反而觉得没了阻碍,更加肆无忌惮地骚扰秋萍,秋萍每天只能躲在自己或者叔叔婶婶的家里。
刘老汉最后叮嘱周正道:“张琅肯定是知道了秋萍去当了金钗,串通当铺的老板来栽赃嫁祸,所以对付这样的人千万要小心啊,这小子一肚子的坏水。”
傍晚时分,他们到了张琅家门口时,秋萍的叔叔婶婶已经带着人在张琅的门口,可是被张家的家丁仆人挡在了外面不让进去,旁边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
可是当家丁看着刘老汉带着周正过来之后,赶紧进去通报,不多时,满脸横肉,一脸奸相地张琅走了出来。
他冷笑一声说道:“来得正好,省得我去抓你,今天我就让你们见识什么叫做铁证如山,什么叫以理服人,让你们心服口服的一起去吃牢饭,省的大伙说我这个人不讲理。”
说完,张琅让人把五花大绑的秋萍推了出来,秋萍拼命地挣扎想说话,可是她的嘴被堵上了,如此同时还有一个丫鬟被押了过来。
张琅从身旁仆人的手里拿出两个首饰盒晃了晃,然后恬不知耻地说道:“诸位,你明知道我是个孝子,去年我娘生辰我给她买了一支金钗,首饰盒子还在这里!
你们看金钗放在里面是不是刚好合适?不仅如此,我给我姨娘也买了一支一模一样的,你们看是不是?
没成想秋萍因为刘老汉重病,串通我家的丫鬟偷了金钗去当掉了,若不是我和当铺老板熟悉,我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我喜欢的东西,我还被蒙在鼓里。
可是秋萍竟然说是周郎中的,我想这也对,秋萍家里那么穷,哪里能付得起诊费,肯定是周郎中给她出的主意。
我看这周郎中给人看病不收或者少收钱都是假的,目的是蛊惑别人去偷窃,然后从中分得钱财,你们说他们是不是一伙的?该不该一起送到县衙治罪?”
大多数的百姓都不相信张琅的鬼话,但是里面有张琅安插的人在哪里起哄说张少爷说得对,他们说周郎中和秋萍不仅是一伙的,而且还有私情。
周正实在看不下去张琅拙劣的表演,他厉声喝道:“你真是一派胡言,这金钗就是我的,我见秋萍家里穷,才将金钗送给她拿去当了,好给李老汉抓药和买补品。
至于你说的首饰盒子,肯定是你临时打造的,然后编造了谎言,此事和秋萍无关,你先把她给放了,明日我就随你去县衙请知县大人明断。”
“周郎中,不能去县衙啊,张琅有个亲戚在县衙当差,这也是他为什么敢横行乡里的原因,去了县衙,只怕是有理也说不清啊,还是让我来吧。”一旁的刘老汉说道。
刘老汉说完,刚想冲过去抗下此事,周正想拉住刘老汉,却没有拉住,他一边追着刘老汉,一边喊道:“刘大伯,你这把年纪,哪里能经受得住牢狱之灾?金钗不是我们偷的,干嘛要承认?”
“原来你也有份?这样也好,让你们三个在狱中团聚。”张琅见刘老汉跑了过来,他冷笑道。
原来这一切都是张琅的诡计,目的就是引周正回来跟他去县衙,他早就打通了关节,到时候会给周正定罪,秋萍不会坐视不理,她为了救周正一定会主动投怀送抱,现在又多了个刘老汉,他觉得更保险了。
不过周正追上来后说道:“张琅,此事和刘老汉还有秋萍无关,金钗,金钗是一头狼送给我的!”
话音刚落,别说张琅,就连刘老汉和秋萍,还有围观的村民都一阵惊呼,觉得不可思议,莫非狼成了精?
“一派胡言,一个畜生会送你金钗?你咋不说他送你一座金山呢?”张琅冷笑道,然而周正的一番话,让众人感慨万千,对周正的钦佩之情油然而起。
原来几个月前,周正在翻越一个山坡时,发现不远处一头野狼静静地站在道路中央,瞪大着眼睛盯着周正。
周正吓得掉头就跑,野狼飞奔而来,拦住他的去路,周正赶紧又掉头跑,反复好几次之后,周正发现野狼并没有伤害自己。
莫非野狼有事相求?所以他胆战心惊的问道:“野狼,你是不是有事求我?”
野狼点了点头,并且趴在地上朝着他做着作揖的动作,然后爬起来,往前走几步,然后回头看着周正,又往前走了几步。
周正觉得野狼是要带路,便跟着野狼往山里走去,不多时来到一个狼窝,几只野狼围着一只痛苦不堪,头上长着毒疮的公狼。
周正不禁为那头带路野狼的聪明和勇敢感到吃惊,他赶紧放下药箱给老狼处理毒疮。
“他是你爹?”周正一边给老狼诊治,一边问那个带路的野狼,野狼点了点头,周正说道:“看来你是个孝子啊!”
野狼冲着他作揖,仿佛是在感谢他的夸赞,周正替老狼处理完毒疮,又给它敷上了药,老狼也朝着周正作揖致谢。
周正说道:“你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聪明勇敢的儿子,你头上的毒疮已经处理干净了,过几天结疤了就好了,天色已晚,我该下山了。”
周正说完,背上药箱下山而去,可是他刚走了没几步,那头带路的野狼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嘴里衔着一只金钗拦住了周正,周正不接过金钗,它就拦着周正,不让他走。
周正怕耽搁太久,天黑了下来,在山上待着危险,只好收下了金钗。
村民们听罢都觉得周正说的合情合理,连一头野狼都知道知恩图报,更何况是人?所以那些被周正医治过的村民鼓起勇气让张琅放了秋萍,不要惹是生非。
张琅怒道:“人证物证俱全,他竟然敢妖言惑众,到时候会罪加一等,来人啊,把周正和刘老汉都给拿下,明天一早送到县衙去,免得他们连夜逃跑了。”
张琅家里的家丁和仆人一拥而上,将刘老汉和周正抓住,捆了个结实,村民们义愤填膺,要冲上来解救他们。
周正担心闹出人命,他大声喊道:“乡亲们请回吧,不要为了我再伤及无辜,等明天到了县衙,相信知县大人会明断此事的。”
村民们这才停了下来,不过他们还是不放心,尤其是秋萍的叔叔,他让张琅放他们进去,和周正还有刘老汉和秋萍在一起,以防张琅耍什么阴谋诡计,张琅见目的已经达到,便同意了此事。
他们被带到一个大院子里关了起来,秋萍这才有机会说话,她含泪说道:“周郎中,是我连累了你啊,起初张琅拿出我当的那个金钗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为了摆脱他的纠缠,就随口说了句是你送的,然后就匆匆离去,没成想他竟然污蔑金钗是我们偷得,你放心,即便是死,我也不会让你有事。”
“秋萍,别说不吉利的话,说起来是我连累了你受苦了啊!我没想到送你金钗,却惹来这么多麻烦事,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周正安慰道。
由于院子里人多,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大家还饿着肚子,周正对那些主动进来陪伴他们的村民感激不尽,他索性跟他们讲述他做游方郎中的经历,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忽然,他们听到了野狼的叫声,而且从深夜判断不是一只两只,而是一群。
村民们都知道山中有野狼,但是野狼和村民们之间一直相安无事,从未见过野狼进过村子,这深更半夜的野狼来干什么?
正当大伙好奇之际,只见张家的院墙上有好多黑影闪过,直奔张琅住的地方,紧接着张琅的房间发出杀猪一般的嚎叫声。
原来那只被救的老狼是山中的狼王,他很有灵性,得知恩人有难,召集群狼下山要救周正他们,群狼直接去了张琅的房间,他正抱着小妾在睡觉,被吓得魂不附体。
张琅要紧的部位被咬伤,不仅如此,还被野狼拖着来到后院,张琅的家丁仆人见状,本想救张琅,但是那么多野狼,吓得抱头鼠窜,只有两个胆大的跟在后面,但是不敢靠近。
到了后院,张琅虽然嚣张跋扈,但是他是个聪明人,他赶紧求饶道:“周郎中,我现在完全相信金钗是野狼送给你的!
我为了得到秋萍才诬陷你们,求你跟野狼说说好话,如今我已经成了废人,还请你让他饶了我的狗命吧?”
周正见状,走到跟前,发现为首的野狼真是他救的老狼,头上的疤痕还在,旁边站着的是他的儿子,也就是拦着他给他带路的野狼。
周正赶紧说道:“此事因我而起,既然他已经认识到错误,还是饶了他吧?”
狼王点了点头,带着群狼转身离去,不过那只带路的野狼似乎有些不放心,兴许是他害怕张琅会报复周正他们,他转回身照着张琅的大腿就咬了一口,然后才飞奔而去。
张琅疼的满地打滚,还不忘哀求道:“周郎中,我知道你是郎中,而去菩萨心肠,还请你快救救啊,痛死了我了啊!”
正所谓“医者仁心”,张琅成了病人,周正不能坐视不理,尽管他使出浑身解数保住了张琅的命,但是张琅成了瘸了腿的废人,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敢也不能横行乡里。
经历过这件事情之后,周正和秋萍彼此之间有了新的认识,在刘老汉和秋萍的叔叔婶婶的撮合下,他们把秋萍当做女儿一样热热闹闹的嫁给了周正。
周正想起师父李郎中临终前的话:“周正啊,为师这一生醉心医术,却忽视了家庭,最对不起的就是你的师娘,让她含恨而终,你将来若是娶了妻,千万善待你的妻子!”
所以周正准备在村里开医馆扎下根来,百姓听说周郎中要开医馆,有钱的出钱,有力地出力,将刘老汉的破茅屋推倒重建成了医馆。
周正和秋萍夫妻恩爱,生儿育女,孝敬刘老汉和秋萍的叔叔婶婶,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周正成了村医的典范,而他们村从此改名为狼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