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香自苦寒来”《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分享会圆满举办

“牡丹香自苦寒来”《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分享会圆满举办

00:00
06:38

7月27日14:00—15:00,文史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荣宏君携新作《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亮相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与著名作家、《南渡北归》《岳南大中华史》作者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刘晨芳,以及现场的读者,展开了交流分享。出席活动的嘉宾有山东省菏泽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张峰,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发展中心科长梁栋、副科长刘泉,以及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郑雄、副社长王晓东。

《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是荣宏君历经多年沉淀和积累的精心之作。荣宏君来自牡丹之乡山东菏泽,对他来说,牡丹是童年,是乡愁,是热爱。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多年来,他心中一直有个强烈的想法:创作以牡丹为题材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牡丹,了解牡丹艺术史。他搜集历代牡丹著作,走访牡丹各大名园,采访牡丹栽培专家,全面认识古老牡丹的品种和牡丹的前世今生。

分享会一开始,荣宏君就深情说道:“一说到牡丹我们就想到洛阳,因为唐宋时期牡丹在洛阳繁荣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菏泽,也就是古曹州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直到现在,菏泽牡丹也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花色品种最多、保留古代牡丹文化遗产最多的一个地区。我很荣幸出生在古曹州,可以说从我记事时起老家就种植牡丹,我跟牡丹是相伴而生,所以自幼对牡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荣宏君表示,他在做第一个《百家讲坛》选题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讲一讲牡丹,因为牡丹文化和我们中华民族休戚相关。牡丹文化繁荣往往是一个朝代繁荣的象征,牡丹文化衰败的时候往往是一个国家、民族遭遇重大历史转折的阶段,一朵花见证一个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兴衰,这朵花的内容含量非常厚重。

岳南表示,《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是非常好的一本书:一是封面比较高雅;二是对中国诗歌史有贡献,荣宏君专门把牡丹相关的诗集成了一辑,共439首,很不容易。

活动现场,两位作家还将牡丹和励志联系到了一起。他们讲到,牡丹如果没有经过低温的萃炼是不能开花的。有句歌词形容牡丹最合适不过:“都说你享尽富贵,哪知你历尽贫寒。”荣宏君补充说,其实牡丹在中国,北到黑龙江,南到广州都可以种植,从东到西更不用说,从西藏到青岛都有牡丹园,唯独一个地方它不能生长,就是海南,因为那里没有零下。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其实牡丹也是香自苦寒来,只是这么多年牡丹的雍容华贵和多姿多彩把它的励志给掩盖遮蔽了。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以牡丹为线索,以中国艺术史上十位杰出的艺术家——顾恺之、周昉、宋徽宗、欧阳修、钱选、唐寅、徐渭、蒲松龄、郑板桥、张伯驹,及其与牡丹相关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生动讲述这些作品在流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剖析牡丹在书画、诗歌、食品、茶饮、药用等领域的文化内涵,探究国花牡丹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为读者展现一部跨越两千年的牡丹文化艺术史。

这本书填补了“牡丹文化”的研究空白,在系统性研究牡丹文化、牡丹艺术这一领域具有首创性。它展示了牡丹艺术丰厚的文化价值,带领读者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重扬对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自信。

荣宏君,1973年出生,山东曹县人。文史学者,历史学研究员,北京城市学院教授。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张伯驹全集》编纂与研究”课题负责人,《张伯驹全集》执行总主编。

著有《翰墨风骨郑板桥》《千古风雅苏东坡》《张伯驹年谱长编》《张伯驹与故宫国宝》《徐悲鸿与刘海粟》《烟云俪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文博大家史树青》《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翰墨留青:张伯驹致周笃文书函谈艺录》《季羡林家书》《成龙·收藏人生》等。其中《翰墨风骨郑板桥》入选2019年8月份中国好书,《张伯驹年谱长编》入选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