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新时代青年返乡创业观察之一

3-16 新时代青年返乡创业观察之一

00:00
07:23

新时代青年返乡创业观察之一
伴城又伴乡,离农未远农

半月谈记者  周 科 


半月谈记者近期调研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青年返乡入乡创业稳中有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大多选择先就业后创业,并将城乡接合部作为创业首选地。
35岁以下占比超八成 
结合共青团中央2023年在全国发放的调查问卷,半月谈记者调研了解到,新时代青年返乡入乡创业呈现三大特征。
年轻化趋势明显。问卷调查显示,返乡入乡创业青年35岁以下占比85.1%,主要来自农村或中小城市。
大多先就业后创业。青年返乡入乡后直接创业的并不多,多数选择先就业,学习经营管理经验、积累资源后再寻找机会创业。问卷调查显示,50.9%的受访者表示周围创业者不到十分之一,不少青年认为“创业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而创业青年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启动资本少(10万元以内)、企业规模小(员工在10人以下)。
“半城半乡”成首选创业地点。问卷调查显示,65.4%的青年将创业地点限定在城市10公里范围内。他们认为这是城市市场需求与农村“慢生活”的结合点,既半城半乡,又伴城伴乡。在武汉郊区创业的“90后”返乡青年张远瑞说:“我们主要搞花卉幼苗培育,基地在武汉周边,土地成本、生活成本较低,去市中心购物娱乐也很方便。”
 
善于抱团发展,追求多元价值 
多数返乡创业青年在学历和专业背景上没有明显优势,但善于“扬长避短”,通过“抱团取暖”“群雁效应”增加创业成功率。他们熟悉城乡,更易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整合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并在城乡信息和资源落差中找到创业方向,且多通过集体参观考察、举办文化沙龙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情感交流和组织凝聚。
不少返乡创业青年“离农”并未“远农”,注重三产融合。与老一代返乡创业者相比,青年创业者更易接受互联网、共享经济、网络营销等业态。调研中,绝大多数青年虽然围绕“农、林、牧、渔”等展开,但从事一二三产融合创业的返乡青年占比达80%以上。
半月谈记者观察到,乡村振兴助推返乡青年多元价值的实现,他们也更加注重把项目的盈利性、社会性与个人情感归属、自我实现统一起来。相对成功的返乡入乡创业青年更多强调乡土情怀、文化传承、山水田园、情感慰藉等多元价值,其中不少人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生活场景“微视角”讲述乡土故事。
 
多重创业动因相互交织 
“政策号召”与“环境改善”相互作用。问卷调查显示,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作用逐渐加强,66.7%的返乡入乡创业青年认同“响应国家号召、乡村振兴大有可为”,73.2%的青年表示“家乡发展环境好,农村创业现在是风口,家乡市场待开发”。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就业创业机会增多、生活成本降低等对留住返乡入乡青年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经济理性”与“被迫回归”共同驱动。一方面,部分青年看到乡村创业的广阔前景,追求经济利益是青年返乡入乡创业的核心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受外部环境影响,一些农村青年被迫返乡。
“家乡情怀”和“乡土责任”相交互融。返乡入乡创业青年中“农二代”居多,普遍具有乡土情怀,具有较强的家庭观念,不少人强调“希望回乡和老人孩子团聚”,农村家庭对青年返乡也多持宽容鼓励态度。
 
创业项目有饱和化、同质化倾向 
青年返乡入乡创业面临巨大发展空间和难得发展机遇,但在实践中遭遇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
公共服务少、精神文化缺、基础设施差,是制约青年人才“回乡安居”的主要因素。一些习惯城市生活的青年难以“在乡安居”,认为“城里各种服务都比老家好”。一些地方的村庄环境离宜居宜业还有差距,文化生活欠缺,“平时只能刷刷手机”。考虑到孩子教育问题,部分青年对返乡创业犹豫。
一些项目存在同质化倾向,原创含量不高,抗风险能力弱。一些项目仅是学习改造甚至照搬照抄发达地区的赚钱项目。在中部一县,76.8%的返乡青年创业项目做乡村文旅民宿。在西部一苹果种植大县,56.6%的返乡青年创业做苹果直播销售,且直播场景、风格、套路大同小异。
部分政策支持有待强化。一些地方出台支持青年返乡创业的政策文件,但内容多为“鼓励青年返乡创业,给予创业项目财政、税收、融资等支持”“积极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保障服务”。概念化表述居多,具体详实、可量化、可落地的“真金白银”举措不够。
 
完善服务加强支持  
一些青年向半月谈记者反映,当前政策引导“温度”有余,但落地落实“力度”不足。他们建议,加大支持青年返乡入乡创业政策整合力度,破解服务单打独斗、资源“碎片化”问题,建立健全政策跟踪服务机制,探索打造高能级乡村科创基地和青创园区,从资金、技术、人力等多个层面联合助创。
同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整合盘活本地优质资产,考虑由政府部门出面流转整合土地、房屋等资产,降低创业成本。
还须提升青年创业承载力,引导项目方向与县域规划深度融合,帮助青年在乡村发展中“多赚钱”。业内人士建议,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引导青年将创业方向与县域规划深度融合、借势发展;优化县、乡、村三级创业点区域布局,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降低创业成本;帮助青年找到三产融合利益点,孵化培育创业创新业态。


编辑:姜磊

支部学习、时政教育,就用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更多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详情,尽在主页橱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