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虫|甲辰六月十八【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艺虫|甲辰六月十八【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00:00
05:17

今天是甲辰六月十八,欣赏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五绝《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词句注释

1、南山:虚拟地名。

2、碎:细。

3、荚:豆角。

4、空:只。

5、萁(qí):豆秸,豆秆子。

6、釜(fǔ):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景祐三年(1036),梅尧臣时任建德(今属浙江)知县。在任职期间诗人常深入民间,见诸多惨状,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苦痛悲愁,故作此诗。

全诗紧凑自然,先写种豆,再写受灾,颗粒无收,最后写无饭可吃,悲惨之极。诗人用同情的口吻写出全过程,从而唤起人们的共鸣。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以父荫补太庙斋郎,历任州县属官。中年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屯田都官员外郎。他反对西昆派内容空洞、语言晦涩的诗风,对宋诗的革新起了推动作用。他与苏舜钦齐名,世称“苏梅”。他的不少诗篇含蓄深刻、平淡朴素、清丽闲雅。不少作品揭露了社会矛盾,反映了人民疾苦,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但也有作品流于平而无力、淡而无味。有《宛陵先生集》。

穿梭千年韵律,探秘北宋民生。梅尧臣以笔为锄,深耕《田家》绝句。风雨肆虐下的辛酸耕作,一把豆秆道尽农民血泪。诗中字字珠玑,句句深情,尽显对苍生的悲悯。南山豆田梦碎,是谁让勤劳化泡影?走进梅尧臣的世界,感受那份超越时代的现实关怀。简朴词句背后,是多少民生疾苦的轻声呼唤?一起来倾听,那来自宋朝田野的叹息。

02:08 悲情南山:农民的困苦与丰收的灾难

04:09 北宋诗人梅尧臣:宣城的骄傲与诗歌的传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艺虫之触

    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田家》这首诗作于宋景祐三年(1036),梅尧臣时任建德(今属浙江)知县。在任职期间诗人常深入民间,见诸多惨状,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苦痛悲愁,故作此诗。全诗紧凑自然,先写种豆,再写受灾,颗粒无收,最后写无饭可吃,悲惨之极。诗人用同情的口吻写出全过程,从而唤起人们的共鸣。欣赏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五绝《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