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世纪初,事情有了改观。出了一位奇人,这位高人是语言学家,东西方的语言他懂一大堆,著名的罗塞塔石碑的破译有他的贡献。他还是位音乐家,当时所有的乐器,没有他玩儿不转的。他还会杂技,走钢丝是他的拿手绝活。他还是位眼科医生,哥廷根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哥廷根大学,后来可是量子力学的老窝之一。不过因为对于眼科的接触,他对光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叫托马斯杨。这位杨大夫完成了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实验,叫做双峰干涉实验。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可以发生干涉现象的。显然光是一种波。杨大夫仰天大笑,牛顿牛老爵爷,你错啦。这位杨大夫给了牛老爵爷一锤子。
1818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证明光线衍射的实验方案。又来了一位高人,此人叫做菲尼尔。他提出了一套实验方案。结果当时评委们意见不统一。支持微粒学说的著名数学家泊松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有个圆板子,一个点光源照着这个圆板子,在阴影之中,应该有个亮斑。泊松说,你这不是胡扯吗,没人见过,阴影里面有个大光点儿的情况,波动学说肯定是不对的。
菲尼尔和巴黎天文台台长阿果拉不服气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他俩真的把实验做出来了。正如泊松所说的,影子中心真有个亮斑存在。泊松傻了,天底下还有这事儿呢?泊松这脸被打的啪啪的。人们管这个亮斑,就叫做“泊松亮斑”。由此开始,物理光学被开创出来了。光的波动学说就牢牢地站立起来了,牛顿牛老爵爷地下有知估计能气的吐血……吐槽中间音乐的亲们,你们要是看过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才能明白为什么要放这段音乐,为什么要放这么完整的一段。看过的自己感受吧
Starnew 回复 @dinker: 我的意思不是缅怀。就像大话西游的歌一样。如果看过电影之后,再在爱情主题里听到那首歌,感觉会非常趁。在这里也一样。如果看过2001,再在这种科学节目里听到,一点都不会觉得违和。
中间音乐,正好烘托那“关键突破口”,且是创世性的
主播帖图是啥建筑?
科学史评话 回复 @听友11254031: 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爱因斯坦的母校。
中间音乐,正好djn
不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吗,我们老师说不能反过来讲惹⊂((〃’⊥’〃))⊃
凋零的凌雕 回复 @蓝龙刚: 入射角一定等于反射角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先有反射角再有反射角,所以,只能说是"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 但他们都是相等的
《2001太空漫游》的话,就能体会在这放这段音乐的意境了
中间的音乐听的好渗得慌,睡前听的像恐怖片😱
很好
中间加段那么久的音乐是几个意思,完全多余!讨厌
xinxianquan 回复 @听友18995268: 中间的乐曲名为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由理查·斯特劳斯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创作。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着作,是描写无神论者从唯心走向唯物的一个富于哲理的过程。全曲共飞9段。播出的这一段“日出”的标题是理查·施特劳斯自己加上的。描绘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的极为深刻。在科学史内容中使用十分切题的,面对科学还是需要进本的求证与敬畏心态,虽然我本人并不懂科学,但老师的内容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