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写下《出身论》的遇罗克被判处死刑,死因至今成谜

1970年,写下《出身论》的遇罗克被判处死刑,死因至今成谜

00:00
06:01

“出身几乎决定了一切。……这一时期,有多少无辜青年,死于非命,溺死于唯出身论的深渊之中。面对着这样严重的问题,任何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不能不正视,不能不研究。”这样一段话放在当今时代依旧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殊不知,说此话的人恰恰是十年动荡初期敢于单枪匹马挑战权威的青年遇罗克,对他而言,仅有28年的人生的确太过短暂,有人说他是那个时代滴血般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永不磨灭的一束光。1965年凭借一篇《人民需不需要海瑞》公然反驳姚文元,1966年又因一篇《出身论》震撼世人,1968年被捕入狱,1970年被判处死刑,很难想象,遇罗克临终前几年遭受了怎样的非待,时至今日,他的死因依旧是个谜团。本文,笔者怀着沉重的心情带你回到那段荒唐岁月,一同感受一位倔强的青年向那个时代发出的灵魂拷问。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由此揭开十年动荡的序幕。就在这篇文章刊出后,不少人对其观点并不赞同,可真正以撰文形式进行反驳的却寥寥无几,24岁的遇罗克就在此时挺身而出,凭借一篇长达15000多字的《人民需不需要海瑞》对姚文元进行公开且严肃地驳斥。1966年2月13日,这篇长文被压缩并改题为《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并刊载于《文汇报》一角。“姚文元同志代表了存在于思想界中的机械唯物论的倾向。我觉得和这种倾向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从那之后,遇罗克就如一根钢刺般深深插进了江青一伙人的心尖上,直到1966年底,另一篇《出身论》的推出,这位青年彻底将自己推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开篇提到的那句话就出自于此。《出身论》主要针对的是当时社会上流布极广的封建血统论,遇罗克粗略地统计过“非红五类出身”青年的庞大数字,用最深刻且精悍的语言一语道破真相。“人是能够选择自己的前进的方向的。这是因为真理总是更强大,更有感召力。不晓得人的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他们不是唯物主义者。”显而易见,遇罗克认定的“社会影响大于家庭影响”明显与“血统论”形成对立,从那之后,举国上下因此产生热切反响,尤其是那些因为出身问题备受磋磨的青年们,《出身论》有如他们至暗人生中一点可遇不可得的烛光。不过,那样一个颠倒黑白的时代,遇罗克如此硬刚当权者,他的处境堪忧也就不言而喻了,血统论者忙着对他展开强烈抨击,戚本禹对此公开宣布。“《出身论》是大毒草,它恶意歪曲党的阶级路线,挑动出身不好的青年向党进攻。”1968年1月1日,谢富治批准对遇罗克进行逮捕,在此之前,预感到自己命运堪忧之际,他还曾在日记中写下过这样一段话。“我想,假若我也挨斗,我一定要记住两件事:一、死不低头;二、开始坚强最后坚强。”事实证明,遇罗克的确是一位言出必行的青年人,只可惜,他敢于发起挑战,却终究低估了那些宵小之徒的毫无底线。从1月5日开始,遇罗克面临的是无休止且无厘头的审讯,审讯人员毫无职业道德,反而一心想着将遇罗克的各种问题上纲上线,仅凭一句话就能看出江青一伙人对他的欲加之罪。“只要你不投降,我们是不会放过你的。”再后来,当他听到审讯人员破口大骂他是“死反革命”时,他也越发意识到自己已经身陷杀机之中,当即给江青一伙人写下一封信,表明了自己的诉求。“我感到问题相当严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死反革命’。我要求政府能将某些检举材料核实一下,并听一听我个人的申诉。”只可惜,如此坦诚且合理的要求却石沉大海了,最终,遇罗克等来的却是自己被判处死刑。1970年3月5日,北京工人体育场内,就在排山倒海的“打倒”声中,28岁的遇罗克被宣判死刑,立即执行,鲜活的生命就此落幕。之所以说遇罗克的死因至今成谜,正是因为当年他的死刑判决书上的定罪全都是上纲上线的言辞,没有半点能构成犯罪的具体内容。无奈的是,如此荒唐的判决终究夺走了他的性命,如若非要纠结他的死因,只怕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就是答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