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说过:“一个人的出身是上天安排的,人生却由自己掌控。”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有的人出身寒微,境遇平平,却在后天的修行提升中,积累了福报,重塑了人生;
而有的人身份不凡,资源不断,但肆意妄为,背道而行,最后耗尽了福气,惨淡收场。
可见,好的命运其实都是福报的显现!
人到中年,做好这3件事,福报会不请自来。
孝敬好父母,福气足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中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孝敬父母,是最基础的品行修养,是最基本的良知善意。
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恩人,一个人若是不敬双亲,没有感恩之心,就是丢掉了基本的根基,失去了上天的庇佑。
《德育古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某个县里有个县官叫张继明,自幼家境贫苦,母亲辛勤劳作供他读书,后考中进士,做了当地的县令。
然而一连十年,他都仕途不顺,无法升迁,便开始救济百姓,想要以此获得政绩,但依旧没有效果。
后来,一日,他无意中看到老母亲佝着身子干活,衣衫破旧,步履蹒跚,他才发现,原来这些年他一直忙于公务,从不曾关心过母亲,
自此,他每日悉心照料母亲起居饮食,生病时总侍奉左右。
渐渐地,他“孝顺”的名声传开了,皇帝知道后很是感动,升任他为知府,而后官运亨通。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说:“重积德则无不克。“
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孝敬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修行。
照顾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心情,让父母老有所依,心有所安,就是一切福气的来源。
体贴好伴侣,福泽深
老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人生在世,人来人往,相逢已是不易,相伴最是难得。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懂得体贴伴侣,彼此相互扶持,生活才会越过越好。
钱钟书夫妻就是如此,两人在国外留学时,杨绛吃不惯西餐,钱钟书就趁着空闲时间,借房东的厨房,变着花样的给杨绛做家乡的饭食。
回国后,钱钟书有一段时间专注创作《围城》,为了更好的照顾他,没有做过家务的杨绛,主动担任起了买菜做饭的任务,即使常被烟熏也毫无怨言。
晚年时,钱钟书病重住院,八十多岁的杨绛每天倒几趟公交去给他送饭喂食,细心照顾。
正是彼此的相知相守,两人事业家庭都十分美满,活成了众人羡慕的样子。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家就是一个磁场汇集的地方,夫妻和睦,磁场和顺,就能聚集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好运,从而事事顺意,蒸蒸日上。
因此,多体贴对方,说话多和气少生气,做事多商量少指责,遇事多担待少抱怨,把自己做好了,对方也就跟着改变了!
教育好子女,福德厚
成为父母是我们的选择,教育子女是我们的责任。
有句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每个孩子都是富有潜能的,教会他们做一个品性端正、善良宽容的人,就是爱意的最好表现。
莫言曾讲过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有一年家里实在困难,母亲带着他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
不想,被看守的人发现了,其他人都逃走了,因为母亲是小脚跑不快,就被捉住了,
看守的人冲母亲的脸狠狠的甩了一个巴掌,母亲跌坐在地久久不能起身,这一幕让莫言永生难忘。
许多年过去后,莫言陪母亲一起上街,在街上又遇到了那个看守的人,
此时他已经满头白发,莫言想要上前去报仇,母亲拦住了他说:“眼前的人,早已不是当时打我的那个人了”。
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让莫言懂得了宽容和理解,而母亲也成为他此生最为敬重的人。
《道德经·第九章》中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财宝无法常留,富贵不能长存,道德修为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法宝,做事先做人,立世先修心,把人做好了,心修大了,自会惠及他人,福及亲友。
这便是为人父母最大的福德,最幸运的喜事!
▽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家,是我们最小的红尘道场,亲人,是我们最好的修行助缘。
照顾好家人,经营好家庭,才是我们最根本的使命,最了不起的成就。
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心了,人生才能顺意;
体贴伴侣,让彼此顺心了,生活才可美满;
教育子女,让孩子成材了,内心才会踏实。
余生,愿我们都能做好这3件事,为自己积福,为家人存福,福泽深厚,好运长久。
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听众···
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仅作分享使用。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阿弥陀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