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李频〔唐代〕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
译文
进入小暑时节,心就总想着归隐山林,想着到陶渊明家中借一片柳阴来纳凉。
从初伏日开始,蝉声渐渐大噪;到了晚上凉风吹起,客人才会起身吟唱。
白日炽热,高悬天空,欺负蝉;沧江边酷暑难耐,没办法学渔父垂钓。
天上神仙如果有办法的话,不妨带“我”去到幽静清凉的山中。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小暑节气诗。
初伏,位于小暑和大暑之间。今年是7月15日入伏。在唐代,初伏日,会放假,皇帝会赐给大臣冰块防暑。此时,放假端居家中的诗人,由于天气太热了,无法出去垂钓,心中郁闷,乃作诗想象理想避暑之地。
《避暑》
李频〔唐代〕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
进入小暑时节,心就总想着归隐山林,想着到陶渊明家中借一片柳阴来纳凉。
从初伏日开始,蝉声渐渐大噪;到了晚上凉风吹起,客人才会起身吟唱。
白日炽热,高悬天空,欺负蝉;沧江边酷暑难耐,没办法学渔父垂钓。
天上神仙如果有办法的话,不妨带“我”去到幽静清凉的山中。
陶家:指晋诗人陶渊明。
初伏:是“三伏”之第一伏。三伏中的“伏”,有两层含义。第一,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第二,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
玄鬓:黑色;薄如蝉翼的鬓发。指蝉!
这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小暑节气诗。
初伏,位于小暑和大暑之间。今年是7月15日入伏。在唐代,初伏日,会放假,皇帝会赐给大臣冰块防暑。此时,放假端居家中的诗人,由于天气太热了,无法出去垂钓,心中郁闷,乃作诗想象理想避暑之地。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首联是说,进入小暑时节,心就总想着归隐山林,想着到陶渊明家中借一片柳阴来纳凉。这是写“避暑之所思”。
一进入小暑时节,天气炎热,诗人就想着归隐山林,去陶家借阴,与文末“引我出幽岑”相呼应。
图片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颔联是说,从初伏日开始,蝉声渐渐大噪;到了晚上凉风吹起,客人才会起身吟唱。这是写“小暑之天气”。
小暑时节,蝉声高远,一天天惹人心烦。直等到夜晚,有了一丝丝凉风,人才得以畅快一些,才敢起来读读书,活动一下。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颈联是说,白日炽热,高悬天空,欺负蝉;沧江边酷暑难耐,没办法学渔父垂钓。“小暑之炎热”。
白天真的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一心想着放假了,学一学渔父去沧江边垂钓,可是这么热的天,哪里也去不了,居于家中,真如坐牢一般。
唐代陈子昂在《群公集毕氏林亭》诗中说:“子牟恋魏闕,渔父爱沧江。”“沧江负素心”正是暗用其典。
“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尾联是说,天上神仙如果有办法的话,不妨带“我”去到幽静清凉的山中。这是写“避暑之所愿”。
热得实在吃不消,只盼望神仙来将“我”带到一片幽凉的山中,只有这样,才能让燥热的心安静下来啊。当然,神仙是不会有的,所以,诗人的炎热还将继续。剩下的办法,就一个字:熬。
小暑时节,但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避暑方式,免受酷暑之苦,用最美好的方式度过每一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