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7月上旬德国国内发生了一起离奇的“乌龙事件”,德媒曝光交通部长维辛在访问中国期间,和中国签署了一份《关于中德数据跨境流动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的条款。
内容大致是阐述了中国和德国在数据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共识,因为西方国家受美国的影响,很多企业怀疑中国企业“数据安全不透明”,签署备忘录之后也能方便中国和德国互相进行投资。
但就是这么一份突破性进展的协议,却被德国总理宣布为“单方面签署的不认可协议”,指责维辛没有和政府达成一致。
这件事甚至引起了德国交通部和德国总理府的争吵,前者表示匪夷所思,明明他们的任何政策性文件都是提前报备过的,突然被扣了个“擅自行动”的帽子不知道从何而来。
很快就有一些企业从这件事中嗅到了风向不正常——德国总理府不同意交通部门和中国进行数据透明协议的建立,是否意味着要在这方面对中国发起质疑行动?
总之朔尔茨的突然转向,背后似乎是收到了什么命令一样,因为在这份协议签署后一天之内,德国都没有公开提出任何质疑,后续是突然转变的。
11日,港媒《南华早报》曝光一条消息:欧盟开始扩大对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的反补贴调查,在德国的中企被纳入调查名单中。
在调查前已经有资料显示,欧盟认为德国国内风力涡轮机市场“疑似出现扭曲的补贴”,所以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明阳智能公司为德国的一个风电场提供16台涡轮机项目。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也表示,德国有理由怀疑数据安全的影响,以及中企参与了德国风电,引发各方的担忧。
外部人士担心的是,欧盟一旦对中国的风电项目启动调查,就可能不是个例而是整个行业的灾难。
他们通常以一个项目为切入点,然后声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很大的问题,再将这种结论引申到整个行业,封锁进口或者施加关税限制。
使用这种手段过去欧盟已经屡见不鲜,从朔尔茨否决德国交通部长和中国达成的数据协议开始,走向已经很不正常了。
之前德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数据透明问题”提出了质疑,现在有质疑却故意不让解决,等同于为贸易寻衅埋下种子。
值得一提的还有,欧盟现在非常需求绿色经济的转型,但却多次打压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中国一再强调和警告,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利于全球绿色产业发展,不利于汽车产业合作,各国应坚持对话合作。但德国对中国的任何对话视而不见,他们只做自己的。
对此有评论称:“德国总是表面上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没有任何的执行原则可言。德国从默克尔时代的商业信誉国家,现在变成了两面三刀,经常在各个行业上背刺合作伙伴的一方,令人非常感慨。”
德国仍是二战后美国监管下的半殖民地国家,默克尔时代也是如此,每每重要事项都要去美国汇报,无非是在经济贸易上敢于寻找出一些美国佬允许或者非强烈反对的事。美国佬把监听默克尔及其成员可是放在欧洲所有国家第一位的,当政客们的隐私都被美国佬掌握着,你还敢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