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南海对抗12小时,菲律宾大片断网?很遗憾是假消息

中美在南海对抗12小时,菲律宾大片断网?很遗憾是假消息

00:00
04:22

最近一条劲爆消息在国内互联网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消息称,中国和美国在南海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电子战”。消息称,因为美军试图在南海布设声呐,随后引起解放军的运-9电子战机和美军的RC-135战机长达12个小时的“交手”,其激烈程度甚至导致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出现大面积断网和GPS信号消失。最终,这场“大战”以美国的完全败退告终。

这消息看似又爽又提气,但遗憾的,这是一个假消息。

首先,从信源上来说,这玩意就站不住脚。

“中美电子大战”这种重量级的消息,无论是哪家媒体都会想要抢发头条,然而从这条消息出现在互联网上至今已经将近一周的时间,无论是中美双方政府还是新华社、路透社等主流国内外新闻媒体,压根就没人提到这么一件事。事实上,这条消息最早可查的来源是一些诸如“Newtalk新闻网”等港台地区独立媒体和网络频道,而这些独立媒体的可信度,那已经无需再多说了。

而且另一方面,所谓的“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因电子对抗大规模断网”也是子虚乌有。任何地区的大规模断网都不会是一件小事,然而几天过去,当前菲律宾地区乃至全球互联网上,都完全没有民众在讨论这个所谓的“大规模断网”。而上一次可查证的菲律宾大规模断网,还要追溯到两年前的吕宋岛7.0级地震。换句话说,菲律宾也没有经受什么“大规模断网”,这个“中美电子大战”自然也很可能没有发生过。

而且,从技术上来说,这事情也是站不住脚的。

通过电子攻击(EA)使得民用网络信号中断并非没有可能,在俄乌冲突中,俄军就曾多次干扰了乌军使用的民用网络尤其是“星链”网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条消息宣称中美发生电子战对抗的地点是菲北部海域一带,而受到影响的则是菲律宾的吕宋岛北部,这两个地点相隔超过300公里。

据介绍,电子战平台发射的电磁能量密度在大气中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大幅衰减,别说是发射功率和工作距离受平台限制更多的空中电子战平台了,就算是大功率的地面站式的电子战设备,目前都没有任何一款能够做到在300公里的距离上,从硬件层面大规模地破坏民用网络设备,要不然中美还开发反辐射导弹干什么,直接电子战系统开机给它烧了得了。

再者,所谓的“断网攻击”也并非电子战所追求的,至少中美都并不追求对对方的“断网打击”。早在2002年,解放军就已经制定并明确了电子战的理论基础,也就是“电磁优势实际上就是信息优势”。

多年来,解放军的电子对抗任务主要包括收集潜在威胁的电磁信号特征和数据,包括利用安装在南海岛礁上的高频测向系统(HDDF)等等,同时对试图收集解放军电磁信号的潜在威胁目标进行反制,阻止其进一步刺探、收集解放军信息。换句话说,中美电子战的目标都更集中于收集对方的关键情报数据,而非派遣一堆电子战机在南海上空大搞“干扰对抗”。

这条离谱的谣言,不难通过其内容看出,其编纂者不仅不了解电子战相关的硬件数据,也不了解中美电子战的核心理念与工作机制。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谣言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在此之前,还有什么“中美东海电子对抗导致沿海雷达失效”、“美军电子战机和解放军战舰进行电子对抗”。

中国当前确实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除美国外电子战手段最完备、最先进的国家,中国也在使用电子战手段不断保卫国家安全,包括对违法入侵中国海域的菲律宾船只进行舰载AIS信号干扰等等。至于什么“中美电子大战”,这种扯淡的谣言,除了误导人民群众外,确实没什么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etiger00000

    无风不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