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中国收到一则求救信号,毛主席下令:给印度72小时撤军

1965年,中国收到一则求救信号,毛主席下令:给印度72小时撤军

00:00
14:22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65年八月,一份来自巴基斯坦的紧急求救信号,突然发到了中国。

当时,正是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巴基斯坦的兵力不足以和印度抗衡,军队节节败退。

此时,印度大军已经开赴亚克尔运河,这是巴基斯坦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再得不到救援,巴基斯坦很可能面临亡国。

战火纷飞

陷入绝境的巴基斯坦,向自己的诸多盟友都发去了求救信号。

但是,对于这些求救,巴基斯坦政府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因为多年来,印巴地区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火药桶,诸多国家一直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是时不时下场搅浑水,恨不得印巴两国之间不死不休。

此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真正在意巴基斯坦人民的死活。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还远没有建立,像如今这样亲密的外交关系。

所以,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此刻的中国只是国际上一个很普通的朋友,他们根本不敢奢望中国会对巴基斯坦施以援手。

但让巴基斯坦大感意外的是,最后,正是中国政府及时出手,挽救了巴基斯坦的命运。

那么,中国是凭借什么办法拯救了巴基斯坦呢?

其实,印度和巴基斯坦开战的消息传到中国时,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置信。

因为,对印自卫反击战结束不过三年,在那场战争中,印度被解放军打得溃不成军,解放军兵锋直逼印度的首都。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前,印度一直自诩军事强国,致力于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因为当时,我们不太清楚印度的实力深浅,所以开战前,大家的心情都是颇为忐忑。

但打完之后,大家却认清了,印度摆出来的都是花架子,他们的军队简直不堪一击。

随着对印自卫反击战结束,印度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因为全世界都明白了,印度还根本不具备一个强国的水准。

所以,大家都以为,经历了那样一场惨败,印度怎么也该老实好几年。

结果现在,印度又和邻居开始打仗了。

以至于,巴基斯坦的求救信号刚刚传来时,国内许多老百姓还满心疑问,怀疑是不是巴基斯坦夸大其词,印度的实力,能把巴基斯坦打得这么惨吗?

但事实上,印度的军事实力虽然远达不到强国的标准,但它在南亚可是一方霸主。

多年来,印度为了自己的扩张野心,一直在南亚大动干戈,它周边的许多小国都深受其害。

而且,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一直都存在领土争议,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就是因为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

战争初期,巴基斯坦是占据上风的,但是,印度军队很快发起了反攻,巴基斯坦根本无力招架。

孤立无援

不可忽略的是,印度这次进攻之所以这么顺利,背后也有美国等国家的援助。

美国当然是希望南亚地区更乱一些,所以,干脆趁机向印度倒卖军火,大赚了一笔。

说起来,巴基斯坦过去也一直竭力维持着和美国的外交关系。

但对美国来说,无论印度还是巴基斯坦,都是他们手中的棋子。

如今,印度获胜,对美国更有利,所以,美国当然就把巴基斯坦丢在一边。

战争初期,巴基斯坦曾经向美国求援,但是,他们的求助信发到美国,却石沉大海。

万般无奈之下,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发出了更多的求救信号,中国是巴基斯坦其中一个求救对象。

但当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国不会对巴基斯坦的求救做出回应。

首要原因是,中国当时的处境也并不乐观。

60年代,由于一系列的天灾人祸,我国的经济遭到了重创。

同时在外交方面,我国又同时被苏联与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孤立。

论起处境的话,我国实在没有比巴基斯坦好多少。

另外,巴基斯坦当时和我国的交情不深。

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问题,说到底,和中国没有丝毫的关系。

而且,过去,巴基斯坦还一直和美国这些西方国家打得火热,从立场上来说,巴基斯坦甚至是站在我们对面的。

因此于情于理,我国都没有必要去帮助巴基斯坦。

但毛主席对于巴基斯坦问题,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毛主席认为,对于巴基斯坦,我们一定要尽力相助,帮助巴基斯坦人民从战争危机中解脱出来。

首先是因为,巴基斯坦的立场并没有那么无可救药。

虽然,巴基斯坦过去依附于美国,但和菲律宾、泰国这些甘当美国爪牙的国家不同,巴基斯坦对于美国的投靠,更多的是情势所逼。

因为,这个小国一直都在夹缝之中,从诞生之初就陷于英美诸国的阴谋。

它的邻居印度,偏偏又野心日益膨胀。

这一切,导致巴基斯坦在国际问题上,不得不选边站。

对于这些小国艰难求生的处境,中国应该表示充分的理解。

所以,从一开始,毛主席就强调,在外交场合,我们应当对巴基斯坦释放善意。

50年代,毛主席接见巴基斯坦大使的时候,就曾说道:“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东方国家,我们有许多共同点。中巴之间从来没有战争,现在也没有任何争执,中巴应该成为好朋友。”

因为毛主席这样的态度,所以,巴基斯坦在那一时期,对中国也一直保持着友好。

这也为两国后来亲密无间的友谊,打下了基础。

挺身而出

等到巴基斯坦陷入危机的时候,毛主席从战略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巴基斯坦有着无可取代的战略地位。

如果巴基斯坦真的在印度的攻势之下灭国,那么,我国的边境也会岌岌可危。

因此,我们和巴基斯坦之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绝不能够袖手旁观。

而从道义的角度出发,印度军队发动侵略,残暴不仁,在边境线上烧杀抢掠,已经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则,我们更不能视若无睹。

但决心帮忙是一回事,究竟如何帮,又是另一回事了。

中国当时危机重重,而且,美苏两国都一直想要钻空子,对中国进行打击。

如果直接出兵,恐怕行不通。

到那时,不仅会把战争扩大化,还会让中国在外交场合更加举步维艰。

如果美苏两国趁此机会,把中国塑造成世界公敌,那中国将来的发展之路就会被断送。

所以,要想一个不必大动干戈的办法,毛主席很快有了自己的主意。

1965年9月1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了中国给印度政府的最后通牒,其中写道:“文到之日三天内,拆除中锡边界印军入侵工事,立即停止印军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再骚扰。”

同时,《人民日报》还在文章中,对印度多年来的侵略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

“印度政府的侵略逻辑是,凡是它已经占领了的地方,都是它的;它想要占领而尚未占领的地方,也是它的。1962年印度政府向中国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是由此而起的,现在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也是由此而起的,只要印度政府有一天还在对巴基斯坦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就一天不会停止支持巴基斯坦反侵略的正义斗争。”

这声明一发,印度国内果然慌了。

毕竟,三年前的教训对印度来说太过惨痛,他们满怀自信的想要跟中国来一场硬碰硬,最后却暴露了自己的小丑面目,成了国际上的笑话。

以至于印度军队,谈中国而色变。

如今,中国突然又在报纸上,语气如此强硬的要求他们撤军,印度军队内部一时间人心惶惶,都在窃窃私语,难道又要和中国打仗了吗?

虽然,国际社会乃至于印度政府,都不相信中国真的会出兵,但印度军队对于中国的恐惧是一直存在的。

中国发出的威慑犹如利剑,悬在了他们的头顶,导致整个军队的作战热情一下子大大减弱。

很多人甚至盘算着要做逃兵,免得到时候真的遭遇了中国军队,连逃跑都来不及。

在打舆论战的同时,中国军队也真的开始往中印边境移动了。

这下,印度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此时,印度背后的美国十分着急,但却又没有任何理由对中国下手。

毕竟中国的军队是在自家领土范围之内活动,没有表露出一丝一毫要进攻印度的意图。

美国如果出手干涉的话,自己就成为了战争的发起人,还会暴露自己对亚洲的图谋。

所以,美国在这件事情上只能保持沉默,而美国这一沉默,印度就更慌了。

他们本来就是抱住了美国的大腿,才敢在南亚胡作非为。

但是,一旦美国撒手不管,失去了美国提供的枪支弹药,他们恐怕又要回到三年前了。

眼看自己孤立无援,最后,印度只能乖乖服软,按照中国的要求撤兵,并且,拆除了中锡边境的工事。

但印度只是短暂的偃旗息鼓,克什米尔的归属权还没有尘埃落定,印度就不会放弃对于巴基斯坦的图谋。

友谊长存

果然,1971年,刚消停了几年的印度卷土重来。

这一次,为了防止中国干涉,他们还专门选在大雪封山的时候出兵。

同时,他们又与苏联及美国进行了谈判,赢得了两个大国的支持。

随后,印度从苏联购得了大量的飞机,而美国则停止了对巴基斯坦的武器出口,巴基斯坦又一次被自己的美国盟友抛弃了。

在对战之中,由于根本没有足够的武器支援,所以,巴基斯坦几乎是在单方面挨打。

印度认为,自己已经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就算中国想要帮助巴基斯坦,也是有心无力了,但印度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实力。

开战之后,中国以极快的速度向巴基斯坦送来了新的武器援助。

其中包括59式坦克,歼6、7战斗机,63式装甲车,152榴弹炮。

这批雪中送炭的援助,弥补了巴基斯坦在武器是资源上的不足。

而印军方面则是频频的拖后腿,他们虽然手握大量的武器,但是士兵操作极其不专业,甚至战场上经常出现自己人炮轰自己人的奇观。

而巴基斯坦方面,因为有我国军队的精确指导,所以对武器的利用效率大大高于印度。

双方的战争态势从过去的一边倒,陷入了胶着状态。

就在印度为此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更令他们震惊的消息传来。

在冬季大雪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中国军队居然还是奇迹般的出现在了边境线上。

印度军队竟然天真的以为,一个大雪封山,就能够困住中国。

可是,中国军队是从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年代一路挺过来的,怎么可能被印度这点小小的算计困住呢?

印度的自信心又一次被击溃了,在反复权衡之后,印度选择了退兵。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战胜中国。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这两次出手相助,让两国之间的友谊愈发深厚。

巴基斯坦也清醒地认识到,与西方国家站在一起,只会让自己走向灭亡,相比之下,中国这个盟友显然更加可靠。

所以,多年来,巴基斯坦的政坛虽然一直都不算稳定,政变频发,但是,每一代领导者都奉行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与中国保持绝对的友好。

直到现在,巴基斯坦依然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忠实的朋友,双方之间的合作日益加深。

中巴友谊的延续,离不开毛主席当年的高瞻远瞩。

当年出手相助,不仅仅挽救了巴基斯坦的命运,也让中国多了一扇对外打开的门,让中国有了一个可以长期合作的朋友,其战略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资料:

成晓河《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援》

刘冰冰《印巴冲突—跨越世纪的恩怨》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