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直呼被坑!买了AI工具会员后,输入外卖员画面却是…

市民直呼被坑!买了AI工具会员后,输入外卖员画面却是…

00:00
07:12

据澎湃新闻报道,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歌曲创作……近年来,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择主动拥抱并利用这项技术,将AI工具融入日常工作,视其为提升工作效率的得力助手,程先生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策展从业人员,他平日里需要借助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方案的空间设计效果。因此,当他看到“输入一段话,任何画面都能生成”的AI软件广告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点击链接下载了这款名叫“AI私人助理”的APP,还开通了会员,希望借此生成一些能帮助工作的视频素材。

可付费后才发现,该软件并不具备将用户输入的文字生成视频的功能,他不禁质疑:“这不是虚假宣传吗?”

如此“一键成片”?

程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他所期待的同类视频展示案例,画面中,除了屏幕中心的人物,身后的背景可以根据指令变化,这正是当时他在宣传广告中最为看中的地方。“比如我们要布亚洲展,希望输入一些关键词生成一个模拟的空间特效。”他说。然而,等付费解锁了全部的功能后,他却发现软件根本无法实现自己想要的功能。


程先生所期待的视频产品。  



由于该应用无法截屏,程先生并未保留相应的视频证据。为了弄清程先生所说的套路,记者决定自己亲自体验一番。不过,接连搜索了苹果、华为等不同系统,记者也未在应用市场看到这款应用。最终在陈先生的帮助下,才总算找到了这款应用的下载界面。

进入APP,首页便是智能助手的对话场景,这一部分可免费试用。紧随其后的,便是“AI生成”“AI工具”“AI绘画”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可以生成视频、图片等不同的形态。跟视频相关的“AI生成”分区里,操作提示可以输入想要的故事主题,生成不同类型的小说,此后便要付费才能解锁相关的视频。在充值界面,记者观察到了几秒钟的成品演示,其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画面设计得颇为精致,颇有些成品动画的质感,广告语更是直接宣称“根据文案一键生成短视频”。那么程先生所说的根本没有动画制作又是怎么回事呢?

广告中宣称“可根据文案一键生成短视频”。


为了进一步体验,记者付费129元成了会员,解锁了全部功能和权益。这时,记者再次进入“AI生成”分区,选择了系统推荐的主题“转校生的盛夏”,约3分钟过后,便收到了生成的长1分钟左右的视频。视频里的确是动画形象,不过制作略显粗糙,人物并不会动,所谓的动感是通过图片的放大、缩小实现的,还有不少画面反复出现。而当记者输入“外卖小哥”等现实题材后,生成的画面更是跟描述的文字毫无关联,更别说生成动画了,难怪消费者会心生抱怨。

应用里的功能分区。


只有“生成小说——视频”这一功能板块可“一键成片”,但效果欠佳。


“这根本不是AI视频,只能叫自动配图一键成片,这个功能在其他APP都是可以免费用的。”看到记者的使用体验后,程先生称,这款APP里并没有根据文字生成动画的功能入口,跟宣传相距甚远。


AI产品鱼龙混杂

同样直呼被“坑”的,还有市民舒先生。他近期购入了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体验使用了系统自带的“笔灵”AI软件来写文章。“生成的大纲和开头部分,写的还是不错的,我就付费解锁了会员,结果全文出来以后我傻眼了。”他称,自己输入了“写一篇关于小学阶段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章、5000字”指令后,系统交出的却只有2000字,里面的内容也“特别水”,跟没付费前的差别很大。而且,当时购买的是价值299元的终身会员,可他退出后再进入,发现还得重新支付。

让两位市民更生气的,还有售后客服。原来,当他们发现问题想要寻求售后服务时,发现都是机器人客服,公布的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好在向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求助后,相应的钱款也都得以退还,并未造成更大损失,他们希望自己的经历也可以给广大消费者提个醒,在付费选用相关的AI产品时要更加留心。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然而市场上涌现的众多产品可靠性参差不齐。试用和比对过多个相关产品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源于部分企业在缺乏自主研发实力的情况下,急于抓住行业风口,采取“快速组装”策略。它们或是通过模仿国内外成熟的产品理念和技术框架以混淆视听,或是自行构建服务器平台,直接对接国内外已成熟的AI服务接口,实质上扮演着数据流转的中介角色,而非真正的技术创新者。而这种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伴随着公众对人工智能产品需求的增长,乱象也开始涌现。今年初,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就公布了一起ChatGPT的商业混淆案:一家科技公司调用了OpenAI的API接口,以低价体验的模式吸引顾客,短短两个月创建的公众号便迅速吸粉实现营业额超过12万元,但实际上它并不能提供ChatGPT的原生服务。

对消费者而言,如果使用了这些“套壳”服务,一方面可能导致隐私泄露,另一方面还可能因为公司搭建的服务器不够稳定而面临付费后无法享受服务的消费纠纷,再加上这一行业刚刚兴起,很多标准都没建立,维权也存在一定难度。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新兴行业的关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制定相应的规范,引导AI产业健康发展。


编审|郑宗敏 张子健(实习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