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清晨,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体育场,该校2024年度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举行,6485名博士毕业生,7206名硕士毕业生以及379名本科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征程。据介绍,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的毕业典礼,实现了诸多新突破:首次在雁栖湖校区体育场举行,首次突破现场万人规模,首次开通毕业专列迎接毕业生亲友。
毕业生亲友乘专列赴现场见证重要时刻
典礼在学生们的歌声中开启,5000余名毕业生代表与7000余名毕业生亲友一起,共同在现场参加典礼。新京报记者从国科大了解到,国科大此次特别为毕业生亲友定制开通了毕业专列,当日清晨,大家分别于5:34、5:45乘坐从北京北站始发的专列,来到了依山傍水的雁栖湖校区,共同见证2024届毕业生开启崭新人生征程的重要时刻。
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介绍,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院110多家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等方面高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次毕业典礼上,国科大110多所培养单位均派出了硕士博士毕业生担任旗手参加典礼。
“今天是我们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的日子,我相信这也将是我们似锦前程的新的起点。”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董可昕是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他表示,在感到兴奋和激动之余,也觉得心里很踏实,这份踏实来自学校的塑造,他在这里学会了辩证理性和批判思维方式,广泛参与了科研实践,“我们探测并解释微观粒子的行为,阐释疾病的生物学机制,用人工智能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董可昕说道。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张昕荻认为,很多毕业生的科研经历都充满了坎坷,都经历了从否定怀疑到肯定的过程,但同时也感谢这段岁月,让自己可以怀揣满腔的热情去探索知识的无限。在新的时代,国际科技竞争愈发激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是国科大学子不可推卸的责任。
航空宇航学院的朱俊强院士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希望毕业生在人生航程中做一台高效的、精准的、可靠的“航空发动机”,锤炼意志品质,提升人文素养,坚守诚信操守,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火成钢,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
毕业生们从“两弹一星”前辈创业的地方出发
“为了欢迎你们回家,国科大的基建‘狂魔们’日夜赶工,你们心心念念的国科大的河,已经在你们回家之前正式蓄水,你们会看到荷花已经为你们开放……愿多年以后,你们还记得今天母校为你们组织的万人出征典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院士发表题为“怀赤子之心,赴梦想远征”的致辞。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也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周琪表示,国科大怀柔校区,正是六七十年前老一辈科学家们刻写“两弹一星”辉煌创业史的地方。运动场内东南角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是当年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院士,与同事们促膝交流谈心的地方。他希望同学们从这片前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出发,带着梦想启程,奔赴星辰大海,奔向梦想的远征。
周琪给毕业生们分享了两组“人生的关键词”。第一组关键词是“责任与爱心”。他回顾了郭永怀先生和夫人李佩的事迹,希望同学们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勤勉务实、坚韧不拔、锐意进取,保持持久的学习力,提升专业的洞察力,尽快成长为既有学识又有胆识,既有见地又有建树,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科技领军人才。
第二组关键词是“纯粹与坦荡”。他通过讲述“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和我国高温气体动力学学科奠基人吴承康的事迹,勉励同学们将来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在祖国需要的其他岗位,都要展现中国科学院人、国科大人的情怀与特质,在为国奉献和造福人民中找准定位,时刻保持纯粹与坦荡,“多一些潜心和执着,少一些浮躁和纠结”,知敬畏、明戒律、守底线,做一个胸怀天下、坦荡正派的人。
毕业典礼上,国科大各院系、培养单位的180余位导师代表为现场全体毕业生扶正流苏。当日,在怀柔区的支持下,近万名毕业生及亲友赴怀柔科学城观摩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感受“科学+城”融合发展的魅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