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味的地方小吃最能代表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漫游济宁和大家一起盘点下济宁的特色美食。
糁汤,又名“肉粥”,一种传统名吃,流行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地方,现为当地百姓的平常早餐。它的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春秋时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有“糁食”。相传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料,唐朝传入内地。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喝了此汤大加赞赏,问当地人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当地人也叫它“啥”汤。糁汤尤其以临沂、济宁、徐州、济南、枣庄等地为佳。主要口味和特点:此汤以多种肉类为主,又加以数种配料,热量高,味道全,冬季特别受人欢迎。喝糁有四大讲究,即热辣香肥,一碗热糁配以油条、烧饼、油饼、蒸饺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糁不仅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且有祛风驱寒、开胃、利尿、止呕等功效。
运河大酥鱼
历史渊源: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乘着豪华龙船途经微山湖大运河航道时,他立即被这里的湖光水色迷住了。就在皇上贪婪地呼吸水波上的清新空气时,看见龙船四周鱼儿欢蹦乱跳,要御厨去抓几个活鱼来美口腹不可。乾隆仔细看过,却是四个鼻孔的鲤鱼,便传呼渔民前来问个原委。有个老渔翁说:“这鱼乃是微山湖名产‘四鼻鲤’。它特别象有四个鼻孔,正是当今四海升平、万民同乐之意。它也是象征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吉祥物。”乾隆帝听了非常高兴,派人重赏了老渔翁,御厨专门请教了渔翁烹饪注意事项,经过一番制作,便把“四鼻鲤鱼”美馔端到了皇上面前的餐桌之上。乾隆品尝后,觉得鲜美异常,口味比海参鱼翅毫无逊色,便连声称妙。从此,微山县每年都向京进贡“四鼻鲤鱼”。微湖四鼻鲤鱼的大名也立即传遍了天南地北。后经厨师们改良、制作,命名为“运河大酥鱼”
主要口味和特点:此菜为运河主题餐饮特色菜,选用6斤以上的微山湖的四鼻大鲤鱼制做而成,带鳞焖至骨酥肉烂,鱼体完整,味道独特。由于酥鱼的骨刺全酥可食,因此经常吃酥鱼有益肾补钙壮骨、养脑健身美容之功效。鱼鳞富含胶质蛋白,鱼肉软嫩细滑,醇厚软糯,口味香辣咸鲜。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
济宁鲫鱼抹锅饼
历史渊源:微山湖的南阳岛上有个老嬷嬷,独自在运河边搭了个棚子,支了个耳朵锅单独过日子。在城里开饭店的外甥女、女婿来看她,见姥姥孤孤单单的过很不忍心,有意把老人揽过去。吃饭的时候,老人炖了一锅鱼,贴的死面锅饼。吃惯了城里菜的女婿乍吃这渔家饭,连说好吃好吃,比他饭店里雇来的厨师炖的好吃多了。这更坚定了把她揽过去的决心,老嬷嬷就随外甥女就进了城。从此这道正宗的微山湖“姥娘炖鱼”系列菜——“草鱼抹锅饼”带进了城,卖遍了整个济宁城。草鱼的真名是鲫鱼,因此“草鱼抹锅饼”这倒菜的真名是“鲫鱼抹锅饼”。主要口味和特点:鱼肉鲜嫩可口,汤汁味美;饼,一面焦黄,一面油亮,吃在嘴里既筋道又香脆,鱼鲜面香兼而有之,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菜肴!
济宁糊粥
历史渊源:糊粥,是著名的运河餐饮文化之一,它盛行于微山至济宁的运河两岸,约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用料精当而简洁,工艺严格而神秘,价格低廉而贫富皆宜。第一步是选料、泡料。先按比例精选好三种原料——大豆、小米、大米。再将小米浸泡半小时,将大豆浸泡10小时,大米不必浸泡。第二步是磨浆。过去用石磨,现在用磨浆机。先将小米磨浆去渣,再将大豆磨浆去渣,大豆渣要加水再磨三—四遍,熬一锅糊粥用多少水磨豆浆时就用多少水,不可另加清水,否则,糊粥的味道寡淡不香。第三步是熬浆、扬浆。熬豆浆须用特制的闷灶弪(jing)锅,熬浆时要不停地搅锅,以免坐锅煳锅。豆浆开锅以后要压火,文火细熬的粥才香,且不易煳锅。第四步是加入大米和小米浆。一锅糊粥只能加一斤干大米。加小米浆必须在豆浆熬开之后,否则,熬出的粥澄清难喝。加小米浆时要一边搅锅一边徐徐地加入。锅再次烧开之后,也要扬几遍,以增加粥的香味。
主要口味和特点:入口米香,豆香甚浓,略有糊味,故称“糊”粥。食之,温胃养胃。既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又能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中和人体酸性环境,缓解疲劳,增加体能。
如果把济宁比喻成一座美食爱好者的宝矿,那么在这座宝矿内的每一件宝藏,绝对充满魅力,可以带给人们无尽的惊喜。欢迎你到济宁来做客,慢慢品尝舌尖上的济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