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天局长:我怕中国人抢先登月,更怕他们上去就说“自古以来”

美航天局长:我怕中国人抢先登月,更怕他们上去就说“自古以来”

00:00
10:08

一、嫦娥登月,我有一言;诸公且听:自古以来

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此举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也因此实现了世界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历史性创举。

而就在嫦娥六号成功返回中国的当天,在遥远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贵为美国老牌主流媒体之一的《华尔街日报》,很快也刊登出了一篇蹭热点的应景文章,并且还给这篇文章拟了一个相当具有美国特色的标题:

《历史性的探月任务大获成功,中国已在太空竞赛中领先美国一小步》

大概是觉得一开始那个标题意图过于明显了,所以后来《华尔街日报》又给改了一个,但我觉得这个新标题味儿也挺冲的

常常关注航天话题的同志和朋友,对于这句话应该会觉得有点耳熟。因为它就是《华尔街日报》根据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当年在登陆月球时说的那句:“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改编而来的,完了还添油加醋地使用了“太空竞赛”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的嫦娥六号任务,一股子浓浓的美苏太空冷战味儿呼之欲出。说好的航天科研不要跟政治挂帅呢?闹了半天,合着原来你们美国人才是最喜欢将意识形态斗争上纲上线到一切领域的那位啊?

我们让你们感到焦虑了吗?你们焦虑就说明我们做对了。

在《华尔街日报》看来,此次嫦娥六号探月任务的功德圆满,对中国而言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因为“六姑娘”的这次送单成功,现在所有人都更相信中国有能力在2030年前后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甚至还有能力在2035年前后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了。

过去10年来,中国探月工程的成功,更加反衬出美国的止步不前

这样的前景,美国人想想都觉得心里发毛。“六姑娘”从月球背面给我们带回来的那一捧土特产,让好些个向来都对中国不甚友好的美国机构和人员的焦虑感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比如《华尔街日报》这样的美国媒体,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现任负责人纳尔逊这样的美国政客。

在报道嫦六任务圆满成功的新闻中,《华尔街日报》提到了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在2017年接受央视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

“总有人问我:‘去月球干什么?能带来多少GDP?’ 我跟他们说:‘宇宙就是个海洋,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黄岩岛,我们现在能去我们不去,后人要怪我们。别人去了,别人占下来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这一条理由就够了。’”

在嫦六探月任务功德圆满之际重提这句旧话,很显然《华尔街日报》并不是奔着给广大美国读者上语文来的。《华尔街日报》认为:“身为中国的顶尖科学家,叶培建对中国探月工程的这番解释,无论是将‘中美两国当下的太空竞赛正日趋白热化’的观点给放大了。”

不止《华尔街日报》,在今年4月举行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纳尔逊就曾当着包括国会老爷在内的一众美国头脸人物的面,亲口向他们说出过这样一番话:

“我所担心的,是中国是否会抢在我们前头,登陆月球,完了一把人送上去,他们就突然给我们来一句:我有一言,诸公且听:自古以来……然后呢?然后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纳尔逊

纳尔逊的焦虑是有原因的。《华尔街日报》在它们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名叫西蒙尼·戴尔阿涅洛的意大利航天科研专家,这位老哥原本是美国航天的“铁粉”,2021 年2月18日成功登陆火星的美国“毅力号”火星车上搭载的一台激光后向反射器阵列 ,当初就是由他参与并在意大利造出来的。

按说像这样一位欧洲的航天专家,他在涉及中美航天竞赛的有关议题上怎么着也该采取倾向于美国一方的立场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华尔街日报》用颇为沮丧的笔调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有不少欧洲的航天科学家都积极参与到了嫦娥六号任务中,戴尔阿涅洛这个意大利研究人员也不例外。谈及此次嫦娥六号的圆满成功,再看看如今美国航天的现状,戴尔阿涅洛不无感慨地表示:随着嫦娥六号的顺利着陆,现在中美在登月竞赛上的得分差距已经拉大到了4:0.5。形势明显对中国更有利。”

不仅如此,或许是因为对嫦娥六号的情难自控,又或许是对美国航天的怒其不争,所以戴尔阿涅洛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还意外地爆了一句粗口:

“中美登月竞赛的不同之处有很多,而首要的一个就是——中国有一个明确的计划登上那个他妈的月球,美国呢?美国什么都没有。”

二、月球发话了:我在等你们美国的制裁呢,你们在等什么?

在美国人看来,美国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成功将航天员送上过月球的国家,而且美国现在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重返月球计划——“阿尔忒弥斯计划”。所以你说美国没有登月计划,这话肯定是夸张了,但是你要说美国人的这登月计划有多靠谱吧……别说是NASA这种负责做事的部门了,就连《华尔街日报》这样专门负责打鸡血的媒体,它也一样声线发颤。

文章援引一些美国航天专家的话称,虽然“阿尔忒弥斯计划”一再延宕,最新的“阿尔忒弥斯3号”火箭的发射时间表已经被推迟到了2026年,但是就眼下美国航天这个又摆又寄的现状来看,2026年可能都乐观了,届时闹不好还得往后继续推迟。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美国航天专家冲着《华尔街日报》大吐苦水的当天,6月24日,驻扎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航天员不得已临时取消了他们的舱外行走任务,因为其中一人发现,她穿的美国航天服居然他娘的漏水了!

据美联社报道,那位不幸的美国航天员名叫特蕾西·戴森,她和她的同事迈克尔·巴拉特当时已经穿好了航天服,打开了气闸舱舱门,就等着出舱太空行走了。结果,当戴森打开航天服的电池动力系统时,她却发现衣服里到处是水。受此影响,NASA方面只能被迫喊停了他们俩的这次太空行走任务。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美国航天服被曝出漏水问题的新闻被披露出来之前不久,在当地时间6月5日才乘坐波音的“星际客机”载人飞船、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终于艰难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航天员——布奇·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他们也摊上事儿了。因为波音的“星际客机”存在氦气泄漏等严重技术故障,所以他们乘坐飞船返回地球的时间不得已一再推迟。原定6月14日就回来的,结果现在6月份都快过去了两人还在上面吊着。

伤害这个东西啊,是对比了才有的。更早出发去更远的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都已经带着土特产回来了,而更晚升空只是去更近的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航天员却还在天上悬着。就因为有这样反差强烈的现实案例可供对比,所以尽管《华尔街日报》并没有在它们的报道文章中提到波音“星际客机”眼下的窘境,但是它们的YouTube评论区依然被许多或是心怀不满、或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各国网民用英语给喷成了筛子:

“嫦娥六号已经把月背采集的土壤样本带回中国了,现在你们是打算怎么着?要不要对月球上面的东西也加征100%的关税啊?”

“为什么《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没有用‘但代价是什么呢?’这个固定句式来拟标题?写这篇东西的《华尔街日报》小编惨了,你们等着被炒鱿鱼吧。”

“月球发话了:我在等你们美国的制裁呢,你们在等什么?”

“笑死,中国能把月壤从月球背面带回来,而美国却无法把航天员从空间站平安接下来。”

“他们俩这算是被迫在太空加班不?”

“那可不,我觉得这高度不得扣上一顶‘在极端环境下强迫劳动’的大帽子。啊?什么?你说他们是美国的航天员,哦,对不起,那没事了。”

“美国这活就该让马斯克和他的太空叉去干,找波音这个倒霉玩意干什么?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什么狗屁‘星际客机’,我看叫‘星际坠机’还差不多。”

“与此同时,美国人大概会说:就你叫嫦娥是吧?下一个就制裁你了!”

“很快啊,我们就会看到美国人再次向中国乞求一些月壤样本了:行行好吧,哥,孩子几天没饭吃了,多少给一点吧。”

“呵呵哒,你想多了,就算要管中国要月壤,纳尔逊这种人也只会用这种口气和中国人说话:华仔啊,我有个事想让你帮帮忙。你这样,你先跪下我再和你说。”

“阿美这几天是不是拿被子蒙着脑袋失声痛哭过好几次了?”

“NASA说了:我们美国做我们的天行者,让中国人控制他们的黑暗面去吧!”

“说真的,现在的美国连两个自家的航天员都接不回来,就这样他们还说他们曾经在65年前将人类送上月球并平安带回来呢?呵呵哒,好有说服力哦。”

“我觉得最近发生的事情至少可以向我们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即和美国相比,中国最起码有能力把什么东西从太空中带回来。为什么呢?我想大概是因为中国没有波音吧。”

原本我还想吐槽两句的,但是展开到现在心想其实也没必要了,大家那张小嘴都跟抹了荔枝蜜似的,一副三寸毒舌比我的还快。画蛇添足的事情咱就不干了,本期内容的最后,改编打油诗一首,作为今天节目的结尾吧:

平生不爱闯祸,只好栽花种果。

嫦娥六号回家,星际客机窝火。

广寒宫上捧桂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