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硅胶人脸面具沦为违法犯罪工具 | 新京报快评

莫让硅胶人脸面具沦为违法犯罪工具 | 新京报快评

00:00
04:38

据法治日报消息,今年3月,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居民家中偷盗的消息引发关注。其中,硅胶人脸面具相关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硅胶人脸面具由特种硅胶或类似材料制成,通常应用于电影、电视剧或舞台剧化装。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新面孔实施犯罪,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

据了解,硅胶人脸面具最开始用于影视表演和角色扮演。本该服务于艺术与娱乐的产品,却成了部分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之一。这样的“身份转变”,暴露了许多既往未曾被发现的问题,需要相关方面高度重视。

而从报道看,顾客只需提供照片,或通过3D扫描技术获取人脸图像和360度人脸照片,商家根据这些信息就能制作出一张人脸面具。在多个电商平台,也不乏出售此类商品的商家。但是,模仿生物特征涉及多重风险。

要知道,人脸面具并非简单的装饰品,而是人脸识别信息的物质化载体。据专家表示,这些面具不仅具有极高的仿真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自然人的生物特征,如识别性、独特性和唯一性。这也就不难想象其中的法律风险。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讲,定制人脸面具虽可用于电影特效等合法目的。但要注意的是,未经允许使用此类人脸面具的行为人,或要承担名誉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尤其是,人脸面具还可能被用于绕过人脸识别技术,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盗窃或其他违法行为,这些法律风险应该得到正视。

也因此,硅胶人脸面具制作、销售、使用,绝不能乱来。这其中,监管层面首先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对人脸面具的生产和销售,不妨根据逼真程度和用途来进行区分监管。尤其是对能够以假乱真、可能被用于欺骗人脸识别系统的产品,须从严监管。再如,在生产销售端,也要在产品上明确标记其用途、提供使用指南、强调合法合规的使用场景。

其次,在法律法规层面完善对相关乱象的规制。诚如受访专家表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方面的建设,明确界定人脸面具的合法与非法用途。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既规范行业的发展,又在保障合法需求、合理使用的同时,减少和降低人脸面具被用于侵权违法行为的风险。就此看,相关方面当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及已曝光的问题,对其定规立矩。

当然,电商平台以及线上线下商家应切实负起责任。从报道看,记者搜索“硅胶面具”等关键词时,看到不少商家销售相关产品,价格在几元至几万元不等。

平台和商家不得侵犯消费者权益或违反市场管理规定,而如果售卖的人脸面具被用于非法目的,比如从事诈骗、盗窃身份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等犯罪活动,则相关主体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此,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商家要合规经营,谨防沦为不法行为的帮凶。

说到底,硅胶人脸面具制作和销售所带来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各层级监管、审核的滞后性。因此,各方不妨以此为契机,积极介入,把控分寸,形成合力,规范硅胶人脸面具的制作与销售,莫让其沦为违法犯罪的工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