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他们当兄弟,他们把我当‘猎物’。”面对镜头,某位曾先后担任一县交通局、财政局、审计局“一把手”,最后因贪落马的官员神色黯然。翻开其忏悔录,控诉与懊恼的关键词恰是“好兄弟”。从小事“破防”到大事“违规”,从聊聊天吃吃饭到送送礼办办事,最终一步步坠入深渊。
所谓“围猎”,指的是某些利益集团和投机者,对权力掌控者、资源分配者展开攻势,令其违纪违规为己所用。在这场利益算计中,官员如同猎物,稍不小心就会被“网”住。以往大大小小的腐败案件中,类似动因颇为典型,也常被作为警示教材。这些年,“围猎”攻略不断升级,更高明也更隐蔽。比如有的官员,一开始最反感“唯利是图”的人,谁要直接送钱请托办事,绝对行不通。围猎者们便拿出十足耐心,在长达几年甚至十年的时间里“只交朋友”,“称兄道弟”久了,令其放松警惕,进而逐步攻破。
总结起来,“温水煮青蛙”式围猎大概分几步:第一阶段,不谈钱不谈项目,只谈兴趣交个朋友,投其所好交流频繁;第二阶段,各自谈工作谈苦恼,但不求助不请托,保持正常人情往来;第三阶段,逐渐开始从帮小忙到解难处,从不违规到踩踏红线,朋友之交彻底沦为权钱交易。种种行为,隐藏在日常生活、友情或亲情等外衣之下,赋予了围猎行为以“伪正当性”,很具麻痹性和隐蔽性,一些违法违规之举不知不觉间被包装成帮朋友个忙。
但是,不管什么名目如何包装,违纪违法就是违纪违法。这些“兄弟”,瞄准的始终是“猎物”手中的权力。人情只是伪饰,来往间交换的情绪价值也好,物质利益也罢,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事业、家庭,都可能在这一声声“兄弟”中葬送。而一旦身陷囹圄,当年在位时“赶都赶不走”的朋友、“慷慨解囊随叫随到”的朋友,即便没有“墙倒众人推”,也早已溜之大吉、不见踪影。
官员干部能不能交朋友?当然是可以的。但身在关键岗位、掌握重要资源时,要多一分清醒。那些投来的橄榄枝,是真的为自身人格魅力所吸引,还是臣服于手中的权力?那些脾性契合的“兄弟”,是纯粹的兴趣相投,还是被“精准定制”了?面对愈发复杂的外部环境,为官者须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必须指出的是,那些悔不当初的“围猎”案,有多少是源于“太傻太天真”,稀里糊涂被蒙蔽了,又有多少是半推半就“存侥幸”,以为“你知我知天不知”呢?归根到底,只有从自身出发,筑牢思想防线,守住行为底线,才能让投机者无缝可钻。谨慎独处、审慎用权,不拿原则做交易,不让权力为利谋,才能护自身无虞。
结一个好友,就如入芝兰之室;交一个坏友,则如入鲍鱼之肆。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自觉净化朋友圈,纵然一轮又一轮“围猎”来袭,自当岿然不动。腾出时间、腾出心力,追求“友直、友谅、友多闻”,岂非更安心放心?
简单说两句
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