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直升机上舰,收台进程要加速,战时可多出无数“航母”

陆航直升机上舰,收台进程要加速,战时可多出无数“航母”

00:00
05:59

无论是近年来解放军陆续列装的多款新型装备,还是部队在日常训练和演习中接触到的诸多科目,种种迹象都表明“武统”之日似乎就要到来,祖国大陆方面正在极其努力地做着武力收台的准备。此次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开展的相关训练,或许就再度证明了这一点。

在解放军东部战区官方账号近期发布的一张照片中,出现了一架可能因保密需求而被抹掉了机身编号的国产直-20通用运输直升机,其中最大的看点在于,该机正准备在一款疑似模拟水面舰艇的平台上降落。仔细观察照片便可发现,在直-20的3人机组中,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位于机头操控直升机,飞行机械师兼门炮手则从机身右侧的舷窗探出头向下观察情况。这种场景通常出现在直升机需要在相对复杂或困难的情况下降落之时,即由飞行机械师兼门炮手实时观察并通报降落场地的情况,帮助驾驶员和副驾驶员调整飞行状态。

考虑到水面舰艇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平台尺寸十分有限,以及水面舰艇可能处于航行移动的状态,再加上水面波浪会对舰艇造成一定程度的实时横摇或纵摇,这些都使得直升机在水面舰艇上的降落难度远大于在陆地机场上的降落,故对机组乘员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不知道各位是否察觉到这张照片中存在一处十分“诡异”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助降设备,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当今世界上共有3种直升机助降设备,即法国的“鱼叉”助降设备、加拿大的“熊阱”助降设备和俄罗斯的“补网”助降设备。这三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分别适用于在不同海况情况下对不同重量级别的直升机提供助降服务和舰机固定。在国产万吨大驱055型舰上,就同时安装了这3种助降设备,而在国产航母、071型船坞登陆舰和075型两栖攻击舰上,也分别安装有适合自身搭载的主力直升机机型的助降设备。

但在这个疑似模拟水面舰艇的训练平台上,我们却没有看到3种助降设备中的任何一款,莫非演练在水面舰艇上降落的陆军航空兵部队,其实并不打算以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等舰艇为起降平台吗?

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可能性或许只有一种,即陆航直升机部队是在训练于助降设备并不完善的民用船只上进行起降。而这就牵出了一个新的话题,那就是解放军在战时状态下对民用船只的征用。

放眼全球各国,战时状态下由政府作为担保并由军方出面征用民用船只以服务于战事需求,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了。这些被征用的民用船只往往不仅承担着海上补给、人员及装备投送,以及海上临时医疗救护等二三线任务,在必要之时它们也要参与带有一定烈度和危险性的作战任务。

举例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西洋战争中,面对纳粹德国海军U艇和袭击舰对过往商船的疯狂猎杀,英国皇家海军征用了大量民用邮轮、货船和商船等,通过为它们加装火炮和深追炸弹投放导轨等方式,使之成为可遂行海上护航任务的“辅助巡洋舰”。而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共征用了65艘民用船舶,很多登岛作战的英军部队就是从这些民船上登上直升机并被投放至马岛。

在解放军这里,情况也是一样的,诸如以大吨位民用客滚轮搭载部队和装备实施渡海训练等新闻,相信大家早已不陌生。那除了客滚轮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民用船只可在未来潜在的收台之战中起到作用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一些拥有面积尺寸较大的平整结构的民用船只,其实就很适合成为直升机的海上起降平台,如排水量动辄数万吨乃至是几十万吨的大型油轮,通过铺装临时钢板的方式,大型油轮即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直升机的起降需求。

尽管铺装临时钢板后的油轮可能依然缺乏助降设备,但得益于此类民用船只较大的吨位和体型,其能提供的起降位置面积有望大于军用舰艇的直升机起降机位,从而降低降落难度并确保降落安全性。

若能拥有这种由民用船只改装而来的、无数的“临时简易直升机航母”,那对解放军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设想一下,一些搭载有伤员的直升机可就近降落在此类“临时简易直升机航母”上,将伤员交由船上的医疗分队人员救治,无需飞往可能距离更远的陆地机场或医院船。至于燃料即将消耗殆尽或出现战伤的直升机,也能就近降落在“临时简易直升机航母”上补充燃料或处理装备损伤,无需冒着因燃料耗尽或机体受损而坠落的风险,去强行返回陆地机场或军用载机母舰。

所以说,让直升机飞行员、尤其是陆军航空兵飞行员掌握在缺乏助降设备的民用船只上降落的能力,有着很强的实战意义和价值。而这种由“陆航直升机+‘临时简易直升机航母’”所组成的搭档,也将在收台之战中发挥出属于自己的战斗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12689252

    统谁?